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磊磊教授及其团队开发的这款可穿戴AI导航系统,为视障人士提供了一种新的出行辅助工具。以下是该系统的一些关键特点:
1. 去除传统标志:顾教授的目标是通过创新的智能软硬件,让视障人士从外观到行为都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逐渐去除墨镜、手杖、导盲犬这些传统标志。
2. AI算法导航辅助:系统通过摄像头拍照获取视觉信息,基于AI算法分析确定目标和障碍物,并通过骨传导耳机和腕部触觉信号指导使用者安全行动。
3. 实时更新指示:指示会随着使用者移动而实时更新,一步步引导使用者到达目的地。
4. 人性化设计:系统考虑了人的大脑和视觉回路,使AI输出与大脑认知一致,提高系统的易用性和接受度。
5. 轻量化设计:新系统总重约200克,包括RGB-D摄像头眼镜、人造电子皮肤和微型单板计算机,以减轻使用者负担。
6. 快速响应:系统从拍照到响应输出的时间仅为200-300毫秒,与人类反应时间一致。
7. 红外探测功能:为解决光线不足问题,系统集成红外探测器进行主动探测,提供距离和高低信息。
8. 满足基本需求:系统专注于满足视障人士的三个基本需求:明暗变化、形状识别和运动信息。
9. 智能鞋垫和VR训练:系统还包括摩擦供电的智能鞋垫和VR训练平台,帮助使用者在虚拟环境中模拟训练,降低实际出行风险。
10. 基础研究阶段:目前系统处于基础研究阶段,已进行了20人(18位视障人士)的测试。要投放市场,需要更多反馈数据进行优化。
11. 个性化发展:顾教授希望未来系统能更加个性化,根据每位用户的关注点进行"量身定做",这可以通过AI算法优化实现。
12. 未来展望:顾教授希望将摄像头整合到隐形眼镜中,取代目前的镜框眼镜,让使用者外观上更接近健全人。
总的来说,这款AI导航系统体现了顾磊磊教授团队对视障人士需求的深刻理解和人性化设计。通过AI技术的应用和不断的优化改进,该系统有望为视障人士提供更加便捷、舒适和安全的出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