![](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823/6757dca379194c9bbcf2c8ffc16ff8f6_th.jpeg)
游玩鸣沙山月牙泉的前一天下午抵达敦煌,先去了敦煌博物馆,然后到城里面四处溜达,风景最好的当属城外的白马塔大桥,下午时分,晴空万里,十二个伎乐人吹拉弹唱的雕像分列两侧,敦煌母亲河党河默默流淌,直到远处的鸣沙山下,顿时感觉敦煌这个城市也很适合宜居呢。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823/f5e0c5b2534e4d79bfea53df9da01a4c_th.jpeg)
导游带着我们进了鸣沙山月牙泉景区,这个是敦煌民俗博物馆。导游告诉我们有一些体验项目,比如骑骆驼,比如滑沙,比如坐滑翔机,骑一趟骆驼好像是100块,我们队伍里叔叔阿姨多,大家都怕有安全隐患,就都决定走走看看。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823/47c09e599e1b415e9823839bf3750d7d_th.jpeg)
这个是景区里面的一个门,相当于清华园那个门一样,其实在景区里面,就是比较好看一些。鸣沙山月牙泉六个字,是已故书法家启功老先生写的。两侧的对联应该是沈鹏的笔法。不必石峰高,沙碛亦曾鸣雅韵;漫云泉影细,澄波偏可印前身。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823/dc3ba16d56d443c1b8e49c523801e2c6_th.jpeg)
鸣沙山月牙泉在2015年7月份就已经被列入国家5A景区了,虽然还不是世界文化遗产,但是5A妥妥的。敦煌的世界文化遗产就一个莫高窟,当之无愧的,1987年入选。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823/ec41b72672054ca18c29e887fbe24d8c_th.jpeg)
鸣沙山月牙泉大门的内侧,门上悬匾,秀水奇山。鸣沙山,三危山,还有祁连山,这儿的名山确实不少。秀水的话就是党河,月牙泉之所以能够形成,与地下暗河的渗透分不开。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823/50350b21a2874634b9f95107890f240c_th.jpeg)
来到鸣沙山,感受沙漠的那种弧度,就像人体的曲线一样,高低起伏的,而且那种流线型的轮廓非常美,而且是皮肤的色泽。几个人在骑骆驼,前面一个人牵着,上鸣沙山主峰。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823/89b750dad46c482b9f1285c80046edd5_th.jpeg)
头顶有一个滑翔机,不对,好几个,一会排成人字,一会排成一字,总之在天空盘旋,就像一个巨大的风筝一样,展翅翱翔,鹰击长空的样子。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823/1e110cfa571846b6b86232cf2552260c_th.jpeg)
两队骆驼,一对五个人,两队十个人,两个领队,古代丝绸之路上,这绝对是一道风景啊,尤其是那种茫茫瀚海里,一望无垠,驼队行进在大漠里,很是苍凉啊。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823/9e9840e4f16141d693eab2633bc20a95_th.jpeg)
胡杨,活着一千年不死,死了一千年不倒,倒了一千年不朽。就是这么耐饥耐渴耐寒耐旱,它的根系应该是异常发达,在地下搜寻所有能够救命的水源,然后蓄积能量。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823/b6da3033f24a4c179c579e4395c10f7d_th.jpeg)
攀登高峰望故乡,黄沙万里长。何处传来驼铃声?声声敲心坎。初中那会刚兴起卡拉OK,最早听得就是梦驼铃这些歌曲。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823/13c0f8b3c68c4c0cae7b0e059f11de3d_th.jpeg)
导游说骆驼有五个腿,四个腿大家都能一眼看到,还有一个腿在哪里呢,据说在骆驼的下巴那里。骆驼身体很高,脖子很长,嗅觉灵敏,遇到刮风,鼻孔能紧闭,沙子进不去鼻腔。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823/3e45424cd7e2475990c11c2f07f74974_th.jpeg)
再往前走,当看到这些郁郁葱葱的草皮时,顿时感觉没那么热了。沙漠给人的感觉,本来就是不毛之地,一片黄沙,而这里居然青葱翠绿,只能说绿化的太好了。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823/c85908a5ed234e40b798c0a50162d714_th.jpeg)
