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683阅读
  • 1回复

[猎奇]中国第一木塔,地震不倒、战火不毁、雷击不焚[45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7045
金币
9902
道行
19523
原创
29307
奖券
17433
斑龄
192
道券
10532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0480(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01-23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2
— 本帖被 xgch 执行加亮操作(2018-12-24) —

终于来到了应县木塔,这座曾让建筑学家梁思成“半天喘不出一口气来”的建筑奇迹,这座世界上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古建。对古建只有粗浅的了解,面对应县木塔时,心中却有着朝圣般的庄重。
它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它于2016年获吉尼斯世界纪录最高木塔认证,2017年以来奥地利、挪威等地才开始建造更高的木结构建筑,用现代技术打破应县木塔的纪录。然而,真正走进我心底的,并不是这些高大上的标签,这些享誉世界的荣耀,只是眼前伫立了近1000年的木塔本身。
应县木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的佛宫寺,本名为释迦塔,只是“应县木塔”这个俗称,更为人所知。应县木塔始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金明昌六年(1195 年)增修完毕。1000年前的工匠,耗时140年,不用一颗铁钉,用3000吨木制构件,搭积木一般,建了一座相当于20层现代高楼的木塔。


▼屹立千年,风雨不倒
纯木结构的建筑,或因天灾,或因人祸,很容易在千年的时光中灰飞烟灭。应县木塔,却地震不倒、战火不毁、雷击不焚,在千年的时光中,历经磨难,依旧屹立,屹立成建筑史上的奇迹。


元大德九年四月,距离木塔80公里的大同发生6.5级强烈地震;元顺帝时,应州大地震,塔旁舍宇皆倒塌,唯木塔屹然不动;明朝时,山西灵丘一带曾发生9级强震,房屋倒坍,而 120 公里之外的木塔丝毫无损;近代,邢台、唐山、大同一带的几次大地震,均波及应县,木塔曾大幅度摆动,但强震过后,木塔依旧。


据《应县木塔史话》记载,1926 年,冯玉祥的军队与阎锡山的军队在此大战。此次战争中,木塔共中弹 200 余发,大受创伤。1948 年解放应县时,守城的国民党军队以木塔为制高点设立了机枪阵地,木塔被 12 发炮单击中。神奇的是,颗颗炮弹都穿塔而过,并未在塔中爆炸。


千年前,大国工匠便用精湛的工艺,用一块块木头书写了应县木塔的传奇。近千年的时光中,应县木塔经历了40余次地震,200余次枪击炮轰,无数次电闪雷击,无数次风吹雨淋,却有如神助,安然如昨。
▼全木世界,斗拱大集
应县木塔之所以能以全木之身屹立千年、风雨不倒,不是因为谁将它划在了保护圈内,而在于木塔结构的刚柔相济与斗拱的相互作用。
木塔外观为五层,实为九层,每两层之间都设有一个暗层,从外部看是斗拱平座结构,具有很强的装饰性;从内看则是坚固的结构层。这些暗层大量使用斜撑构建,保证了结构刚性。由柱头枋构成的闭合木框起着圈梁作用,木塔的结构体系如一个刚性很强的八边形套筒,其中斗拱起着关键的稳定作用。


应县木塔共使用斗拱 54 种、480 朵,为中国现存古建筑之最,堪称“斗拱”博物馆。斗拱由多个小型木块铺叠而成,可以承上启下,连接各层柱、梁、枋,也可以悬挑屋檐。当大风、地震来临时,斗拱就像一个可松可紧的弹簧,可以吸收动能,保护主体结构不受侵害。


在全木的世界外徘徊,震撼于古代工匠的匠心独运,技艺精湛,也理解了第一次见到应县木塔的梁思成,为何会在给林徽因的信中这般形容木塔,“今天正式去拜见佛宫寺塔,绝对的overwhelming,好到令人叫绝,半天喘不出一口气来。这塔真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伟大作品。不见此塔,不知木构的可能性到了什么程度。我佩服极了,佩服建造这塔的时代和那时代里不知名的大建筑师,不知名的匠人。”


▼木塔匾额,书法大观
为了更好的保护木塔,木塔内部已经关闭,作为游人,不能一步步的走进木塔,一级级的登上木塔,见不到木塔内部辽代的佛像、壁画,这是一个遗憾,为了木塔,我们却宁愿保留这份遗憾。而悬于木塔之上的匾额,则是我们可以仰视,可以瞻仰的。塔上共有牌匾48块,赫然悬于塔躯的各个部位。这些牌匾为历代前来观瞻礼拜的帝王将相、文人墨客、佛门人物所提,无论书法之精湛,还是文意之隽永,都堪称上乘。

这些匾额中,有借佛力和奇景,赞颂木塔,宣扬帝力的;有赞颂木塔雄姿和精湛建筑艺术的;有借木塔书法个人情怀的。这些匾额中,不乏书法精品,成就了应县木塔“书法之塔”的美名。


