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953340 ![你的UID不是靓号,点击查看UID信息](hack/uidsell/image/dl.gif)
-
- 注册时间2010-10-06
- 最后登录2025-02-07
- 在线时间75966小时
-
- 发帖116730
- 搜Ta的帖子
- 精华1
- 金币9438
- 道行5233
- 原创76
- 奖券1751
- 斑龄0
- 道券172
- 获奖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UID: 953340 ![你的UID不是靓号,点击查看UID信息](hack/uidsell/image/dl.gif)
- 发帖
- 116730
- 金币
- 9438
- 道行
- 5233
- 原创
- 76
- 奖券
- 1751
- 斑龄
- 0
- 道券
- 172
- 获奖
- 0
- 座驾
-
- 设备
-
- 摄影级
-
在线时间: 75966(小时)
注册时间: 2010-10-06
最后登录: 2025-02-07
|
—
本帖被 xgch 执行加亮操作(2019-09-05)
—
对于一个喜欢享受生活的人来说江南小镇是一个萦绕在心头的梦 让人心心念念 在烟雨迷蒙,粉墙黛瓦 还有那唯美的小桥流水间 小住几日 看山、看水、晒太阳...... 提起江南 乌镇是一个绕不开的地方 或许在一些人眼里早已不是当初的乌镇 但对于生活在那里的人来讲 乌镇的水,依旧静谧 乌镇的空气,依旧干净 乌镇的人,依旧和蔼可亲 ...... 游人之所以不能感同身受 或许总是来去匆匆 没有来得及跌入乌镇的时光里 乌镇的清晨人们都说没见过六七点钟的东栅 就不算来过乌镇 这里有你没见过的清静 处处充满旧时江南余留的光影 东栅前面是河,后面是街 对面的老房子有的被改成民宿 有的做成了小铺子 店门口升腾起热气的小吃 早早起来坐在街巷的老人 吃着早餐还不忘打闹的孩童 伴着扑鼻而来 仿佛一下子就跌落在水乡人家的生活中![](https://x0.ifengimg.com/ucms/2019_35/9F4D4F22932C2DBB2B71D56B58EE69A23F682986_w1080_h721.jpg) 水乡因为多水,也多桥 站在桥上透过熹微的晨光 看远处悠悠飘过来一条乌篷船 颇有点我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的感觉![](https://x0.ifengimg.com/ucms/2019_35/0870D48720BF60DD77D545F9FD7591B6AA663137_w1080_h720.jpg) 乌镇的旧时光也许你乌镇厌倦了商业化的小店 厌倦了到处可见的青石板 但你一定不会厌倦乌镇的旧时光 乌镇的旧时光 藏在那座砖石砌成的邮局里 颇具西洋韵味的邮局 在一长排木质楼阁中显得极为亮眼 邮局外面有个小小的邮筒 盛放了不计其数的爱恋、思念、祝福 从这个千年古镇里寄出去的明信片 会不会带着一缕光阴的香气呢? 乌镇的旧时光 藏在挂满蓝印花布的染坊里 晒场上随风舞动的蓝印花布 或许是你不曾见过的乌镇人家旧时模样 如今 纯净的白点缀着深沉的蓝 质朴素雅的勾勒出乌镇最古朴的色彩 乌镇的旧时光 藏在红红火火的月老庙墙上满满的挂着都是 情侣们许下生生世世的愿望 还有相伴相生纠缠生长的古树 是个非常浪漫的地方![](https://x0.ifengimg.com/ucms/2019_35/1CBCC3C039F4C8361191508EFE125D79B78EC293_w1080_h719.jpg) 乌镇的旧时光 藏在露天黑白电影院日月广场上 搬上小板凳 看上一场露天黑白电影 又是一段记忆里的旧时光 乌镇的夜九十点的西栅里 藏着乌镇最美的夜色 等到夕阳一落下 每个店铺慢慢的亮了灯 这就是夜晚的西栅了 喝着小酒 看对岸楼台上唱戏 到水边放几盏花灯 ...... 这的确会令人沉醉 不过却还不是最美的西栅![](https://x0.ifengimg.com/ucms/2019_35/5AFA6CCE4FD94EDD1DDFC3E0B6FE3F1465B8B103_w1080_h732.jpg) 等到十点以后再去西栅 街巷上不再人头攒动 可能是休息去了 也可能是进了酒吧消遣 总之能很清楚地感受到周围安静了许多![](https://x0.ifengimg.com/ucms/2019_35/929390FC68F171D24395F86C652C49D8898BC8E5_w1080_h719.jpg) 夜越来越深 河道升起隐隐的雾气 远处的灯笼只剩下模糊的光晕 你能清楚地听到远处的喧闹声 清晰但却不刺耳 让人只想一直沉醉在这撩人的夜色中![](https://x0.ifengimg.com/ucms/2019_35/C48555A0301BF99770169F4298A1AF007B6889CD_w1080_h720.jpg) 清晨东栅 夜色西栅 桨声灯影 江南人家 在乌镇 每一刻风景都不能错过说到园林,人们都会想到大名鼎鼎苏州园林,其实,如皋的水绘园,也是江南园林不可或缺的代表作。