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59阅读
  • 2回复

[攻略]法国人严防死守的鲜花小镇,宫崎骏千挑万选的取景地,美到怀疑穿越![82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45553
金币
96522
道行
1988
原创
2393
奖券
2610
斑龄
33
道券
936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3917(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4-22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06:49


在被问到哪一部电影是自己最满意的作品时,宫崎骏不止一次给出了同一个答案——《哈尔的移动城堡》(Howl's Moving Castle )。

2004年,宫崎骏携《哈尔的移动城堡》亮相威尼斯电影节,后来在日本本土上映,以强大的号召力成为当年的票房冠军。在所有吉卜力工作室出品的动画电影中,这部至今也是仅次于《千与千寻》的票房亚军。

2024年,这部豆瓣评分高达9.1的经典大作于中国内地首映,上映20年依然拿下1.67亿票房,可见观众对其的喜爱程度。

《哈尔的移动城堡》改编自英国女作家戴安娜·温恩·琼斯1986年写的小说《魔幻城堡》,宫崎骏对原著做了很多修改,对每个场景都颇费心思。

电影中男女主角的初次相遇堪称是最经典的场景之一,少女苏菲是小镇制帽店的一名学徒,这天,她在去见妹妹的路上,被两名士兵调戏,年轻英俊的魔法师哈尔出现并救了她。

哈尔揽起苏菲的腰肢飞到半空,在身后紧紧地握住她的双手,温柔地对她说不要害怕。

两人踏着舞曲的节拍,轻盈漫步在屋顶之上。

为了寻找这个唯美画面发生的背景,宫崎骏在法国采风了很久,最终选定了法国东北部阿尔萨斯的一个小镇——科尔马(Colmar)。

电影中有不少场景都出自科尔马,比如苏菲乘坐的蒸汽火车,现实中它其实是小镇的观光小火车。


2018年人气综艺《中餐厅》第二季在科尔马拍摄,这座美丽的童话小镇也随之走进了国人的视野。

科尔马位于阿尔萨斯大区,是上莱茵省的首府,由于地处法德瑞三国交界位置,长期受多国文化的熏陶。

这里面积仅66.57平方公里,居民约7万左右,却被法国人视为私藏珍宝,对它的美一直保护得小心翼翼,以免被国际游客攻陷。

法国政府从1959年开始创立全国“鲜花小镇”评选,而科尔马小镇就是最高级别的“四朵花”小镇

2020年,科尔马夺得欧洲最佳旅游目的地桂冠,看来养在深闺的童话镇捂不住了。

科尔马一年四季都适合旅游,春天鲜花锦簇,小镇还会举办生机勃勃的春日集市

夏日处处绿意盎然,乘坐运河游船,或骑行探索葡萄酒之路,沿途都是美好风景。


秋季会举办为期两周的葡萄酒节,整个小镇都蒸腾出带着醉意的荷尔蒙。

冬天这里将化身为欧洲最具魔力的圣诞小镇

美轮美奂的圣诞集市,热红酒的醇香、沾满糖霜的姜饼人以及缤纷的运河彩灯一秒将你拉入童话世界。


法德混血儿
科尔马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公元823年,许多谷仓、酒窖、鸽舍、大型木制建筑的装饰都有九世纪的风格。1106年,科尔马被大火蹂躏,之后开始了重建和发展,并因此留下了众多历史遗迹如教堂和修道院等建筑。

公元1226年腓特烈二世时期,科尔马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自由城市”(Ville libre),摆脱了主教或贵族的控制。

15至16世纪是科尔马的黄金时代,通过葡萄酒生产贸易以及农业、工业而繁荣,人民生活富足,这期间建筑、文化、艺术都绽放出令整个阿尔萨斯仰望的辉煌。

之后从17世纪中期开始,位于边境的科尔马与邻居斯特拉斯堡一样,曾由德国和法国反复争夺主权,易手高达十几次,最后才在1945年正式归属法国。

法国作家阿尔丰斯·都德1873年写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讲述的就是发生在科尔马的真实故事。1870年普法战争后,法国战败,这里被割让给德国,小学教师韩麦尔先生给学生们上了最后一堂法语课。

