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瓦西里岛是圣彼得堡第一大岛屿,是涅瓦河的入海口,涅瓦河从彼得保罗要塞和冬宫之间流过,被瓦西里岛突出的尖角一分为二,成为大、小涅瓦河。

对生活在圣彼得堡的中国人来说,最熟悉不过的“名字”肯定是瓦西里岛,为什么只是说名字呢,因为这里是大部分中国人都会选择在这边生活,因为好多学校和宿舍都在这边

瓦西里岛Vasilevsky(芬兰语Hirvisaari:麋鹿岛),是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市,涅瓦河三角洲的第一大岛。位于59°56′19″N,30°15′22″E。从北到南最长4.2公里,从西到东为6.6公里,面积10.9平方公里。十八至十九世纪,在岛内建立圣彼得堡科学院,美术学院,矿业研究所,圣彼得堡大学图书馆等。

瓦西里岛,包括十二月党人岛及其附属岛屿硫磺岛,是一个位于涅瓦河入海口最大的岛屿,是涅瓦河三角洲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上隶属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市,岛上大约有20万人。

该岛东北部隔小涅瓦河与彼得格勒岛相望,东南部隔大涅瓦河与与圣彼得堡大陆部分市区相望,北部隔斯莫伦卡运河与十二月党人岛相连,西部、西南部临涅瓦湾。

岛屿中间有大面积的城市绿地及公墓,如斯摩棱斯克公墓及教堂、瓦西里岛公园,其他建筑有国立大学、艺术学院、科学院图书馆、海军荣誉广场、地质勘探博物馆、地质图书馆、海上码头饭店等,是圣彼得堡市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岛上交通便捷,有三座桥梁连接相邻的岛屿及市区

瓦西里岛位于涅瓦河口三角洲的中心,涅瓦河在此分为大、小涅瓦河两条支流环绕岛屿南北流过,向西共同汇入芬兰湾。

彼得大帝原准备把瓦西里岛建成新首都的行政中心,因涅瓦河多次泛滥成灾,只得放弃,但这里仍建成为圣彼得堡的海上贸易中心与学术中心,长滩中央的那座证券交易所大楼就是其象征。

在中国人眼里,法罗群岛是个极为陌生的地方,但在欧洲(尤其是北欧)却相当的知名,甚至每次动荡都能让欧洲人津津乐道:最早的移民是爱尔兰逃难的僧侣,他们创造了法罗群岛从无到有的基础设施;随后维京人将其当成补给站,时不时的过来抢点东西;苏格兰伯爵出手相助赶走维京人后,以独立国家的身份列为附属国予以保护。
法罗群岛从此在苏格兰、挪威、冰岛和丹麦之间轮番易手,直至1814年挪威被割让给瑞典后才正式归属丹麦。

一开始,法罗群岛是以直辖郡的身份直属丹麦女王管辖,由女王派遣总督协助岛民自选的总理管理对外事务。二战初期丹麦损失惨重时,英军趁机占领群岛并怂恿岛民发起独立公投,结果岛民们暗中约定互投赞成和反对票,万余人投票却出现了50.74%赞成和49.26%反对的戏剧性结果。
按照国际惯例,这次结果既未达到八成人口投票,也没有赞成比反对票多出10%的比例,英国人只能灰溜溜的撤军走了。二战后丹麦国王亲临宣布其不再是丹麦的直辖郡,特赦成为拥有高度自治权的海外自治区,也就是拥有立法、印钞等自主权。

从资源上来说,法罗群岛虽然拥有大小779个岛屿(含岩礁),但总面积不过1399平方公里,且土地贫瘠到只能种植马铃薯和放牧牛羊,岛民们自古就以捕鱼为生,据说最早的集体捕鲸就出自法罗群岛。更关键的是,群岛地处高纬度和极地海洋气候区,夏季平均温度很少超过15℃,平均每天白天能持续21个小时;冬季虽少有零下低温,但白天只持续4个小时,且一年降雨多达210天,几乎每天出门都要穿雨靴。

但这些都架不住群岛关键的地理位置:恰巧处在挪威海与北大西洋之间,也刚好位于冰岛与挪威的正中心,离英国管辖的设得兰群岛不过200多公里,与冰岛和挪威爱尔兰的距离也都在500-600公里。虽说离丹麦接近一千公里,可随便设置一个雷达站都能掐住各国在挪威海与北大西洋的命脉。
这也是丹麦为何善待岛民不敢怠慢的主要原因,倒向任何一方对丹麦都不是好事,也因此迟迟不让群岛加入欧盟和北约,以免被觊觎后巧取豪夺。

法罗群岛有多荒凉?
779个海岛只有18个有人居住,18个岛屿之间也只有22个渔港和1个外运港口。整个群岛只有一座机场,每天最多起降10架次航班,运送旅客最多的一年也没超过12万人次,其中丹麦游客占了70%。

