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健康领域,高血脂一直是个让人头疼的话题。很多人一提到高血脂,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不能吃油”“远离蛋黄、牛肉、坚果”等观念。但事实上,高血脂的真正“幕后黑手”并非这些天然高脂食物,而是一些容易被忽视的“隐形危险”。

被误解的天然高脂食物
先来说说蛋黄。它虽然胆固醇含量较高,但同时含有磷脂、卵磷脂、胆碱等成分,这些成分能参与肝脏脂代谢调节。牛肉也是如此,作为红肉的一种,它富含肌氨酸、B族维生素、共轭亚油酸,有助于调节高密度脂蛋白。坚果更是营养丰富,其中的植物甾醇、多不饱和脂肪酸、抗氧化物质对调脂有明确好处。这些食物根本就不该被列入“高血脂黑名单”。

真正的“隐形危险”
隐藏型高糖加工品
这类食物可能是很多人眼中的“健康食品”,比如早餐麦片、低脂酸奶、全麦面包、能量棒、即食沙拉酱等。它们的标签上常常写着“低脂”“无反式脂肪”“全谷物”,但成分表里糖含量却很高。特别是果糖、玉米糖浆、麦芽糊精这些形式的糖,它们在体内代谢路径直接走肝脏,不需要胰岛素调节,会强制性诱导肝内脂肪酸合成。研究发现,每日摄入果糖超过40克的人,其肝脏合成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速率比低摄入者高出52%。而VLDL是甘油三酯和小粒低密度脂蛋白的前身,这类脂质形式在血管壁沉积能力极强,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推动力。

高温乳化复合油制品
连锁快餐里的油炸食品、工业饼干、奶香味泡芙、蛋黄酱类酱料等都属于这一类。这些产品使用的是复配植物油,其中很多是经过高温反复加热的工业油脂,虽然在成分表上反式脂肪为零,但实测仍有微量存在。

这种油脂结构不稳定,含有大量过氧化脂质和氧自由基。这些物质进入体内会破坏血管内皮,增加脂质氧化,诱导动脉慢性炎症反应。关键在于,它们并不会明显提高总胆固醇,但会降低高密度脂蛋白(HDL)、升高低密度脂蛋白(LDL)/HDL比值,从而造成血脂质量恶化。长期摄入还会抑制肝细胞内胆固醇清除受体表达,让胆固醇在血液中停留时间变长。

非时间控制型碳水食物
碳水本身并不是问题,问题在于碳水摄入的时间和节律。晚上高碳餐,比如夜宵吃米饭、拉面、面包、方便面,再喝点甜饮料,这种习惯非常不好。这个时间段肝脏本该进入糖脂转化的低活跃期,结果被高碳水刺激,强制进入脂合成模式。研究显示,晚上摄入高GI碳水,尤其在21点之后,会诱发胰岛素峰值延后,加重胰岛素抵抗,使血脂代谢同步紊乱。甘油三酯在这个阶段合成量比白天高出近两倍。如果这种摄入成为习惯,一年内高脂血症风险上升至少35%。

极端控制脂肪摄入导致的代偿性代谢紊乱
不少人一查出高血脂就断油、戒肉,吃清粥、吃水煮菜、只喝蔬果汁。这类饮食短期内可能让血脂下降,但身体是个反馈系统。长期缺脂会导致胆汁分泌紊乱、脂溶性维生素缺乏、激素合成能力下降。更严重的是,肝脏的脂质代谢功能会“退化”,一旦恢复正常饮食反而更容易出现脂肪蓄积。研究发现,长期低脂饮食人群,HDL水平下降快于LDL,反而增加动脉硬化趋势。这类人一旦恢复正常饮食,甘油三酯反弹率超过67%。

正确的血脂控制方式
血脂控制不是靠“少吃脂”,而是靠“吃得对、节律准、结构稳”。问题不在于一顿吃什么,而在于是否每天都在打乱脂肪代谢的平衡。血脂不是单纯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而是一整套代谢通路。这条通路的稳定性比任何一个指标更重要。
根据数据统计,中国血脂异常人数在逐年增加,高血脂患病率已经高达44.8%,患病人数超过2亿,其中脂肪肝患病人数超过1.2亿,这也就意味着每10个成年人当中就有4个是血脂异常的人,如果不加以控制,很容易引发一系列并发症,严重威胁身体健康。