若把欧洲比作一张婚床,科尔马便是法德两国在莱茵河畔诞下的孩子。1753年,法国启蒙思想家曾住在科尔马,他将这里描述为“一半德国一半法国”。这种混血基因至今仍然流淌在科尔马的血液之中,酿造出欧洲最矛盾的乡愁,和最动人的风景。

科尔马当地民居宛若“彩色积木”,这也是其颜值区别于其他法国小镇的精髓。

这种建筑叫半桁架木屋(Fachwerkhaus),又称“木筋屋”,最早起源于12世纪的德国,也是德国分布最广的传统民居,是一种用条状木材作为筋骨交叉在墙面形成支撑的房屋式样。

科尔马河道两旁是一座座自16世纪以来保存完好的木筋屋,而且装点上了缤纷如彩虹般的色彩,在德国传统建筑形制的基础上又多了法式的浪漫。



小威尼斯
在科尔马的心脏地带,伊尔河的支流劳赫河(Lauch)如同一条蜿蜒的银色脐带,将小镇的过去与现在紧密相连。这条仅6.5公里长的河流,塑造了科尔马的灵魂,堪称“微型母亲河”

位于劳赫河中下游段的小威尼斯(Petite Venise),是科尔马的标志性景观。

这条曾载满葡萄酒桶的商业水道,用鲜花船与木筋屋的倒影,谱写出一曲动人的水岸诗篇。

乘坐平底船是游览小威尼斯的必选项,船夫撑篙带你穿过缀满天竺葵的廊桥,轻摇的木船划开水面,两岸几百年的时光在砖石与木纹中渐次苏醒。

沿岸的紧贴水面的露天餐厅一定要去坐一坐,咬一口新鲜出炉的小吃,抿一口清冽的雷司令,抬头是木筋屋阳台上垂落的紫藤,低头是游船划过水面的涟漪,沉浸式享受老城的慵懒节奏。


普菲斯特屋
矗立在马尔尚街(Rue des Marchands)的普菲斯特屋(La Maison Pfister)是科尔马最著名的建筑之一,也是最具特色的私宅。

1537年,以白银交易发家的帽商路德维希·谢勒(Ludwig Scherer)建造了此屋,19世纪中叶被普菲斯特家族买下,因而得名普菲斯特屋。

作为科尔马建筑复兴的第一栋房屋,其深褐木筋与金漆雕花交织的立面,两层楼高的角窗,八角形的塔楼屋顶以及描绘了圣经故事和阿尔萨斯历史的壁画无不典雅独特,在岁月的淘洗中更加迷人。

这座房子虽几经易主,却依然保持着原始风貌,并成为了科尔马旧城的标志,1927年被列为法国重要历史遗产,当然眼尖的你一定会发现这也是《哈尔的移动城堡》里苏菲家帽子店的原型。


人头屋
人头街(Rue des Têtes)是十四世纪就存在的古街,位于19号的“人头屋”(Maison des Têtes)是人气超高的打卡地,以外墙上的106尊人脸雕塑而闻名。

人头屋由富商安东·伯格(Anton Burger)于1609年出资兴建,是德国建筑设计师阿尔伯特·施密特(Albert Schmidt)的得意之作,如今,建筑内部已经改造成高档餐厅和星级酒店。

头像表情、发型、身份各异,据说原型都来自当时的现实人物,如同镌刻在砂岩上的中世纪众生相,十分生动。

屋顶山墙饰有类似海浪的倒卷涡形扶垛,房顶还立着自由女神像设计师奥古斯特·巴托尔迪的雕塑作品库珀(Tonnelier 1902),是实实在在的艺术宝库。


哥特式教堂
圣马丁教堂(Collégiale St-Martin)位于科尔马老城中心,是科尔马最高的标志性建筑。

这是一座建于13至14世纪的哥特式教堂,除了那高高的蒙古式铜制塔尖外,还有尖拱形门窗以及锐角形神龛等,都是哥特式建筑典型的元素。

圣马丁教堂内到处都是宝藏,包括13世纪的彩色玻璃窗、由 Johann Andreas Silbermann 1755年制作的华丽管风琴,以及可追溯到14世纪的木制十字架。

多米尼加教堂(Église des Dominicains)也是一座精美的哥特式建筑,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283年,是科尔马最早的建筑之一。

