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546371 
-
- 注册时间2008-09-23
- 最后登录2025-02-23
- 在线时间27028小时
-
- 发帖71410
- 搜Ta的帖子
- 精华76
- 金币5389
- 道行5638
- 原创799
- 奖券6197
- 斑龄3
- 道券183
- 获奖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UID: 546371 
- 发帖
- 71410
- 金币
- 5389
- 道行
- 5638
- 原创
- 799
- 奖券
- 6197
- 斑龄
- 3
- 道券
- 183
- 获奖
- 0
- 座驾
-
- 设备
- SONY数码HD一体机 HDR--CX210E
- 摄影级
-
在线时间: 27028(小时)
注册时间: 2008-09-23
最后登录: 2025-02-23
|
在苏州的同里,离同里古镇约12公里的地方,有个肖甸湖,这里现在成了国家湿地公园,但在那个火红的年代,这里却是一片知识青年战天斗地的战场。当年毛主席一句一句“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立马就在全国掀起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高潮,他们走进农村组农场、开荒地,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当年的那段经历,也成为他们一生都难以抹去的青春记忆。当年人为了纪念这段历史,便在当年那些知青生活和工作的地方,建起了一个知青艺术公社。让更多的人来这里能了解到他们的事迹,他们的经历和他们的故事。提起血吸虫病,也是那个年代让人谈之色变的一种传染病。上点年纪的人都印象深刻,在新中国建国初期,长江中下游地区曾经遭遇噩梦般的血吸虫疫情。据统计,当年全国有1160万人得病,而江苏更是疫病爆发的重灾区。血吸虫是一种人畜互通寄生虫,它的一生需要两种宿主,一个是淡水螺类——钉螺,另一个是人或者牛羊猪等哺乳动物。血吸虫感染人畜的方式也非常粗暴,只要接触了含有血吸虫的水体,它就有可能钻进皮肤进行寄生。曾经的肖甸湖,,也是血吸虫病的重灾区。为了消灭宿主钉螺,当年开展了大范围的填湖灭螺运动,血吸虫最终被消灭,但千万年来曾经滋养了世世代代同里人的这片湿地也随之消失。1969年,从瘟疫中重生的同里人开始思考如何利用这块“荒地”。当年那一千五百名来自各地的知青,怀揣着梦想,把激情燃烧的岁月投入到建设湿地的无限热情中。于是,植树造林、果林经济一度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持。之后,吃苦耐劳又聪敏坚韧的江南人逐渐把长三角这片丰饶的土地建设成中国最富裕的地区,摆脱了粗放的资源依赖型发展模式之后,人们更加意识到这块水乡秘境的价值。人们希望有一块地方能让他们放下都市的纷扰,找回内心的平静。于是,这片见证了从灾难中遁生希望,从森林又回归水乡的湿地,终于被作为“国家湿地公园”保留了下来。 土黄色的围墙,几间白墙黑瓦的平房,门外空地上高高的堆放着几个稻草包,门口的牌子上写着“肖甸湖知青点”,这里真实还原了当年知青上山下乡的场景。走进这个当年的知青点,对于没有亲身经历过那段历史的人来说,这里的一切都充满着好奇。 这里是食堂,墙上画着大幅的宣传画,在那个年代,这样的宣传画是很流行的,随处可见。 柜子上放着相框,相框里是样板戏《红灯记》的剧照,《沙家浜》和《红灯记》都是当年红遍天的样板戏,无人不知。 还有墙上这五幅大头像,那时候谁家墙上贴齐了这几幅伟人像,也是很牛逼的一件事。小时候不识字,跟着几个上了学的大哥哥读了很长时间的欺大林。现在想不起来那时候他们有没有把恩格斯也给读成恩格欺。 墙上的价格表,当时这些饭菜要是这个价格的话,那绝对是天价饭,吃的起的人一定是土豪。不过那个年代的土豪们更吃不起,打土豪分田地的运动都快把他们给吓死了。就算有俩钱也得藏着掖着不敢露。  我们每个来了一份忆若思甜的套餐,套餐就是这些装备。有人说,这饭想要吃着香,就得先下地去干半天活。 吃过饭再逛逛知青商店。花布、被面和针头线脑,这些物件还真是在那个计划经济时代的商店里的标配。 猜猜下面图上的商品都是多少钱?我特意看了下价格,暖水瓶和小竹筐,全是100元一件。这些东西现在都成了旅游纪念品,要还按当年的价格卖,那还不亏死了。 暖水瓶木塞,2块钱一个。蛤蜊油和百雀羚的价格牌挡上了看不到。 手帕10块钱一个,火柴一块钱一盒,我记得当年一盒火柴的价格是2分钱。 黄挎包35元。 军用水壶45元。 茶缸,25元。   村干部十大守则,好好看看都有啥。   看了很多东西,就觉得只有墙上贴的这些旧报纸是真的,问了下,人家说这些旧报纸是专门收集过来的,确实是当年的旧报纸。  知青宿舍。 这个知青点就在同里国家湿地公园里面,离入口不太远,想怀旧的朋友可以去看看。尤其是当年在这里生活过的知青,故地重游,一定会感慨万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