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外国人眼中的光明之城
辉煌繁荣了400年,它叫泉州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大都汇。
唐代的长安、洛阳、扬州;宋元两代的汴梁、杭州、广州、泉州;明清两代的南北两京…
在这些城市之中,泉州,似乎是你第一次,把她与中国古代的大繁盛联系在一起。

白岩松这么评价泉州:
“是你一生有机会至少要去一次的城市。”

海上丝绸之路起点
在古代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有一条穿越了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海域,连接沿海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上航运和贸易航线体系。
它被国人称为“海上丝绸之路”。
而这条航线,西接浪漫水城威尼斯,另外北达的地方,正是泉州。

福建在五代时为闽国,国小兵弱,但也能建国一方,主要凭借的是海外贸易。
其中,最耀眼的那座城当属泉州。

一切都要从1087那一年说起。
那一年,时任北宋泉州知府的陈偁,向朝廷提举市舶司在泉州设立。
从此,来往泉州的商人不再需要去广州过关出海,刺桐港也迅速发展起来。

紧接到来的,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帷幕,在这座小城缓缓拉开。
那个时候,泉州可与与亚历山大港并列为“世界两大港口”。
在西方人眼里,丝绸、茶叶、瓷器……所有这些有关东方的想象,在刺桐城都可以找到。
由泉州出发的商船,远至波斯湾与红海,中途又与东南亚印度洋诸港进行贸易。
江西景德镇的瓷器经过赣水运往泉州,转口外销。

泉州是唯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去年,这个宋元时期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老城申遗成功,成为为数不多的城市型世界文化遗产。

随着海外贸易的发展,刺桐城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商人。
也吸引了后来的各色人等到此探寻中国海洋文明、解码东方色彩。
外国游记常客
欧洲古人的游记里,泉州出现的频率极高。

马可·波罗称泉州港为“世界第一大港”:
“若有一船香料进入亚历山大港,即会有百船香料进入刺桐。
宏伟秀丽的Zai tun(刺桐)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大批商人云集这里,货物堆积如山,的确难以想象……”

意大利上商人雅各·德安科纳称泉州为光明之城:
“街上有众多的油灯和火把,到了晚上这个城市被映得特别灿烂,很远就能望见。”

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图泰当年来到泉州,他说当时的泉州港中停泊了十三艘中国船,船上有五层甲板,可容纳千人,巨舶载货不绝于途。

随着航线的日益忙碌,佛教、基督教、穆斯林、摩尼教、印度教、道教……
各种不同信仰会于一城,渗透在这座千年古城的每寸肌理,它们相互尊重,安然共存,直到今天。
中国万圣之城
“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
一路上摩肩接踵,它古朴又典雅,精致又内敛,这是专属于泉州的韵味。

因为地形的封闭,山高路远,儒家文化所倡导的“子不语怪力乱神”没有影响到闽南地区。
那里与中原相对隔绝,“敬天地畏鬼神”的民俗鲜活地保留在泉州人的日常生活中。
人们喜欢见神就拜,日常生活的欲求也喜欢求助于神明,妈祖的传说渗透入闽南人的血液基因,也深入闽南人的思维。

大海塑造了泉州包容的性格,旅居泉州的外国人不仅带来了生活方式,也带来了自己的信仰。
宋末元初时期,阿拉伯人蒲寿庚任泉州市舶司三十年。
这足已证明,当年的泉州城是何等的多元和包容。

不同的宗教每天都在这里,上演着各种沉默的对话,在古老和现代之间,在中国和世界之间。

开元寺是一定要来的一站。
这座建于唐代,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的古寺,是东南沿海最大的佛教寺院。
在这里,除了佛教的主体建筑外,还能寻到道教、婆罗门教、基督教留下的痕迹。

在离市区中心承天巷对面南俊巷不远处的地方,有一个小门上悬挂着一块书写着“月台”的匾额。
如果不进去看看,根本不会想到这里就是承天寺的大门。

承天寺是一座园林寺院,历来受高僧的青睐。
这里曾经是原来五代节度使的私人别墅,后来改成寺院,有人称这里是城市山林。
殿宇没有闽南建筑繁复,而是多了一份内敛简约,一景一物,都在强调自然之境。

在泉州晋江市,有一座万山峰,在山的南脚,有一处幽静的寺庙。
这就是我国仅存完整的摩尼教遗址——草庵寺。

草庵建在一个高台上,背靠巨石,周围草木苍翠。
站在这里远眺,泉州的风景在眼前一点点铺展开来,谈不上繁华,但是却满是小城独有的安逸。

在众多寺庙中别具一格的清净寺,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古老的具有阿拉伯建筑风格的伊斯兰教寺。
高耸的阿拉伯门,刻着的古阿拉伯文的诗句,石壁上阿拉伯文浮雕...
这座寺庙虽然不是很大,却也是了解泉州多元文化的地方。

泉州难得的烟火气
一直都觉得“烟火气”是个很虚的词,直到来到了泉州,走过了这里的老街和古村。

西街是泉州这座古城最早形成的一条街道,这条1700米长的老街,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当开元寺的钟声响起,泉州西街也醒了过来。

早晨,街边小店外排起长队,中午,看似不大的餐馆里也挤满了人,环境不重要,吃的是味道。
街边小店的阿姨,忙的时候热情招待每个客人,闲的时候,当然要和街坊四邻打打牌偷闲。

千年时光在红砖古厝间,刻下了一道道历史的年轮。
同时,为泉州这座千年古城留下了最生动的城市记忆。

在一个个分叉小巷,在电线杂乱编织成的迷网...
说是老街,这里确实有着沉甸甸的分量,因为在这里留下了很多人的乡愁。


伫立在东西街与中山路十字路口的钟楼,大概是泉州最有代表性的建筑了。
独特的欧洲建筑风格,让它在古色古香的西街显得格外显眼。

白天看上去不算惊艳,夜幕降临后,钟楼则放射出新的光辉。
在这车来车往中,向熙熙攘攘的人群诉说着悠远的传说。

中山路相较于西街,多了点文艺清新的感觉。
古香古色的骑楼立于两边,一排排的店面干净整洁,其中还有隐藏着故居。
耳边回荡着叫卖声、讨价声,有些嘈杂,但很真实。

闽南古早味
“名以食为天”这句话算是被泉州人拿捏的明明白白。
面线糊是每一个泉州人早餐的首选。
稠稠的汤底里面线一抿就化在嘴里,放上喜欢的浇头,直接升华了味道和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