教堂内藏有15世纪当地画家马丁·松高尔创作于1473年的的祭坛画《玫瑰丛中的圣母》,被誉为中世纪以来最伟大的圣母画像之一。


巴托尔迪博物馆
科尔马也是自由女神像之父——法国雕塑家奥古斯特·巴托尔迪(Auguste Bartholdi)的故乡。

1834年他出生于此,他的故居在1922年被改造成博物馆。

巴托尔迪博物馆(Musée Bartholdi)共有三层,展出了这位艺术家的大量手稿和雕塑模型,你可以看到自由女神像的复制品和钟楼之狮的早期设计。


你还可以走进一些经过修复的房间,那里展示了巴托尔迪在这里居住时的家具和个人物品。


2004年为纪念巴托尔迪逝世一百周年,科尔马当地政府在小镇北部入口竖起一座12米高的自由女神复制像,以缅怀科尔马最负盛名的艺术家。


菩提树下博物馆
菩提树下博物馆(Musée d'Unterlinden)是法国参观人数最多的博物馆之一,所在地原是一所建于1232年的修道院。

1853年,修道院正式改为博物馆向公众开放。

2009年博物馆斥巨资扩建,利用地下长廊连通对街废弃的游泳池,开辟出现代展馆。

馆内展出中世纪末及文艺复兴时期以莱茵河一带为题的重要雕塑及画作,其中由德国画家马蒂亚斯·格吕内瓦尔德于1515年画的伊森海姆祭坛画是镇馆之宝。

该画作采用三重祭坛形式,包括基督诞生、受刑、复活以及圣安东尼故事等6幅画作,件件都属精品,是公认的西方艺术史上最重要的画作之一。


会说话的招牌
科尔马的商户铸铁招牌是小镇的一大视觉特色!这些造型各异、充满复古气息的铁艺招牌悬挂在木筋屋外,如同童话世界的“立体绘本”,极具艺术性。

欧洲悬挂铁艺招牌的传统可追溯至中世纪,当时识字率低,商铺用图案标识行业(如面包房画面包、酒馆画葡萄)。

科尔马受德法文化影响,铁匠工艺精湛,19世纪工业化后,铸铁技术普及,招牌设计更精细复杂。

二战期间,科尔马奇迹般躲过大规模轰炸,许多百年招牌得以保留,成为活着的“街头博物馆”。

这些铸铁招牌不仅是店铺广告,更是科尔马人幽默感和匠心的缩影,记得抬头看,每一个招牌都可能让你会心一笑!


科尔马室内市场
科尔马市场(Marché Couvert)由建筑师路易斯·米歇尔·博尔茨 (Louis Michel Boltz)于1865年建造,至今已有160年的历史,它见证了阿尔萨斯地区从工业革命到现代的变迁。

市场建筑融合了新古典主义与工业元素,外观以红砖和砂岩为主,内部则以铸铁柱和玻璃屋顶为特色,自然光线充足,营造出明亮通透的氛围,这种设计在19世纪欧洲的市场建筑中颇具代表性。

市场位于劳赫河河畔,曾经是农户们交易农产品的繁华场所,平底船可直接进入。

2010年修复后,该市场作为永久市场重新开放,市场的标志性喷泉顶部是代表酿酒师的青铜雕像。

这座雕塑其实是巴托尔迪1869年原件的复刻,原件雕塑存放在巴托尔迪博物馆。

市场内约有20余家摊位,清晨是市场最热闹的时刻,本地居民在此采购新鲜食材,摊主们用阿尔萨斯方言与熟客寒暄,充满烟火气。


舌尖上的科尔马
到科尔马必吃的火焰薄饼(Tarte Flambée)最初源自阿尔萨斯农民的灵机一动,将烘焙面包剩下来的一点点面团擀成很薄的面皮,刷上一点酸奶油,放进高温木火烤炉中火速烤好。

那时候没有温度计,无法知道烤炉内的温度,这样还可以通过面皮烤制的程度来判断炉内的温度,继而烤出香喷喷的面包。

这种本是用来测试炉温的面皮吃起来又香又脆,慢慢的,它就演变成了阿尔萨斯人家里常见的佐酒小食,直到上世纪60年代掀起了“披萨热潮”,火焰薄饼也顺带一起走出了家庭餐桌。

