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商务部在5月12日发布的《防止先进计算芯片转用行业指南》确实标志着对AI芯片及含该类芯片产品的出口行为监管要求的进一步细化和强化。这份文件直接点名“advanced PRC IC”(先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芯片),显示出美国对中国本土生产的AI芯片的直接管制意图。
1. 直接管制意图:新文件用“advanced PRC IC”取代了之前复杂抽象的表述,显示出对中国AI芯片的直接管制意图。
2. 中美AI竞争:中美在AI领域的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阶段,美国的新政策旨在直接限制中国AI芯片的发展。
3. 从“芯片代际管制”到“国别管制”:特朗普政府批评拜登政府的“AI扩散”规则复杂且不利于AI外交,新政策更直接地指向中国。
4. 地域性(国别)因素的提高:新政策大幅降低了芯片参数的影响因子,而提高了地域性(国别)因素的重要性。
5. 交易行为警示与尽职调查义务:新政策列出了11条交易行为警示和7项尽职调查义务,以供芯片设计公司、制造商与云服务器提供商甄别客户。
6. 针对中东的策略变化:特朗普政府改变了对中东的策略,试图将中国完全排挤出中东的AI市场。
7. 建立技术标准:美国试图建立一套“GPU+Laas+SaaS”的技术标准,并推广到全球,从严防死守中国芯片技术进步到标准挤压。
8. 旧式出口管制的长尾效应:美国需要面对外国直接产品规则(FDPR)带来的长尾效应,包括增加外交与执行成本,可能削弱对美的信赖度。
9. 中国云服务商的全球布局:中国云服务商如阿里云在全球的布局,以及其人工智能模型“通义千问”在日本等地的存在感提高,也是美国需要面对的挑战。
总的来说,美国的新政策显示出对中国AI芯片发展的直接遏制意图,同时也反映出中美在AI领域的竞争已经非常激烈。美国试图通过建立技术标准、限制中国AI芯片的发展等手段来保持其在全球AI领域的领先地位。但同时,美国也需要面对旧式出口管制带来的长尾效应,以及中国云服务商在全球的布局等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