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1627269
-
- 注册时间2012-09-03
- 最后登录2025-01-25
- 在线时间33829小时
-
- 发帖293923
- 搜Ta的帖子
- 精华2
- 金币46877
- 道行39038
- 原创108
- 奖券30
- 斑龄0
- 道券30
- 获奖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UID: 1627269
- 发帖
- 293923
- 金币
- 46877
- 道行
- 39038
- 原创
- 108
- 奖券
- 30
- 斑龄
- 0
- 道券
- 30
- 获奖
- 0
- 座驾
-
- 设备
-
- 摄影级
-
在线时间: 33829(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9-03
最后登录: 2025-01-25
|
—
本帖被 huozm32831 执行加亮操作(2023-12-20)
—
左静 一说到中国钢琴家,估计大家第一反应都是郎朗。 能自诩“代表中国最高钢琴水准”的人,实力和国际地位都摆在那⬇️
他的专场演奏会往往一票难求,最近开的这场,票价定在380到1680之间。
可谁也没想到,另一个人定价跟他一样,门票却比他还畅销,2分钟就被一抢而空。 观众为了离演奏者更近些,1680的VIP票居然被炒到7500⬇️
这个人便是王羽佳。 这位穿着黄裙跟英国女皇握手交谈的姐⬇️
因为她人气太高还引发了一些争议: 国家大剧院把原定于12月16日开场的《“琥珀印象”琥珀四重奏音乐会》往后推到19日。
16号这天挪出来的时间段用来干嘛呢? 给王羽佳安排加演⬇️
这种踢开预约阵容为空降兵让路的做法自然引起不少观众不满,纷纷指责国家大剧院没有契约精神⬇️
置身舆论中心,国家大剧院没有回应此事,反而卖起了站票。 580一张,先到先得⬇️
有人吐槽“卖站票”的操作是割韭菜,吃相太难看。 其实不然,站席是古典音乐会普遍的惯例做法,国内外的剧院都会这么做⬇️
只是国内这580的站票定价是否合理,确实值得推敲。 毕竟,王羽佳在欧洲国家开演奏会,维也纳爱乐金厅的站票只要8到10欧(人民币60到80),英皇歌剧院也只要7英镑(60多人民币)⬇️
即使卖得贵,观众还是很捧场。 鲁豫也和朋友一起去现场了⬇️
说了这么多,王羽佳这么火,到底啥来头? 如果用一句话总结,那就是在国内古典音乐圈子里,她是当仁不让的“一姐”。 因为“钢琴是打击乐”的本质,男性更占优势,但她在演奏的力量感和技巧上,比郎朗有过之而无不及。 柏林爱乐乐团的首席指挥家西蒙·拉特尔在接受《可凡倾听》专访时表示: “郎朗像是法国钢琴家,羽佳更像是俄罗斯钢琴家。”⬇️
她自小出国,又常年生活在国外,所以在国内的知名度相对弱一些。 西方媒体可是把这姐夸上了天: 国际知名乐评人马克·斯威德,盛赞她简直是21世纪的贝多芬。
她被英国权威古典杂志《留声机》评选为“有史以来50位最伟大的钢琴家”,也是唯一一个上榜的华人⬇️
今年1月份,她凭借史无前例的演奏,还狠狠出圈了一波。 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一口气弹奏拉赫玛尼诺夫五部作品,完成了长达4个半小时的“音乐马拉松”。 (通常一场演奏会在90分钟,最多也就2小时左右,她连续演奏4个半小时的强度,有学音乐的网友表示,这就相当于你连瓶水都没喝,一个人、一口气铲了十车煤,或者一个爬山运动员登顶了珠穆朗玛峰)
更让人叹服的是,400多页的谱子,她没有乐谱,居然一个错音都没有。 当音乐行进到第二钢琴协奏曲尾声时,现场有观众因为太激动而晕倒,被送去医院抢救⬇️
指挥家雅尼克在演出结束后,直接跪在地上表示心悦诚服⬇️
《纽约时报》则把这场演奏称为“一生一次的夜晚”⬇️
