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古镇赶场景象
对很多人来说,有一种乡愁叫赶场。赶场,又叫赶集,在我国西南的贵州和四川一些地方叫赶场,而在北方更多的被称为赶集、赶大集。
赶集就是人们在固定的日期,然后一起到区域内一个相对大点的镇上进行交易活动。每到集市那一天,人来人往、百货聚集,名优土特,应有尽有,一片热闹的景象。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602/ba2af13273844daaa095e14806fbd79e_th.jpg)
在我的记忆里,小时候北方的集市在临近过年的时候最热闹,大家都会三五成群的从附近村里赶到集市上购买自己需要的物品和衣服,同时也会将自己家里生产的多余土特产或者家禽副产品带到集市上贩卖。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村村都有小超市,镇上都有好几家大超市,那种集市的繁忙景象已不复存在,不过传统的集市还是会上演,只是规模小了很多,形式也更加的单一,赶集也作为一种情结留在了乡人们的记忆里。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602/ccb54d2373bb45798660b927bf81cf13_th.jpg)
人们在集市上进行各种交易
从贵州赤水市出发,大约二十分钟就可到达大同古镇。来到这里正遇到赶场的日子,位置靠近新城区,依然保持了传统的赶场场景,道路两边都是三乡五里来赶场的人,大家肩背背篓,买卖自己所需要的物资。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602/591230e37ec244e6ad4742e49f3cb4fe_th.jpg)
修鞋、补锅、裁衣这种传统的手工活随处可见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602/5ea0afb66063468bb8c7edf490b6150c_th.jpg)
许多老乡都是背着自己种的农家菜来集市上出售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602/56fae086cdf14b03afb05d6a345010f1_th.jpg)
老奶奶在出售自己编织的背绳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602/21ceeda26e2744b498240bd2821b87e5_th.jpg)
老板的宣传方式很现代
也许是由于位置偏僻,经济欠发达,所以这样传统的赶场能得以保留。但是大同古镇曾经的辉煌也是形成这里的赶场并传承至今依然火热的原因。
![](http://img.mp.sohu.com/upload/20170602/a637026f6fc34f3d98813021c8129dc1.png)
老农担着自己编织的箩筐来集市出售
大同古镇位于赤水市赤水河畔,建于明末清初,曾是赤水河畔上一个重要的码头。古称“大洞场”;叫“大洞”,是因镇子临大洞河而建,而“场”则是川黔边境对水路要镇统称。当年川黔边境内由旱路而来的各种土特产、生熟药材均在此交货转,木材竹筏浮江东北重镇。这里的货物经赤水河入长江可到重庆、武汉、上海等地。
那个年代,载满货物的商船往来于此,因此小镇成为打尖住店、商品交易、修正船具的地方。如今,走在古镇上依然能感受到当时的繁荣景象。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602/cd45c76d74e84a06a4999eb4a3b2a3eb_th.jpg)
赶场会遇到许多好久不见的乡邻,打个招呼叙叙旧
大街上,各种土特产和农副产品,以及各种美食都摆卖了街道两旁,来自三乡五里的人们在这一天聚集到这里,他们以黔北人特有的方式,或背着背篼、或挑着箩筐、或提着口袋,在四处搜寻着自己的“猎物”,而小孩们也在蹦蹦跳跳的,在凑着自己的热闹。
此时,在这几米宽的街道上,密密麻麻的人群来回涌动,大家边走边看,认真而欢快地选购物品,吆喝声、老友的打招呼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穿行其中,久违的赶场感觉一下子涌现出来。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602/82b427c4606440f3870d987805c7fbad_th.jpg)
今天赶场,镇上的人多了起来,小吃店老板的生意应该不错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602/99044c4d271545e8967a6913cdac10a1_th.jpg)
两口子分工合作,卖出了好多特色小吃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602/74700da6802743f8a38f6a540dccbdd8_th.jpg)
叫不上名的当地小吃,像粘糕,味道不错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602/1d0c1e07908446e7a98f9c362e27c78a_th.jpg)
每个地方赶场的时间都不是统一的,有的是一四七,有的是二五八,有的是三六九。当地人说,大同的赶场日是一四七,喜欢古镇的朋友,可以在赶场天去体验一把大同的热闹,购买刚从地里摘出来的新鲜蔬菜和特色农产品,以及品尝当地特色小吃。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602/401b1f9a7b0545829b4d787951774749_th.jpg)
酒店的老板在卖茶,路人都可以先品尝再购买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602/dba35f6bd10744bc9eff3bce16b52c4e_th.jpg)
有的男人挑的是一捆捆金灿灿的干叶子,原来是烟叶。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602/3bd4b298517347c68ec31c866385ab9d_th.jpg)
大家会在一起点上一棵旱烟,探讨一下烟叶的优劣,以及种植的心得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602/278ef5835e6344cfbd61351014a591e2_th.jpg)
