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新闻报道,以下是对2025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暨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的一些关键信息的总结和点评:
1. 参赛企业数量:
- 此次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共有20支赛队参加,这些赛队主要来自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地。
2. 赛事奖项设置:
- 赛事依据赛队名次高低评定冠军、亚军、季军,并设有完赛奖、最佳耐力奖、最佳人气奖、最佳步态奖、最佳形态创新奖等专项奖。
3. 赛道设置:
- 赛道全长21.0975公里,途经泡桐大道、文博大桥、通明湖公园等北京经开区标志性点位,包括平坦柏油路、坑洼裂缝路,长缓坡、短陡坡路段,以及石板路、草地、石子路等区域。
4. 机器人参赛方式:
- 参赛机器人会采用特殊设计以适应长距离奔跑,部分机器人具备不关机更换电池的功能,以提高续航能力。有些机器人还会采用穿鞋的设计或在脚底安装耐磨设备以适应特殊地面状况。
5. 竞赛规则:
- 赛道规则方面,参赛机器人须在专用赛道内进行比赛,每支赛队最多可安排3名参赛选手同时进入赛道。补给站方面,赛道内根据物理条件设置若干补给站,赛队可在补给站内更换电池、机器人和进入赛道的比赛选手。关门安排方面,比赛路线各赛段专设关门时间。
6. 成绩判罚及确认:
- 机器人通过起点线时开始计时,通过终点线时停表,机器人成绩为比赛计时与罚时总和。奖项根据裁判委员会确认的成绩确定。
7. 比赛难点:
- 21公里的长距离测试以及不间断奔跑,对机器人的多项技术都是巨大挑战,包括运动控制、环境感知和能源管理等核心技术能力。
8. 比赛地点选择:
- 北京经开区正全力打造全球一流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新城,已形成产业链完整覆盖、生态体系健全完善、应用场景开放多元、强化全生命周期服务赋能四大显著优势。集聚了300余家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生态企业,打造了“1+6”产业体系。
总的来说,这次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不仅是一场比赛,更是一个测试验证平台,全方位检验机器人在运动控制、环境感知和能源管理等核心技术能力。通过这样的赛事,可以加速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现实世界,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