第三层塔檐下三字匾额“释迦塔”,是木塔匾中最古老、最珍贵的一块。由金代王鞴所书,丰润饱满,为颜体中之佳品,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在应县木塔的五层檐下,悬挂着的是“峻极神工”匾。此匾为朱棣于永乐四年(1406)北征时所题,立意冷峻高远,笔势神采傲拔。



在西藏,除了自然风光让人流连忘返,这里还有带有神秘色彩的文化遗址。古格王朝就是一处不容错过的人文景观,因为它实在是太神秘了,西部地区曾经的辉煌,一夜之间神秘消失,怎能不令人唏嘘。如果想去寻找历史的真相有很多方式,比如当时的文字、壁画、书籍等等,
我们在通过这些方式去了解历史曾经发生的故事的同时,也可以从中分析到导致一个朝代从诞生到灭亡的原因。但有些因时间太过久远,很多史实真相早已无法探究,导致产生了一个又一个未解的谜团,古格王朝就是这样的一个存在。

古格王朝的历史源头可以追溯到象雄国,王朝的建立大概从9世纪开始,在统一西藏高原的吐蕃王朝瓦解之后,开始建立的古格王朝,直到17世纪结束,前后共世袭了16位国王。古格王朝是吐蕃王室后裔在吐蕃西部阿里地方建立的地方政权,由吐蕃王朝末代赞普朗达玛的重孙吉德尼玛衮在王朝崩溃后,率领亲随逃往阿里建立起来的,其统治范围最盛时期遍及阿里全境。它不仅是吐蕃世袭的延续,还使佛教在吐蕃瓦解后重新找到立足点,并由此逐渐达到全盛,因此古格王朝在西藏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曾经有过七百年灿烂的文明史的古格王朝,它的消逝原因至今仍是个谜。

据说在十七世纪的时候,古格已经有了西方来的传教士。当时古格国王和古格的宗教领袖包括国王的弟弟的矛盾比较深。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古格国王开始借助西方传教士的力量削弱佛教的影响。1633年,僧侣们发动叛乱,古格国王的弟弟勾结了古格同宗的拉达克王室利用拉达克的军队攻打古格都城,企图推翻古格王朝,于是一场残酷的攻坚战就在这里打响了。而建在山上的古格王宫是防守能力最强的建筑,整个王宫只有一条隧道可以通到山上,从这里绝对攻打不上去,而另外的地方全都是悬崖。战斗持续了很长时间之后,拉达克开始驱使古格的老百姓在古格的半山腰修建一座石头楼,他们的想法是等这座建筑修的和山顶一样高的时候,他们就可以拿下古格王宫了。


现在,我们依然能在古格的半山腰上看到这座石头楼的遗址,大概有十几米高,但并没有修建完,原因是在修建的时候,王宫中的古格王起了变故。据说,由于拉达克人强迫古格的老百姓夜以继日的修石楼,老百姓在下面非常凄苦的唱歌,被国王听到了。国王非常难过,于是做出了决定,有一种说法是国王最后从悬崖上跳了下去,国王一死,古格自然也就城破了。另一种说法是为了挽救百姓,古格投降了。从历史的记载上看,似乎后一种情况更可靠。在杨公素《中国反对外国侵略干涉西藏地方斗争史》及伍昆明《早期传教士进藏活动史》的记载中,古格的最后一个国王及其家人被拉达克拉回拉达克都城关进了监狱。


一旦发生战争,受苦的总是老百姓,古格王朝的老百姓也不能幸免。有一部分人就永久的留在了古格王宫下面的藏石洞里,但藏石洞里的尸体远没有十万之多,而且现在已经找不到古格人的后裔,根据记载和考察来看,战争造成的屠杀和掠夺也不足以毁灭古格文明,但事实上,硝烟散尽的古格王国却迅速沦为一座庞大的废墟。

如今的古格王朝遗址是一座规模宏伟、面积浩大的高原古城,这为研究西藏历史和古代建筑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自从1985年,古格王朝被考古发掘后,遗址周围被不断发掘出的造像、雕刻和壁画等文物,就成为了这个神秘王朝留给人们的宝贵财富。古格雕塑多为金银佛教造像,其中被称为"古格银眼"的雕像代表其最高成就。遗存最为完整,数量最多的是它的壁画。这些壁画风格独特、气垫宏大,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各层面。



但是少量的历史书籍、残缺并且相互矛盾的记载,不仅没能揭开古格王国神秘的面纱,反而更增加了它的神秘感。古老的古格,像是一座巨大的迷宫,将西藏西部众多的秘密深锁其中。而古格王朝最神秘的地方在于,拥有如此成熟、灿烂的文化的王国是如何在一夜之间突然、彻底消失的。在其后的几个世纪里,人类几乎不知其存在,更没有人类活动去破坏它的建筑与街道,修正它的文字与宗教,篡改它的壁画和艺术风格,它甚至保留着遭到毁灭的现场。

