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政府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策略“印度AI使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这项国家级战略为期5年,综合预算超过1000亿卢比,旨在通过公私合作发展印度AI生态系统。印度在开源AI社区中的影响力日益增强,2024年成为全球知名开源代码托管平台GitHub相关AI项目的第二大贡献者,占全球贡献的19.9%,仅次于美国的23.4%,略高于欧洲的19.5%。此外,印度在AI技能普及率方面也排名全球第二,得分为2.5,仅次于美国(2.6),这意味着印度专业人士的AI技能集中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多。
然而,印度在私人投资、专利产出、研究论文引用等领域仍然落后于美国等AI强国。例如,就2013年以来的私人领域AI投资而言,印度吸引了112.9亿美元,远远落后于美国(4709亿美元)、中国(1193亿美元)和英国(282亿美元)等国。2023年,印度占全球AI研究出版物的9.2%,而中国和欧洲分别占23.2%和15.2%。在有关“负责任AI”的研究中,印度在2024年仅发表了42篇论文,少于美国(669篇)和中国(268篇)。
对于印度来说,世界上最多的人口既是红利也是负担,这取决于印度未来的政策能否将人口红利转化为技术红利。印度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巨大的移动数据市场、海量的数据生成能力以及技术人才储备等优势。印度高校每年输出约150万名STEM毕业生,工程师数量居全球前列。但是,印度也面临AI人才短缺的问题,有21.3万AI专业人才缺口。此外,印度人才外流问题非常严重,仅硅谷科技公司吸纳了印度约30%的顶尖AI人才。
随着AI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其对就业市场的影响引发不少担忧。据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25年未来就业报告》预计,2025年至2030年,由于AI,印度将面临38%的“技能颠覆”,这一比例在金砖国家中是最高的。这意味着印度估计有1620万人需要提高技能或重新学习技能以适应新的就业需求。
综上所述,“印度AI使命”战略正在推动印度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印度仍需在私人投资、专利产出、研究论文引用等方面加大力度,并解决人才短缺和外流问题,以实现其成为AI领域全球领导者的目标。同时,印度需要制定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将人口红利转化为技术红利,并应对AI技术发展对就业市场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