这姐简直就是技术、体力、记忆力三合一的钢琴运动员。 手臂因为常年练琴雕刻出惊艳的线条⬇️
后背肌肉发达,力量感拉满⬇️
手速之快,快出残影⬇️
她有两段视频在钢琴视频中创点击率之最,一段是炫技的成名作《土耳其进行曲》,另一段则是齐夫拉版的《野蜂飞舞》。 浅浅感受一下⬇️
王羽佳在接受采访时曾说,她知道自己是个神童。 因为自打4岁半学琴以来,她一路跳级,7岁就考取了钢琴8级⬇️
9岁那年去中央音乐学院附小,其他同学还在练琴,她已经在为钢琴考级教程录制示范光盘,当起了无数琴童的演奏范本。 她清楚地记得,所有孩子看她的眼神就像看动物园里另一个物种一样。
其实,这也跟王羽佳原生家庭的艺术熏陶密切相关。 妈妈是芭蕾舞演员,从小带她看芭蕾舞剧。 那些或轻快或凝重的背景音乐,激发了她对古典音乐的兴趣。
王羽佳不乐意被逼着学舞学才艺,于是可以坐着不用动的钢琴便成了首选。 正好妈妈的嫁妆里有钢琴,她经常爬上去弹奏。
教琴的老师发现王羽佳天赋异禀,便劝她的父母买一个更专业的三角钢琴。 老师还表示,要是觉得贵,可以由他们凑数给王羽佳买,总之不能耽误孩子学琴。 父亲听闻后,便迅速找亲戚朋友借钱,给女儿买了琴⬇️
爸爸王建国是一名打击乐演奏家,所以对节奏很敏感。
王羽佳说他是“音乐纳粹”,因为自己每次练琴被监督,哪怕是赶了一点点拍子,也会被揪出来。
尽管如此,长时间的训练还是没改变她越弹越快的习惯⬇️
学琴之余,王羽佳的学习成绩也保持得很好。 考试拿双百,成绩名列前茅,数学老师和语文老师争论她将来要考清华还是北大。
因为成绩好,妈妈原来想让她好好学习,只把弹琴当爱好。 但看王羽佳实在喜欢,一坐在钢琴前就弹个不停,喊她吃饭都喊不动。 便同意了让她一门心思学艺术,不再走应试教育的路⬇️
后来,她被启蒙老师引荐给了凌远教授,在她的指导下练琴。 (凌远是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教授,她的丈夫赵屏国也是郎朗的钢琴老师)
(右一为凌远,左下为赵屏国) 在凌远老师建议下,她准备出国求学,担心美国签证不好通过,便在加拿大读了两年,随后转至美国费城柯蒂斯音乐学院。
柯蒂斯音乐学院是顶尖音乐家的摇篮,录取率只有3.2%。 王羽佳以“7个评委全票通过”的优异表现,从100多位同台竞技者中脱颖而出。 后来,还成了老师加里·格拉夫曼的“掌上明珠”⬇️
郎朗就读于柯蒂斯时,也是格拉夫曼的学生。 话说回来,郎朗和王羽佳的人生轨迹,确实有很多重合之处。 都是走向国际的中国钢琴家,都在中央音乐学院学习过,都师从于加里·格拉夫曼教授。 都因救场而出名: 1999年,17岁的郎朗为安德烈·瓦兹救场后名声大噪。 王羽佳也因先后给阿格里奇和佩雷西亚等人救场,而逐渐走红⬇️
俩人还签约了同一家公司——德国留声机公司(Deutsche Grammophon- Gesellschaft ) 该公司一共只签了三位华人演奏家,郎朗、王羽佳和王健。 (DG公司是无数乐迷心里的古典殿堂,能否被它签约也成了衡量艺术家成功与否的标志)
不过这对同门师兄妹之间,却经常传出不合的消息。 一起给恩师庆生,王羽佳晒的是合影,但郎朗晒出的照片不知是有心还是无意,总之是抹掉了王羽佳的存在⬇️
王羽佳被冠以“女版郎朗”的称号,但是每每被提及,她都会明确地反驳:“我就是我自己。” 接受《可凡倾听》专访时,她还直接表示俩人没啥交集,跟他不是很熟。
从来都不喜欢被当做任何人的替身或翻版,王羽佳在脸书主页上的个签是: “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外界评论的首席女王”。 虽然待在古典音乐的圈子里,但她一直都有离经叛道的一面,也因此受过不少非议。 其中最被讨论最多的便是她的“着装”。 2011年,她穿着紧身挂脖漏腰小短裙上台演奏⬇️