但反过来的另一面却令人称奇:
5.1万人口拥有两万多辆汽车和3.2万艘大小船只,其中20吨位以上渔船占比10%;
1965年就成立了法罗群岛大学,且持续至今仍以法罗语教学,入学难度与丹麦哥本哈根大学有的一比;
1999年人均福利开支为5.25万法罗克朗,2018年人均超过10万,以医疗、教育、燃油和失业补助为主;
农业人口仅占1%(约500人),却养了19万只羊和1.22万头牛,超过7成牛羊肉和羊毛出口仍供不应求;
虽说土地贫瘠,但该有的“宝贝”却一点都不少,南岛发现煤炭、北岛发现石油,量不大却足够自给自用。

几十年前丹麦人嫌弃群岛土地贫瘠不愿移民,如今人均收入比丹麦本土还高,接近7万美元,反过来拒绝移民。有趣的是,法罗群岛的物价并不比丹麦高多少,部分商品的价格甚至比丹麦还低,原因是众多大型渔船来往于物价更低的英国和爱尔兰,返程时往往会塞满整舱的生活物资,从而导致法罗群岛物价只比英国高一些油费,对比丹麦基本持平。

海底隧道开通后,18个有人居住的岛屿被连为一体,从此正式向游客揭开法罗群岛的神秘面纱,其中最著名的广告词来自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如果你不知道人类有多渺小,那就去一次法罗群岛吧”。

这里有山,都是形成于古近纪时代的玄武岩和火山岩,低山地质崎岖又多有石壁,为世人展现最典型、保存最完好的冰川期侵蚀地貌。

这里有草,几乎遍布所有山体的苔原与草皮养育了法罗群岛上的牛羊、海鸟与人类,也因此被誉为最适宜户外、徒步运动的绝佳之所。

这里有温泉,数之不尽的火山口密密麻麻的分布在各大海岛上,为当地人保障了生活所需的热能和电能,如今连新人拍摄婚纱都点名要来温泉口。

这里有地球上污染最少的海水和空气,坚持50年禁止近海捕鱼和工业设施的做法,让法罗群岛的空气指数与水源纯净度一直遥遥领先世界各国。

吃不起海鲜?在法罗群岛并不存在这种现象,无论是有钱的游客还是穷游者,本地人只会端出最新鲜生猛的海鲜,并且保证价格比丹麦更低。当然,当地人的吃法有点“反人类”,无论多冷都会极力推荐冰着吃海鲜,想象一下穿着棉衣吃着冰鲜的感受吧。


这里还有无数艺术家的作品,就连被誉为丹麦国宝的顶级设计师Henning Larsen,都主动为法罗群岛设计市政厅并亲自监工。当然,这座市政厅并非专为议员而设,底部还是一座连接小河两岸的桥梁,居民不用绕路即可往返。

总的来说,法罗群岛虽说交通发达却也有诸多不便,比如整个群岛只有300多个酒店房间,还无法在线预定只能致电酒店下单;冬夏温差不算大但偏向湿冷,尤其是雨季(一年大半时间都是雨季)期间,在户外基本都是湿身而归,建议常备防水服和防水鞋;夏季长时间的白昼与冬季长时间的黑夜,在当地人眼里没太多感受,却有很多外来游客极不适应,导致生物钟紊乱进而引发各种不适。


我们常说“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在这个世界上,还有这很多人少数民族我们都不知道,虽然说现在的 社会已经是较为发达的,但是仍然有很多人的事情值得我去探索,在世界各地,还有很多较为原始古老的部落,他们的风俗习惯都沿用上千年的文化。但是这些少数民族即便是再怎么原始,他们都是生活在陆地上,但是你们却不知道,在这个世界上,却有一种名叫“海人”部落,他们从出生到死都是待在大海上。

这个部落叫做“巴瑶族”,作为世界上唯一的“海人”部落,巴瑶族世世代代都生活在大海上,他们可以不用佩戴任何潜水工具就能签到几十米下来的海洋,甚至上百米的都有。要知道很多人看着大海无边无际后,都会产生一种海洋恐惧症,这是一种对未知事物的本能害怕。但巴瑶族却不一样,无论是小孩还是老人,他们可以在海底自由的游来游去,而且一般很难找到他们,就像吉普赛人一样,走一处换一处,漂泊无定。

他们依靠打渔为生,而且他们是一个没有国籍、没有国家和陆地的部落,由于没有任何的通讯设备,他们对于外界的了解只能是通过在岸边卖鱼的时候能听到,对于潜水,巴瑶族的男女老少们个个都是好手,但是为了能够下海底潜水是不被水压带来困扰,他们将自己的耳膜刺破,这样一来他们就能避免这种痛苦,但是在我们看来却是相当的惨冷。

然而最为让我们感到奇怪的是,巴瑶族在岸边行走的时候是非常不适应的,甚至很多人走两步都会摔跤,曾经就有科学家对他们进行研究时发现,巴瑶族的人腿部和一般人是不一样的,他们的脚指头都慢慢的连在一起,就像潜水用的脚蹼一样,这样难怪他们会适应海洋的生活的。当然了巴瑶族让人看起来十分的凄凉,要知道海面上风险随处都在,他们却没有上岸的几乎,也不会在陆地上正常的行走,或许对于他们来说,大海是最好的归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