身体出现4种异常,或是高血脂找上门,要及早控制
1、经常感觉腿抽筋
其实在早期高血脂不会引发任何不适感,但是如果总是感觉到伤腿抽筋还伴随着麻木感,大家不要以为是缺钙所导致的,也有可能是血脂含量过高导致血管堵塞而引发的,及早去医院做血脂方面的检查。
2、手脚异常冰凉
除了伤腿抽筋之外,腿脚异常冰凉也是高血脂非常常见的症状,因为随着天气逐渐变冷,人们需要消耗更多的热量维持生命活动,如果体内的血脂含量偏高,就会严重导致血管的流动变慢,在晚上就会出现手脚冰凉的现象。
3、身上的肌肉萎缩
一般情况下随着年龄的增加,身体的肌肉含量就会不断减少,如果没有任何健身或锻炼的计划,随着年龄的增加,肌肉量就会逐渐缩小,虽然身材看起来比较仙气,但是高血脂会影响到人的大动脉,导致腿部的肌肉开始慢慢流逝。
4、身体的伤口难以愈合
血脂一旦出现,不仅会严重导致血液流速减慢,而且血液当中还没有多余的营养,如果出现了伤口就很难愈合,主要的原因就是由于血液中的脂质过多,凝血因子不能够及时的来愈合伤口,从而出现伤口难以愈合的情况。

血脂长期居高不下,会给身体带来哪些危害?
引发动脉硬化
出现高血脂之后,身体当中会出现大量的脂类物质,这些酯类物质就会在血液当中沉淀,让血液流动的速度减慢,并且这些物质长期附着在血管壁上,导致动脉硬化的发生。
心绞痛、心肌梗塞
因为出现高血脂之后容易引发动脉硬化,当动脉硬化形成之后,冠状动脉里边的血流量也会相应降低,从而导致心绞痛以及心缺血等问题,久而久之就容易引起心肌梗塞等疾病,长期血脂偏高的人一定要做好心肌梗塞的预防。
脑梗塞
如果血液当中的血脂升高,那么血管就会处于一种痉挛的状态,脑梗塞就容易发生,有一些人因为脑血管崩裂而出现脑血栓或者脑中风,以及脑梗塞等疾病的产生。
高血脂人群在平时要对头部进行适当按摩,可以促进头部的血液循环,预防脑部疾病,大家可以早上起床之后按摩10分钟左右。

损害人体细胞
出现了高血脂之后,也会对人体的细胞产生一定伤害,主要是消耗身体的氧气,并且会使身体当中的细胞加速衰老以及死亡,所以出现高血脂之后就会快速衰老。
1种粗粮是公认的“降脂冠军”,平时要吃点,或能让血管更畅通
纳豆
纳豆是由黄豆通过纳豆菌发酵制作而成,纳豆当中含有不饱和脂肪酸,食用纤维,软磷脂,钙,钾,铁,维生素以及多种矿物质氨基酸,具有排毒养颜溶解血栓的效果。
在平时血脂偏高的人可以适当多吃纳豆,因为纳豆当中的纳豆木质素是公认的降解胆固醇的最佳食物,可以调节血脂,改善血管的内壁环境,帮助清除体内多余垃圾,起到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的功效,特别适合三高人群来吃。

所以纳豆又被称之为“降脂冠军”,如果血脂偏高的人坚持吃纳豆,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除了纳豆之外,想要降血脂,还可以多吃这3种食物
蘑菇
蘑菇具有降脂,减肥,通便排毒的效果,蘑菇当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能够促进新陈代谢,帮助排出血当中毒素和垃圾,想要排出毒素,保持血管畅通,大家在平时可以坚持多吃蘑菇,轻松清除血液当中的毒素。
茄子
茄子可以提高血管的弹性,预防血栓的形成,能够有效预防脑梗和心梗,在平时适当吃点茄子,能够帮助肠道分解胆固醇,降低体内的血脂。

洋葱
洋葱能够帮助降低血液浓度,舒张血管,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起到预防血脂的效果,同时还能够起到杀菌的效果。
结语:高血脂属于一种慢性代谢类疾病,对于血脂居高不下的人一定要按时服用药物,及时调整自己的饮食,多补充维生素,多参加户外运动,预防高血脂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