赶场在农村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活动,虽然不是什么大的节日,但是也不次于婚宴嫁娶和喜庆佳节。有趣的是,农民赶场都有自己的打算,钱多钱少的人都要去。男人有去的理由,女人有去的想法,老人、小孩也都各想所需,甚至很多人家到了有集的日子还门户紧锁全家出动。在那个物质匮乏、娱乐缺少的年代,去赶场有时候不是为了买到什么东西,更多的是为了凑凑热闹。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602/3e8ee5587cd641c1b62e02c6c9d5430d_th.jpg)
大姐挥刀的力度丝毫不次于男士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602/84817d256cc14d188149aae252b6b786_th.jpg)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602/b2884bc097d34ea9be79980ebb3cfceb_th.jpg)
白酒店剩下的酒糟有时候也会被大娘们要去,作为鸡鸭的饲料
其实许多乡民来这里出售自己的土特产并不会赚到很多钱,他们出售了自己手里的东西,有时候还要买自己需要的货物,加上集市上的讨价还价,到手里没多少钱,不过大家交易后洒脱的一笑,那些斤斤计较都抛在脑后,而这种赶场的乐趣却充满了各个角落。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602/cd4ae27d711544419b4095c32e1d4d87_th.jpg)
在接近新城区的公路之上,赶场正热闹的进行中,而在公路下的大同古镇老街区依然保持了安静和休闲,并没有被这热闹的场景所打扰。一米见宽的小巷内,光滑如镜的石板路弯曲延伸 。在两侧的民居中,人们一如往常地生火淘米、洗衣做饭。而在一些茶馆和酒馆,老人们正在这远离都市的老街里喝茶、聊天、打牌,享受着另一种“老年生活”!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602/9a9e09c66a1c44839177fdf29a9c60a1_th.jpg)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602/3baccfbbbd204ab99cebb26fd5bc8a7c_th.jpg)
古镇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这样散漫、安静,更像是一种懒惰。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602/b2e04412d47b4ae68a2175fc1df4dfe9_th.jpg)
躺椅上的老人、四处游荡的小狗、屋檐下犯着迷糊的猫咪、戏耍的孩童、喝茶打牌的老先生们,这个赤水河边小镇在即将来到的端午都保持了宁静和原本的生活节奏,这才是古镇该有的样子吧。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602/e5d5cb7a4e2449369ee70d4f707deb3c_th.jpg)
跟其他地方一样,镇上的年轻人很少,更多的是老人和儿童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602/13817061bd724462a7d86734d82e7a95_th.jpg)
也许是上午赶场的人多,逛完了集市好多老人会来酒馆喝茶,等到午饭后再来此,小酒馆已经关门了。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602/790cdf268e6d4152adba7f56b19cd73e_th.jpg)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602/61b8198a6f2844fa933b41858077dafa_th.jpg)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602/6f78f85ff5c942d7871246d79a4617dc_th.jpg)
小镇这样的茶馆很多,老人们在这里叙旧聊天,打着当地的一种牌九,赌注也不大,小赌怡情,这也算是当地特有的休闲方式吧。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602/83ae15e86b744e6baa462569cbdd59e2_th.jpg)
大家都在玩这种当地的传统牌九,其他的麻将和扑克并没有看到。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602/90c53adec6904309a815c9d2d702cd17_th.jpg)
大同古镇虽地处贵州,但因为是川黔交地,同川南同属一个文化区,在生活习惯、饮食文化、方言都更趋向于四川,茶馆文化便是最明显的体现,临水的岸边、码头之上,只要是有平整惬意之地,一定会摆上茶桌,或打牌或摆龙门阵或小憩,自然中尽享安逸。码头岸边的茶桌,不见绚丽、不见焦躁,在时光里安静怡然!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602/acc512272fc6496fb335ba6abf58c9a8_th.jpg)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602/9209791c4d3c4ce382cb99f6a3f6dcd1_th.jpg)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602/574d5aee108e433b95e132b00e150468_th.jpg)
偷闲,坐在古镇躺椅,就着花叶的味道,努力地想要穿越回那段时光,想认真地读一次历史、品一回静谧。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602/71ac1a69d4a44bf593434ee2184255d6_th.jpg)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602/8b98e8df8ca44f1fbbe3c0894248f97c_th.jpg)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602/5c65f90c1a2f4d73906ea0fdd3ea514e_th.jpg)
午后的古街,偶尔会看到老人依门翘望与自己作伴的小猫,在石板路上蹑脚而越,此时更显出大同古镇的静谧。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602/fc130b998c6b4525b361cf3b10fe5966_th.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