它以园言志,以园为忆、并融诗、文、琴、棋、书、画、博古,曲艺等于一体。这么说吧,来一趟水绘园,感觉就是进入了一个文化大观园,接受一番江南文化的洗礼。 人们说水绘园,是“才子名姬生死恋情,徽派建筑海内孤本”。这才子名姬,说的就是明末才子冒辟疆和金陵名姬董小宛,他们曾在此居住,留下一段佳话。在水绘园的水明楼里,就有二人的画像,猜猜看,他们相差多少岁,请尽力发挥你的想象力吧。明末四大才子,包括冒辟疆、侯方域、陈贞慧和方以智,真正具有民族气节的要算冒辟疆。清兵入关后,他就隐居山林,不奉清朝,全节而终。如果你去过一些江南的园林,就会大概知道其中的妙处,不在于规模之大,景色之壮丽,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讲,就是“小而美”的景色——在迂回和蜿蜒里做文章,小处见大,细腻见长。就比如水绘园的设计,是利用如皋频江临海、水网纵横的地理特点,沿一带小溪而建,串起洗钵池、月池和一片一片的水面。寂静处楼台映水,繁闹时浆舞鱼跃。既是天然屏障, 又是漂亮的水景。 曾几何时,园中是以洗钵池为中心,把园分为数块,在其回环的水道上,错落有致地建有一堂、一房、一斋、一庐、二阁、三亭,剩下来的就全是水景了,这正是水网平原上的造园特色。对于北方人来说,真的很容易被这样精致的水景所打动啊。正逢夏日,水绘园的河道中,密密麻麻铺满了荷花,粉粉的,绿绿的,这样的景色从来都会让人举起相机狂拍一阵。此时此刻,面对满池的荷花,简直忍不住要抒发诗情了,正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当地人对于水绘园的喜爱和自豪,真是毫不隐藏,他们说水绘园并不比拙政园略输文采,不比沈园稍逊风骚,也不比瞻园和豫园欠缺浑然天成。 水绘园的另一个绝活是这里的盆景艺术。中国盆景向有苏(州)、扬(州)、川(成都)、海(上海)、岭南(广州)五大流派,扬派中,又有东、西两个支派。“西派”包括扬州、泰州;东派则包括如皋、南通。“东派”的如皋盆景是中国盆景的一支奇葩,是全国盆景艺术七大流派之一。这里面还真有讲究,如皋盆景讲究云头、雨脚、美人腰、刘海顶、鸡爪根,有风、雨、雪、露的四体意境。这一株刺柏盆景,看着挺年轻吧,居然有1000多年的历史,乖乖,要不是镇园之宝呢。之前说到过,来水绘园不仅看风景,也要看人文,这里汇聚如皋文化之大成。就比如风筝,你知道吗,如皋是是中国风筝的发祥地之一,与北京、天津、山东潍坊并称中国四大风筝产地,如皋的折叠风筝和奇妙的组合音响风筝更是全国首创,上面缀着哨子、嗡子、嘟子。 因为是周末,水绘园里还有免费的木偶戏表演,才子佳人穿越到现代啦。布篷子后面看更有意思,看出来了,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一招一式都是功夫。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皋杖头木偶戏”,在水绘园天天都可以看到。如皋杖头木偶戏以杖头木偶表演为主,演出中夹带皮影、布袋和提线等表演形式,在方寸之地演绎出万千气象,“能人之所能,亦能人之所不能”,真的是厉害了。 出了水绘园,接着逛古城。如皋古城有内外两道河环绕,外圆内方,相似古钱。双河环城,别具一格。古街巷中的古井,如皋处处都是水的痕迹。老街巷中就要寻找老人,才更有味道,随意走进些院子里,还真是老人家居多。这个院子可就不简单了,大名鼎鼎的神探李昌钰,就出生在如皋,古城里有他的博物馆。 定慧寺,这名字听着耳熟吧。如皋的定慧寺建于隋朝,最醒目的就是这座宝塔。从护城河边上看,视野更加,当仁不让的地标。宝塔对面,一河之隔,是历史悠久的如皋高师。|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揭开如皋长寿的秘密一个阳光灿烂的夏日午后,在如皋市如城镇钱长村,邂逅一位百岁老人。如皋不仅是一座温润的江南古城,还是一座赫赫有名的长寿之乡。在总人口差不多150万的如皋,百岁老人居然超过了200个,90岁以上的老人有4000多人,80岁以上的老人有40000多人。 一般来讲,世界上闻名的长寿之乡不是在高寒地带,就是偏僻山区,而地处江海平原的如皋,不仅是我国沿海地带惟一的长寿之乡,也是处于工业相对发达地区的长寿之乡。