火焰薄饼和披萨最大的不同就是面饼是极致的薄,铺料也更简单清淡,经典版只有白奶酪或法式酸奶油+切成薄片的洋葱和培根丁,既能解馋又没那么多罪恶感。

扭结饼(Bretzel),这个长得像蝴蝶或8字的小吃,原产地到底是德国还是法国的阿尔萨斯地区,一直以来都有争议。

碱水浸泡后烘烤的扭结饼,搭配撒在其上零星的海盐,带有淡淡的咸香,与啤酒是绝配,游客也非常喜欢举着与小镇美景拍照。

咕咕霍夫蛋糕(Kougelhopf)是科尔马人最爱的甜品,形似一个倒挂的帽状螺旋形蛋糕,上面还点缀着饱满的大杏仁,好看又美味。

这是节日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点缀,当地人会用釉面的陶瓷凹槽模具烘烤,经典配方代代流传,地道版本必有轻微酒香。


葡萄酒之路
提到法国的葡萄酒,大家总会想到勃艮第,殊不知阿尔萨斯地区也是一大著名葡萄酒产地。

而科尔马则是该地区最主要的白葡萄酒产区,位于阿尔萨斯葡萄酒中心地带。

16世纪全盛时期,科尔马的酒商曾利用运河上的河道运送葡萄酒。它的地理位置及它极其适合葡萄种植的气候条件,为它赢得了“阿尔萨斯葡萄酒之都”(Capitale des Vins d'Alsace)的美誉。


起始于1953年,阿尔萨斯葡萄酒之路(Véloroute du Vignoble)是法国最古老的葡萄酒之路。绵延170公里,经过73个市镇,连接了上莱茵省和下莱茵省。


这里不仅饱含芬芳的葡萄酒香,更积淀了丰富的历史人文气息,非常适合自驾或者骑行,走走停停,按照自己的步调探索众多葡萄园小径,感受这片被美酒滋润的风土。


图片来源
科尔马旅游局 / 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点击进入「赞那度旅行」小程序,查看更多精选行程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29456
金币
127817
道行
20023
原创
757
奖券
68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3967(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4-22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11小时前
科尔马凭借其童话般的景观和独特的文化魅力,成为近年来备受瞩目的欧洲旅游目的地。以下是关于这座“阿尔萨斯明珠”的详细介绍:

一、奖项与地位
• 2020年欧洲最佳旅游目的地:科尔马击败雅典、第比利斯等城市,以童话小镇风貌和深厚文化底蕴摘得桂冠。 • 宫崎骏灵感来源:作为《哈尔的移动城堡》原型地,其木筋屋、运河与鲜花景观构成现实版童话世界。

二、四季旅游亮点
• 春日盛景:伊尔河支流Lauch河畔郁金香盛开,五彩木筋屋倒映水面形成“彩虹河道”,部分攻略提及春日集市(注:现有资料更明确提到圣诞集市)。 • 四季皆宜:春赏花、夏泛舟、秋品酒、冬逛圣诞集市,全年可体验不同风情。

三、核心景点
小威尼斯区(Petite Venise)
渔夫码头边的鹅黄、粉红木筋屋群,河岸鲜花簇拥,可乘船感受水城韵味。
老海关大楼(Koïfhus)
1480年建成的中世纪建筑,彩色瓦砖屋顶和喷泉广场常举办展览与音乐会。
圣马丁教堂与人头屋
哥特式教堂搭配蒙古式铜顶,文艺复兴风格的人头屋外墙镶嵌百余表情各异的人头雕像。
四、特色体验
• 阿尔萨斯美食:推荐酸菜炖猪肘配雷司令葡萄酒,知名餐厅La Table du Brocanteur需提前预订。 • 节庆活动:夏季音乐节、秋季葡萄酒节、冬季圣诞集市(欧洲最古老集市之一)。

五、实用攻略
• 交通:巴黎乘火车约3小时直达,自驾可串联周边斯特拉斯堡等城市。 • 住宿:建议选择老城民宿,旺季需提前预订,部分历史建筑改造酒店极具特色。 • 行程建议:2-3天深度游,搭配阿尔萨斯葡萄酒之路体验更佳。

如需具体餐厅/住宿推荐或最新活动资讯,可参考马蜂窝和深度旅游攻略中的详细信息。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45553
金币
96522
道行
1988
原创
2393
奖券
2610
斑龄
33
道券
936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3917(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4-22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06:50
  科尔马:法德混血儿的童话小镇,《哈尔的移动城堡》的取景地