如今的古格王朝遗址已成为阿里之行的首选景点,如果你也对它充满好奇,不妨亲自来这里走一走,一探究竟吧。
寒冷的冬日,很多人都不想出门,一是天气太冷,二是景色不如其他季节那么动人。其实冬天也有独特的魅力,今天我们说的这个景点就在北京周边,可以看到只有东北才有的雾凇,也可以看到震撼的云海。

这里就是位于河北省涞源县的白石山,奇、雄、险、幻、秀是它的五大特点,被称为中国北方第一奇山。这个景区就在北京周边,也许您夏天或是秋天已经去过。但这里最美的季节是冬天,尤其是在雪后,这里会变成一个似梦似真的童话世界。

生活在繁忙的都市中,我们已经成了雾霾的侵袭,来到白石山,可以尽情地呼吸、深呼吸、再深呼吸……白石山的森林覆盖率高达82%,这里一年四季都是天然氧吧。
白石山景区分东门和西门,冬季的门票是98元,每年11月至次年2月是白石山景区的旺雪期,也是最佳旅游季节。奇峰怪石错落,登上顶峰,可以置身于云海之中,俨然就是人间仙境。

就算没下雪,白石山景区还有雾凇可以看,傲然冷峻,万物浸润,进入12月之后,雾凇景观就会越来越多,大部分游客基本都能看到雾凇,这里也是北方观赏雾凇最好的景区。
如果还是意犹未尽,我们还可以来到白石山的十瀑峡,穿行于山石之间,十瀑连叠不断,瀑上有潭,潭泄成瀑,瀑布水花飞溅,进入冬季,这里会形成冰瀑,十分壮观。让我们在这个冬天,相约白石山吧。


一个争论性的问题,世界上先有鸡还有先有蛋?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准确答案。

在佛教中,有个经典传奇,千年树抱佛之谜,这个千年树抱佛的奇观是在四川乐至县的报国寺,这个奇观是先有佛还是先有树?

报国寺位于资阳市乐至县城东北二十公里龙门乡之金龟山,占地120亩。建于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关于报国寺,最让外人称奇的便是“千年树抱佛”的奇观。

寺内存有怪石、千年古树、唐季残碑、宋明石棺等多处文物古迹,从远处眺望,报国寺整体景区中的殿、堂、池、桥、亭、洞及摩崖造像融为一体,蔚为奇观。这是蜀中现存不多的千年古刹。

“树抱佛”景观,位于报国寺庙主殿正前方。大小不一的上千尊造像神态各异,镶嵌在一棵古榕树的树根之中,形成了佛与树相应而生的奇异景观。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树抱佛树根的排列与佛像竟十分相似。

乐至佛教文化专家表示,佛教讲究自然,一般不会去对此进行雕琢,这意味着树抱佛的形态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据乐至当地文物部门工作人员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几位翻修寺庙的工匠在大榕树下乘凉时,一位工匠捡拾掉在树根处的工具,意外发现树根下的杂草丛中有佛像。当地经过长达3个月的挖掘整理,千余尊摩崖造像浮出地面,经过专家通过对树皮厚度等进行测量发现,古树的年龄应该在七八百年以上。这意外发现也变成了报国寺景观一绝。

报国寺“树抱佛”的奇观很快引起考古界、佛教界的关注。考察结果显示,这些佛像在盘根错节的树根中已长达千年。不过令不少人疑惑的是,究竟是先有树根,还是先有佛像?

对此,不少专家对其进行了考证。由于树根怀抱的佛像没有年代记载,所以考古专家只能从佛像特征、周边风格相似的造像碑判断出佛像的建造年代大概为五代末年。由于古树树根有很大程度的缺失,所以专家并不能通过如CT扫描等更为先进的方法对其年龄进行考证。

不过,有专家指出,栽种榕树是四川寺庙的普遍现象,不少寺庙内榕树的栽种时间与寺庙建造时间相隔不远。由于报国寺建于隋开皇二年,距今有1400多年的历史,所以古树的栽种多半为建庙后不久。由此专家推测,应该是先有树后有佛。

但树抱佛现场另一个发现很快将专家的结论推翻。在古树其中一根树根后面,还隐藏了一个小佛龛,如果是先有树后有佛,人们又是如何在树根后面雕刻出如此精美的佛龛呢?对此,专家解释,树抱佛奇观可能为先建好佛龛,旁边的树根再经过漫长的成长过程怀抱住佛龛而形成。
1条评分金币+30
xgch 金币 +30 辛苦了,感谢您无私奉献的精神! 2018-12-24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smen
京师四门提督神爷

UID: 309051

精华: 39
级别: 天外仙宗

发帖
387794
金币
1023
道行
12578
原创
913
奖券
1390
斑龄
0
道券
1220
获奖
0
座驾
C200L
设备
 摄影级
高级认证
在线时间: 26512(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0-27
最后登录: 2025-01-23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8-12-12
三年前去的应县木塔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