这儿更绝了,居然种上月季花了,这还是沙漠吗?想起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想起库不齐沙漠,想起响沙湾,这鸣沙山景区,有沙漠,也有大片的花园啊。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823/0984fea6dbfb481f91e94aeb6c45ef8b_th.jpeg)
这儿来一片芳草地,割草机呜呜呜在作业,草坪平整碧绿,据说养育这些草皮需要大量的水,但是鸣沙山景区有办法,能让沙漠变绿洲。而且景区的卫生间也够用,到底是5A啊。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823/d577a0a11cb24eef8899373822fe994a_th.jpeg)
滑沙,底下到顶有一个一个的台阶,坡度也比较陡,这样艰难地上去,然后滑下来,这个上去得耗时间不少,因为要停下来休息,而且脚上穿的防沙鞋套,行动不便。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823/7be08360b1d94b6ea35c4dd2fff58df1_th.jpeg)
终于看到月牙泉的位置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月牙泉边的那个塔,现在里面没有僧侣了,都是些景区管理人员维护。想当年,这里如何如何。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823/df028ac217a74fac906d082353f66a59_th.jpeg)
月牙泉边有一块地,长了很多的枣树,这儿的枣绝对好吃,昼夜温差大,日照充足,也不缺水,能不甜吗?估计到了枣子成熟的季节,游客们就有福了。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823/bef158b635d04fcca2e0405fd6b2c760_th.jpeg)
月牙泉边立了一块石头,上面写了第一泉三个字。其实天下第一泉很多,比如济南的趵突泉,镇江的中冷泉,还有北京的玉泉,庐山的谷帘泉,峨眉山的玉液泉,安宁碧玉泉,衡山水帘洞泉,等等。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823/458698ed94944f1cbd626ce3ebb588c4_th.jpeg)
这个叫做梭梭草,又叫香附子,莎草,胡子草,香胡子,回头青,田头草,三梭草,地贡子,野韭菜,生长于山坡荒地草丛中。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823/937799ea2a4341b8a947e026e424eaa3_th.jpeg)
月牙泉不复昔日的规模和盛况,曾几何时,这里水有9米深,后来变成不到1米,人都能淌水,眼看就要干涸了。这里还有一些稀奇动植物,比如七星草,铁背鱼,还有五色沙,红的黑的各种颜色的沙子。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823/7bc6e86779244d789cf4b9e9010d579a_th.jpeg)
站在这月牙泉边,感觉很舒服,就像是唐僧西天取经见到大雷音寺一样,曾几何时热切期盼的美景,终于映入眼帘了。田震一遍一遍唱着那首月牙泉,不知道都唱了多少遍了,给大家讲述那个美丽的月牙泉的故事。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823/3958382d2a3349438c745697950ba170_th.jpeg)
泉南岸原有一组古朴雅肃、错落有致的建筑群,从东向西计有娘娘殿、龙王宫、菩萨殿、药王洞、雷神台等百余间。各主要殿宇有彩塑百尊以上,所绘壁画数百幅。当时这里亭台楼阁,庙貌辉煌,宫厅柱廊,临水而设。现在不可同日而语了。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823/4e66780740e1459392184bb4bbb29925_th.jpeg)
史载,汉元鼎四年(前113年),汉武帝得天马于渥洼池中,后人疑月牙泉即汉渥洼池,遂立一石碑曰“汉渥洼池”。“四面风沙飞野马,一潭之影幻游龙”。由是,奇特的月牙泉更增添了传奇色彩。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823/528212a7bc16442789b4bfb71e01cd16_th.jpeg)