《新评论家》说她穿的像脱衣舞娘。 乐评人马克·斯伍德批判:“但凡再短一点,就会让音乐厅限制18岁以下观众没有成年人陪同不得入场”。 王羽佳毫不示弱,在英国《卫报》公开回应: “如果一个男钢琴家穿了紧身裤,我不会关心衣服之下有什么。 如果音乐是美丽而性感的,为何不能为它穿上同样美丽的衣服?” 穿礼服会被裙摆绊倒,穿短裙既舒服又能挥洒自如,还可以根据演奏曲目和心情挑选颜色,何乐而不为? 对别人而言,那是庄严肃穆的古典音乐演奏现场,对王羽佳而言,那只是一场party。
当媒体把舆论重点聚焦于讨论她明天会穿长裙还是短裙时,姐另辟蹊径,穿了条前面短后面长的裙子。
一身反骨如她,开始集齐所有颜色⬇️
王羽佳形成了自己的辨识度: 色彩艳丽的紧身短裙、红底细高跟鞋、健康的小麦色皮肤、标志性的短发和90度的快速深鞠躬⬇️
有人说她非主流,她毫不在意,还染上了夸张的发色⬇️
与其说她叛逆,不如说她不接受被标签化、被刻板印象定义。 有人说为了演奏效果最好换上平底鞋,她偏要脚踩恨天高登台,兼顾专业和美丽⬇️
有人说古典音乐是高雅小众的,演奏者也应当是温婉优雅的,她偏要与众不同。 在舞台上唱rap,跳街舞,学地板动作⬇️
她喜欢看哲学书籍,读伍尔芙的《海浪》,也看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当采访者马尔科姆夸她读书有深度。 她又马上摘下对方扣好的高帽,笑着说:“我也喜欢看快餐小说。” 还表示自己最喜欢说的词是“FUCK”,擅长每一种语言的脏话⬇️
有人说,练习钢琴的过程是陶冶情操,提升人的气质和格调的。 她才没什么形象包袱,穿着粉色人字拖上台练琴⬇️
还会把鞋脱了,光脚盘腿坐在地上休息⬇️
她放荡不羁,超有个性,形象管理主打随意。 穿着礼服参加活动,顶着“被屁崩了”的发型也不care⬇️
在维也纳歌剧院附近的餐厅被网友偶遇,穿着皱巴巴的秋衣笑得很开心⬇️
疫情期间去旧金山音乐学院练琴,这身私 服…… 嗯,可以说很不拘小节了⬇️
王羽佳的“佛系”只针对对穿着打扮,对专业性的事物,她的态度可是泾渭分明。 翻谱子的工作人员粗心大意翻错谱子后,一贯爱笑的她也会摆冷脸⬇️
这次回国巡演,观众表现好,她就积极返场,热情演奏。 国家大剧院返场10首,武汉返场13首,上海返场6首。 但是深圳场有观众吵闹发出噪音,还会有人打翻水杯打断演奏,她演奏完扭头就走⬇️
过了很久才重回舞台,连弹两首后直接离开⬇️
说白了,虽然1987年出生的王羽佳现在已经37岁了,但依旧保有孩子气,所以不愿圆滑,保持任性。 2017年去加利福尼亚演出,唯一的休息日,她选择去环球影城玩。 就是因为她很喜欢《史莱克》里傻里傻气的驴子。 疫情阶段没有演出,她不再埋头苦练琴,而是选择去运动、看电影、看书上。 她爱健身、爱喝酒、喜欢逛街买衣服,其实从没变过。
翻看她的Ins账号,能看到大量素颜状态的生活照片。
2月14日情人节当天,王羽佳还官宣了恋情,并配文写道:“情人节快乐!给大家分享爱!”⬇️
男友是芬兰指挥家克劳斯·麦凯莱,出生于1996年。 跟王羽佳一样,也是来自于一个音乐家庭。 父亲是一位大提琴家,母亲是一位钢琴家,祖父是一位小提琴家,姐妹是芬兰国家芭蕾舞团的舞蹈家。 虽然才27岁,但身兼奥斯陆爱乐乐团首席指挥、巴黎管弦乐团艺术总监、图尔库音乐节艺术总监等多个重要职务。 这对相差9岁的“姐弟恋”势均力敌,也被网友称为:古典音乐界最强CP⬇️
俩人目前的进度也挺快,已经见过双方父母了⬇️
其实纵观王羽佳的人生经历,感觉这姐真的很slay。 或许是多年的海外生活培养了她独立洒脱的性格。 面对事业,她有天赋加持和后天努力,在专业领域远超同龄人。 又因为特立独行,成就了在古典音乐领域留下了专属于她自己的烙印。 面对生活和爱情,她能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 不为外界评价而内耗,内核稳定,始终随心所欲,或许才是她最迷人的魅力。
最后一句 王羽佳曾用3个词形容自己: 疯狂,笑点低,有点书呆子。 确实挺贴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