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留学生的忠告:
出国别忘了泡面、榨菜、老干妈,
特别特别是去英国,
基本上就是和美食告别了。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12/808605a73b3a449582a071ca7f2f3c19.gif)
难以想象曾经的王公贵族
坐在金碧辉煌的餐桌前,
优雅地吃着炸鱼薯条,
emmm那画面太...
别想了!以前他们才不吃炸鱼薯条呢!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12/86e9114c6f86452c9938738c8bc9da24.jpeg)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
翻开英国的料理史,
曾经英国也经历过料理盛世,
菜品精致,制作工艺繁复,
和我们中华美食也有的一拼。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12/2bf148c44d054a08961305e4af0bd5c5.jpeg)
1390年的《The Forme of Cury》是英国现存最古老的菜谱,
里面记载了那个年代人们对香料的疯狂迷恋,
胡椒、杏仁、孜然、藏红花...
多汁柑橘、明艳柠檬、馥郁橙花...
都是英国厨师互相追捧的食材,
在那个香料堪比黄金贵的时代,
英国人就已经开始对饮食文化有了高追求。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12/8361e9e0da3a44caa10856fc584b1969.jpeg)
那时候的美食除了精巧好吃,
还是一种炫富,
当时最受欢迎的香料就是藏红花,
一是因为贵,二是因为美,
只需要捻上一小撮就能染得一锅金光四射。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12/5011ec756b6949d8a4f18a904d0a8b54.jpeg)
在那个没有手机的年代,
食物就担负起了餐桌话题的重任,
菜谱中还有教会厨师如何在宾客面前,
将白葡萄酒变红葡萄酒的小魔术;
如何用鱼籽、鸡蛋、面粉等食材把菜做成一些造型。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12/17a6feb24856468ba6be30e37ea9148b.jpeg)
比如把食物造成水果:
把猪肉剁碎,
加蛋清团成肉丸,先煮后烤,
再用蛋黄或藏红花模拟橘子的金黄色表层,
也有用面粉加香草汁塑成绿色外壳的,
再刷一层榛叶汁加蛋黄,
就成了闪闪发亮的“苹果”。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12/801739e761da4fd59b605ec5d4e7daa7.jpeg)
中世纪的贵族很少生吃水果,
当他们满怀疑惑切开“苹果”时,
绝对会感叹厨师厨艺的精湛。
那时的贵族阿实在是意气风发,
这种浮夸的宴席菜肴也越来越夸张。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12/ed17868b63a64d069637a89d7a88680b.jpeg)
到了后来宴席本身的食物已经不重要了,
皇家宴会只是炫耀和娱乐的工具,
比如厨师会把孔雀烤熟再一根根插上羽毛;
切开酥皮派里面会飞出一只扑棱着翅膀的小鸟;
呈上来的巨大布丁里可能藏着一个侏儒杂技演员...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12/d85aa84a5f644e5596266cdbf242594a.gif)
都铎王朝起,繁琐的中世纪菜谱开始不受用,
这时候的贵族生活已经开始衰落,
新兴的资产阶级更推崇不加修饰的美味,
藏红花很少出现,
使用的香料也从原来的六七种减少到两三种。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12/8b9142e5d1b0469fa2c650bf1f7540a1.jpeg)
乡绅们的饮食习惯转为田园悠闲风,
玫瑰花瓣熬制果酱;
各种鲜蔬加上奶油熬出一锅浓汤;
还十分喜欢烹饪野味,
直到18世纪末英国人都一直保持着这种简单的烹饪法,
有人说这是英国料理史上最后的荣光。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12/45a3cab2e3064e8c90cf5374d5f77f64.jpeg)
接着英国食物就开始走下坡路,
1794-1795年英国经历了一场严重的饥荒,
食物紧缺提升了土豆的地位,
当时一英亩土豆能养活的人,
相当于三英亩小麦,
在残酷的现实下,
土豆在英国站稳脚跟并在此后几百年都阴魂不散。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12/be6831de37b54e66a67dbd8ea420aa76.jpeg)
紧接着工业革命让英国菜进一步走向黑暗,
那个时期的新鲜蔬菜都要从很远的原产地运输,
马车又慢效率又低,
人们吃的蔬菜不新鲜不说,
腐败还容易引起食物中毒。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12/16cc612c80cd4cd3982fe2b570938ca7.jpeg)
这些还不足以让人们放弃烹饪,
真正让英国人放弃美食的是两次世界大战,
作为岛国,他们很大一部分要依赖进口食材,
要知道战前英国四分之五的小麦都要从加拿大运过来,
然而在战争中食物供应线就断了,
甚至有一段时间连土豆都出现短缺。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12/5d8ce55d1d664dd69b59903753bbfcc5.jpeg)
这时候廉价耐储存的罐头食品和油炸食品就上位了,
罐头蔬菜水果、
袋装汤料包、人造黄油、炼乳、
以及炸鱼薯条类的快餐应运而生。
虽然未必好吃健康,
但是却能很快填饱肚子。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12/516e596be0354102b6335d1270645cbf.jpeg)
在人类历史上,
战争大概是改变饮食习惯最有力的武器。
虽然现在英国人生活水平又变好了,
理论上也应该追求更好的食物,
但是他们已经回不去了。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12/3a65664627c54624b04ddc3643594222.jpeg)
他们早已忘记百年甚至千年前那些口口相传的菜谱,
那些花团锦簇的香料,
还有那些喷薄欲出的想象力,
让人印象深刻的美食都在战争中流失了。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12/93b95a5cc5334a90ab8f84e7242bfc5e.jpeg)
再也回不去曾经繁华的美食盛世,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