车停在一个宽阔的农家大院,走进去的时候,发现一个老太太正在拿个毛巾擦身子,腰杆硬朗,动作麻利。“也许是百岁老人的女儿或儿媳妇吧”,不禁让人心里猜想,这老太太看上去也就七八十岁的样子。进了屋子,便开始打听百岁老人在哪里,屋里的人指着刚才那个老太太说,她就是啊! 家里人介绍,老太太今年整整100岁,身体硬朗,自己做饭洗衣服,就是耳朵有些背。原来是个生活完全自理的百岁老人,不仅长寿,而且是健康长寿。屋里面老老少少从不到1岁到100岁,五世同堂,咱得把这辈分好好地缕一缕。百岁老人叫苏汤氏,看这名字都饱含着历史烟云,老太太两旁的是儿子苏学文和儿媳妇徐良美,都是74岁。第三代有三人,照片中右二是孙女婿陈乔林,52岁,右三是孙女苏华,50岁,,左一是孙媳王玉梅,40岁。第四代,右一的小伙子是曾外孙陈军军,30岁。第五代,那个6个月大的小女孩叫做陈瑞涵,是玄外孙女。 这家人共同的特点就是一股子由内到外平和的气质,微笑总挂在脸上。看来,和气不仅能生财,还能延年长寿。距离老太太家不远,坐落着中国长寿城,这个49米的大寿星,号称“天下第一大寿星”。走近了仰望,更有气势。 长寿城的一面墙上,密密麻麻都是如皋当地百岁老人的介绍。在2002年,曾有百位百岁老人欢聚一堂,老人们穿着统一发的衣服,喜气洋洋,难得一见的场面啊。长寿城中的雕塑,夫妻双双活到百岁,那更加难得,在如皋就有这样的例子。如皋的当地习俗,是为百岁老人定做一个百岁碗。 如皋人长寿,是和这里的水土密切相关的。这里土壤中的硒、锌、碘含量高,而沉降物中重金属含量处于江苏全省最低水平。这种优良的水土气生态环境综合作用,加之良好的饮食习惯,使得如皋成了世界闻名的长寿地区。好奇心大起,那就看看如皋人都吃些啥不一样的东西吧,来寻找一下百岁老人的秘方,真的是大开眼界呢。首先是这些粗粮食品,萝卜条,还有萝卜皮,超级好吃。肉松也是当地的特产。林梓的潮糕有200多年的历史,是吧糯米碾成米粉,加上绵白糖,金桂花,松仁和红绿瓜丝而成,这是如皋人喜爱的早餐,非常可口。董糖,据说是董小宛的发明,一直流传至今,酥松香甜。| 江南古镇的温婉背后 藏着如皋的豪情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在一个古镇中悠闲自在地溜达,镇子不大,漫无目的地闲逛,悠然自得。这里的民风淳朴,虽然是陌生的地方,却处处透着亲切,各种别致的小吃更是让人心旷神怡——这个地方,有个好听的名字,白蒲。如皋的白蒲镇,是名副其实的古镇,始建于东晋(411年)。因为邻近的湖里长满盛开白花的蒲草,所以镇子就叫做白蒲。 白蒲的美食其实都是些家常的食品,黄酒、茶干、鱼圆、黄芽菜是白蒲传统的四大长寿食品。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白蒲茶干了。自古美食多典故,这茶干也是颇有来头的。传说的是,清乾隆皇帝巡视江南,途经白蒲时品尝到了茶干,十分喜欢,欣然提笔,御题“只此一家。名气这么大,还有皇上的题词,不买上几包,怎么能行呢?哈哈。说到白蒲的文化气息,在1600年的历史长河中,还出了不少名人呢,历史上素有“贵白蒲”之称,“通如文风莫盛于蒲”便是对白蒲文风的最好说明。清都察院左都御史沈岐,曾任咸丰皇帝的老师;而大名鼎鼎的郑板桥,罢官后也曾居住在白蒲。木板房上落着青苔,历史烟云尽在其中,随便走进一家院子,就看到古井一个。院子里只住了一位老先生,他也许在这里住了一辈子?实在是喜欢古镇上人们悠闲自得,做着各种伙计,一副享受其中的样子。就这么一路看下去吧。 如皋不仅有温婉的一面,也有壮烈的一面。1930年在如皋成立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是土地革命时期江苏省境内唯一的列入中央序列正规红军武装。在中共通海特委的领导下,红十四军驰骋苏中8县,不屈不挠斗争了7个多月, 在游击区内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苏维埃政权,开展革命游击战争。中心根据地约120平方公里,被列为全国15块红军游击区之一。 红十四军纪念馆位于如皋市主城区东南部,馆名由红十四军将领张爱萍生前题写。这里真实地反映了土地革命时期那段艰苦卓绝、可歌可泣的革命历史。其中内广场是如皋革命斗争的缩影,是举行凭吊先烈活动的场所。内广场分5级台阶,象征如皋革命经历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及建设阶段。内广场北侧是7折墙,是为纪念苏中七战七捷。内广场两端墙面上分别镶嵌着朱德、陈毅在五十年代专门为如皋英烈作的题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