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329002 ![你的UID不是靓号,点击查看UID信息](hack/uidsell/image/dl.gif)
-
- 注册时间2007-11-29
- 最后登录2025-02-10
- 在线时间20681小时
-
- 发帖107374
- 搜Ta的帖子
- 精华1097
- 金币9598
- 道行19523
- 原创29307
- 奖券17442
- 斑龄192
- 道券10532
- 获奖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UID: 329002 ![你的UID不是靓号,点击查看UID信息](hack/uidsell/image/dl.gif)
- 发帖
- 107374
- 金币
- 9598
- 道行
- 19523
- 原创
- 29307
- 奖券
- 17442
- 斑龄
- 192
- 道券
- 10532
- 获奖
- 0
- 座驾
-
- 设备
- EOS—7D
- 摄影级
-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0681(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02-10
|
—
本帖被 smlz 执行加亮操作(2017-08-31)
—
全聚德 说起吃烤鸭 由古至今最为人追捧的莫过于全聚德 一个老字号招牌,从北京城开遍了大江南北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814/ed35b6edba2945648e8d559d0edcf705_th.jpg) 全聚德创始人是杨全仁 他初到北京时在前门做鸡鸭鱼肉买卖 每日出摊的时候都会路过一家叫“德聚全”的店铺 1864年时,这家店铺频临倒闭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814/edf5dd9281d144b393f25cf8eafdb234_th.jpg) 杨全仁省吃俭用,买下了店铺 找位先生看起风水,更名换姓为“全聚德” 这家店也成为了全聚德的起始店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814/38f646a41d354e59bf39c059ed0e2225_th.jpg) 全聚德跨越了三个世纪 经历了晚清衰亡、民国建立等多个重大时期 直到现在北京会流传一句话 “不到万里长城非好汉,不吃全聚德烤鸭真遗憾”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814/39b49d58f16c4ea3ab985b7111550a24_th.jpg) 现在全聚德已经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 很多外国人初到北京 都想尝一尝香酥可口的烤鸭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814/a5888f37556540359461c2ab1ca0c783_th.jpg) 非遗的保护不应该是个人的行为 闻名世界的手艺一定要传承下去 这不仅是对民族文化的负责 也是让世界人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渠道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814/1a5cd664912844e0b1cab4a70aadaac0_th.jpg) 大部分人到北京旅游 会选择去长城、故宫、圆明园 其实令我们自豪的不止有遗留下来的建筑 还有更多民族传统文化在等待发扬 川剧变脸 变脸是运用在川剧艺术中塑造人物的一种特技 在成都川剧变脸表演的地方有很多 从前很多中老年人 喜欢喝上一杯茶,一边看场川戏 享受一次川剧变脸秀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814/f434b71a40014adca0b6b4a95d77a78a_th.jpg) 但是现在很少有人再去专门的剧场 欣赏一场具有民族气息的川剧变脸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814/f01979094c1f42569e554512580d5cde_th.jpg) 周围很多人知道变脸源于电视 亲自见过变脸竟然是因为吃火锅 不少带有四川特色的火锅店 都会有川剧变脸的表演 川剧确实起源于民间 但是生存在火锅店未免让民族艺术有点掉价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814/d8ebcd2bdbb24cf8b71f2d40a0335953.jpg) 当然这种现象也能理解 社会多元化发展,年轻人更喜欢新鲜的东西 现代70后、80后都很少去看的川剧 更别提90与00后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814/06ab0b39d61e486ca7e90b6e7f458825_th.jpg) 同样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川剧变脸 远没有全聚德被人们所熟知 咱们本民族的人对它都不甚了解 更别提把川剧变脸传播给世界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814/c7b7a88ca4664c79bbcbf0d593c36b8f_th.jpg) 凡事有比较才有高低 其实还有比川剧更加频临丢失边缘的文化 裕固语 裕固族是以畜牧业为主的民族 主要聚居在甘肃肃南一带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814/fc5c5ba099764716a99bb26b36792dc6_th.jpg) 裕固语是裕固族使用的语言之一 它还分为西部裕固语和东部裕固语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814/fcdad5251e3e4c848cc9df7aba7c161f.jpg) 裕固语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不仅我们不会,许多当地人也没完全掌握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814/bfaf9ca93d9645a4b25ae8841fb82324_th.jpg) 它不像烤鸭 只要去吃去宣传就不会被人遗忘 只要厨师的技艺还在就不会失传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814/059218494d134e3598feec53792b850a_th.jpg) 它也不像川剧 能以另外一种更贴近生活的方式存在 只是把高雅的民族艺术变得更接地气 若是我们不到裕固族当地 几乎是听不到裕固语的 大部分人是连裕固族都不知道的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814/c0098aecb0c141a6b4e8f0e6e8409eb6_th.jpg) 中国很大,有56个民族 这也就意味着 有许多流传下的民族技艺需要传承 中国人很多,不止13亿 传承民族文化将其发扬传播 是每一个人应尽的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