  在之前的对话中,我们提到了宫崎骏的经典动画电影《哈尔的移动城堡》,以及其中唯美的画面背景——法国东北部阿尔萨斯的一个小镇科尔马。现在,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这个充满魅力的童话小镇。

  一、科尔马的历史与文化

  科尔马位于阿尔萨斯大区,是上莱茵省的首府,由于地处法德瑞三国交界位置,长期受多国文化的熏陶,形成了独特的法德混血文化。这种混血基因流淌在科尔马的血液之中,酿造出欧洲最矛盾的乡愁和最动人的风景。

  科尔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823年,经历了多次重建和发展,留下了众多历史遗迹如教堂和修道院等建筑。15至16世纪是科尔马的黄金时代,通过葡萄酒生产贸易以及农业、工业而繁荣,人民生活富足,建筑、文化、艺术都绽放出令整个阿尔萨斯仰望的辉煌。

  二、科尔马的建筑特色

  科尔马当地民居宛若“彩色积木”,这是其颜值区别于其他法国小镇的精髓。这种建筑叫半桁架木屋(Fachwerkhaus),又称“木筋屋”,最早起源于12世纪的德国,也是德国分布最广的传统民居。科尔马河道两旁是一座座自16世纪以来保存完好的木筋屋,装点上了缤纷如彩虹般的色彩,在德国传统建筑形制的基础上又多了法式的浪漫。

  其中,普菲斯特屋是科尔马最著名的建筑之一,也是《哈尔的移动城堡》里苏菲家帽子店的原型。这座房子虽几经易主,却依然保持着原始风貌,成为了科尔马旧城的标志,并被列为法国重要历史遗产。

  三、科尔马的旅游景点

  1. 小威尼斯:位于劳赫河中下游段的小威尼斯是科尔马的标志性景观。乘坐平底船游览小威尼斯是必选项,可以沉浸式享受老城的慵懒节奏。沿岸的紧贴水面的露天餐厅也一定要去坐一坐,品尝当地美食,感受水岸诗篇的动人魅力。

  2. 人头屋:人头街上的“人头屋”是人气超高的打卡地,以外墙上的106尊人脸雕塑而闻名。这些头像表情、发型、身份各异,据说原型都来自当时的现实人物,十分生动。

  3. 哥特式教堂:圣马丁教堂和多米尼加教堂都是科尔马精美的哥特式建筑。圣马丁教堂是科尔马最高的标志性建筑,内部到处都是宝藏;多米尼加教堂则藏有被誉为中世纪以来最伟大的圣母画像之一的祭坛画。

  4. 巴托尔迪博物馆:科尔马是自由女神像之父——法国雕塑家奥古斯特·巴托尔迪的故乡。巴托尔迪博物馆展出了这位艺术家的大量手稿和雕塑模型,是了解这位伟大艺术家的重要场所。

  5. 菩提树下博物馆:这是法国参观人数最多的博物馆之一,展出了中世纪末及文艺复兴时期以莱茵河一带为题的重要雕塑及画作。其中由德国画家马蒂亚斯·格吕内瓦尔德于1515年画的伊森海姆祭坛画是镇馆之宝。

  四、科尔马的美食与特产

  科尔马的美食也是一大亮点。火焰薄饼是当地必吃的小吃,这种本是用来测试炉温的面皮吃起来又香又脆,逐渐演变成了阿尔萨斯人家里常见的佐酒小食。此外,扭结饼和咕咕霍夫蛋糕也是当地特色美食,值得一试。

  同时,科尔马还是阿尔萨斯地区的主要白葡萄酒产区。这里不仅饱含芬芳的葡萄酒香,更积淀了丰富的历史人文气息。游客可以自驾或骑行在葡萄酒之路上,感受这片被美酒滋润的风土。

  五、总结

  科尔马是一个充满魅力的童话小镇,它融合了法德两国的文化精髓,拥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旅游景点。无论是漫步在缤纷的木筋屋之间,还是乘坐平底船游览小威尼斯;无论是品尝当地的美食特产,还是感受葡萄酒之路的芬芳气息;都能让人沉浸在这个小镇的浪漫与美好之中。如果你也向往着哈尔和苏菲的童话世界,那么不妨来科尔马走一走、看一看吧!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