月牙泉南北长近100米,东西宽约25米,泉水东深西浅,最深处约5米,弯曲如新月,因而得名,有“沙漠第一泉”之称。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823/be96f80f007441d688ce40ead6dc26e1_th.jpeg)
月牙泉泉形似月牙,泉内生长有眼子草和轮藻植物,南岸有茂密的芦苇,四周被流沙环抱,虽遇强风而泉不为沙所掩盖。因“泉映月而无尘”、“亘古沙不填泉,泉不涸竭”而成为奇观。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823/c5599b8bc6704fd0ad133ec19ee0e237_th.jpeg)
鸣沙山和月牙泉是大漠戈壁中一对孪生姐妹,“山以灵而故鸣,水以神而益秀”。来到月牙泉北岸,望着沙丘下的亭台楼阁和月牙泉,确有“鸣沙山怡性,月牙泉洗心”之感。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823/d7ac427f04804ee1b3a4889bbb98c4cc_th.jpeg)
前一段时间看黄晓明演的大唐玄奘,里面有一个情节,就是在鸣沙山月牙泉取景的,当玄奘饥渴难耐,头顶烈日,酷暑逼人,终于看到月牙泉的时候,心中荡漾的是何种感动啊。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823/62a75f3ca74a46b8ac93e9aa226dad71_th.jpeg)
来到月牙泉边,真的是止不住地拍照,虽然知道,现在的月牙泉,是敦煌市下大力气抢救的结果,已经不是天然的泉水了,但还是觉得清风拂面,心旌摇荡。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823/fb9576f0ffd243f897e3b6658462451f_th.jpeg)
有一种说法认为,月牙泉形状与半轮新月惟妙惟肖,好似人工刻意修饰的结果,加之古籍中有“沙井”的记载,既然称井必须是人力劳作的结果。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823/1feeeb24236d427daab20d0e65a25f2a_th.jpeg)
为什么沙山环抱,而不会掩埋月牙泉呢。原因是,沙山南北高,中间低,自东吹进环山洼地的风会向上方走,风力作用下的沙子总是沿山梁和沙面向上卷,因而沙子不会刮到泉里,沙山也总保持似脊似刃的形状,这才形成沙泉共存的奇景。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823/e89b3aba77e042639dac7b407fbb3464_th.jpeg)
20世纪50年代测量,月牙泉水面东西长218米,南北最宽处54米,平均水深5米,最深处7米有余。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823/1f5a82c9f1cb46f5bc67fef30d7febb9_th.jpeg)
这是一棵被保护起来的胡杨树,生长在沙坡上,下面圈起来,一方面防止被风刮倒,一方面防止游客手脚乱摸乱踢。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823/1b1d4bd9d3544f57809972dc7aa678f5_th.jpeg)
几乎就是芦苇把整个月牙泉给绕了一周,看到这青葱的芦苇,想起黄天荡,因为黄水荡荡,芦苇茫茫,金兀术的人马被韩世忠逼进了黄天荡,差点就性命归西了。我喜欢这种芦苇围护的水港。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823/a7855f2885714abd8bd9e1e08d61c05e_th.jpeg)
这儿又长了几棵胡杨树,叶子哗啦啦地摇着,这是生命力顽强的见证,也是这沙丘下面有水的见证,没有完全干涸,并非不毛之地。树荫下避暑不错。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823/16e480027cf449fab575a828b9559ee0_th.jpeg)
从高处的平台看月牙泉,上来以后,有亭台,长廊,坐在里面吃碗泡面,喝杯啤酒或者饮料,洗洗脸,吹吹风,绝对舒服得很。你在鸣沙山里走,绝对想不到会有这么一处所在。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823/80a4b16abc7548b09fc73d7c417817ed_th.jpeg)
现在看到的这一组建筑群,是在1991年到1999年间陆续修建的仿汉唐建筑——鸣月阁,面积达3400多平方米。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823/722b499789e24ddcba339704218b1a36_th.jpeg)
