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爱珺是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教授,她在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政策法规宣讲会上分享了关于“AIGC时代多模态虚假信息的识别与人机协同核查”的主题。她强调了AI多模态能力在加剧伪造信息隐蔽性方面的影响,并指出整合文本、图像、音频及视频等多种形式数据的多模态信息具有极强的隐秘性与渗透性。林爱珺认为,“标识办法”和“标识方法”的实施有助于公众辨别虚假信息,并推进AI从内容生成到传播全链条的治理。她还建议构建人机协同的事实核查机制,通过人工智能、人工审核及公众参与实现多维度数据获取,以提高人工智能的事实核查准确性与效率。林爱珺教授认为治理人工智能生成合成虚假信息需要通过技术、法律、伦理的综合手段,建立一个全方位的保障体系。
武执政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副教授,他在同样的宣讲活动中分享了“伪造语音生成及其鉴别技术”的主题。武执政强调了声音传播多重隐私信息的重要性,并指出AI语音标识的必要性。他介绍了由其团队研发出的“AI合成音频鉴别系统”,并指出AI语音合成的检测难度较大,当前的伪造语音技术不仅能伪造声音,还能伪造当前所处的场景。武执政认为,由于AI合成与其他AI声音处理技术具有很强的相关性,这也给伪造鉴别带来了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