鸣月阁的设计借鉴了敦煌壁画的建筑特征,用对称的布局,采用回廊环绕楼阁层出手法和风格,其中最高的一座是月泉阁。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823/cc723443c3324406a6ae6a9e644f84fa_th.jpeg)
月泉阁的修建丰富了月牙泉的景观外延空间,对月牙泉的主题景观形象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823/74c8ca61b4cd42ea8b479d8bb1b955da_th.jpeg)
亭台楼阁的墙壁上,有重修月牙泉记,说这里曾几何时的盛况,月牙泉的优美,如果不进行抢救性保护,就会让这个沙漠美景消失,所以斥资保护,让月牙泉始终碧波荡漾。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823/6e3b27a063f043c6891b34c2a4a4d3a6_th.jpeg)
月泉阁是座4层6方的木结构建筑,每一层都有回廊,翘檐斗拱,青瓦覆盖,里面的楼梯可通往第四层。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823/473b09a3f545479a86df37fc8455c522_th.jpeg)
2004年的水位下降至1.3米,泉水面积减小到7.8亩,导致月牙泉水位在1米左右回旋,如果不进行根本性治理,月牙泉这一世界级遗产将面临干涸枯竭的危险。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823/fb78bccc8e8242d880529a32b1543fe0_th.jpeg)
从2000年开始,敦煌市采取应急措施,在月牙泉周边回灌河水补充月牙泉水位,使月牙泉暂时免于枯竭。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823/dbc69134bedc4c4b9b8225b9381516e5_th.jpeg)
这一组仿古建筑青砖灰瓦,不饰彩绘,浑然天成,就像是和这黄沙浑然一体似的,在这鸣沙山里,仿佛隔离世外,已经绝世独立了上千年光阴。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823/8fbbc6bc21df48ee8a10b42122c967ba_th.jpeg)
月泉阁的观览室内有名家墨宝。白纸黑字,龙飞凤舞。有的恢弘大气,有的飘逸俊秀,各领风骚,独占一岿。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823/9b2d757ae4fe4cd8837783d334cd6412_th.jpeg)
月泉阁边的一大片草地,和一个足球场那么大,也有松树,也有枣树,还有遍地青草,看着真让人有一种漫步自家田园的快感。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823/cef70e3c9606483683c443241b1ab4a8_th.jpeg)
成片的枣树,都是胳膊粗细,长的精神头十足,一个个雄姿英发的,就像是每天沐浴着皇恩雨露一样,这也说明,这里的绿化非常的好,这儿的枣树不缺水。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823/177c8473cb5142a6ab63a00633aeb9a0_th.jpeg)
登上沙坡顶回望,鸣沙山宛如两条沙臂,张伸围护着月牙泉;清澈如镜的月牙泉,宛如沙海中一颗晶莹闪光的翡翠,镶嵌在沙山群峰之中。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823/65b426ae5afe4598934814ff566e1523_th.jpeg)
这儿是月牙泉最好的一个观景点,既能看到月牙泉,也能看到岸上的仿古建筑群,月泉阁伫立在那里。月牙泉就像是一个波光粼粼的扇面一样,而月泉阁是扇坠。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823/5a1e9d99abb045119113c814f0be660e_th.jpeg)
大家都在这里取景,这个取景地人很多,沙子很软,我没有穿防沙鞋套,所以脚很容易深入沙子里,所以每走一步都有点费劲,不过这个鞋套也确实多余。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823/b89b112e1bdc4975a2f91f07fdeaf7f5_th.jpeg)
鸣沙山月牙泉,国家5A景点,它们和赫赫有名的莫高窟一起,相互辉映,成为国内外游客不辞万里慕名而来,要一睹究竟的胜景。月牙泉在有限的史料记载和诗词歌赋中,一直是碧波荡漾、鱼翔浅底、水草丰茂,与鸣沙山相映成趣。鸣沙山离不开月牙泉,而离开了鸣沙山,月牙泉也不会被人们仰慕和渴念,这是一对拆不散的情侣,从携手的那一天起,就琴瑟和鸣,余音绕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