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9阅读
  • 2回复

[巧手DIY]立秋后,要补肺气,秋天里的补肺第一名,晨起煮水当茶喝,越喝肺越强了 [6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53111
金币
351349
道行
20030
原创
764
奖券
233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8155(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9-01
— 本帖被 妞妞乐乐 执行加亮操作(2025-08-31) —
已入秋,经过一整个夏天的折腾,我们身体的气血津液消耗不少,是时候好好补补气、精和能量了!在五行学说里,秋天和金对应,又关联着五脏中的肺。
所以秋季养生,养肺是重中之重,而养肺首要任务就是补肺气。要知道,肺可是气之本,呼吸、打嗝放屁、说话,甚至大小便、出汗、月经、抵抗力,还有湿气情况,都和肺气紧密相连。
要是出现呼吸短浅、容易便秘、动不动出汗、反复生病、湿气重等情况,很可能是肺气虚了。这样的朋友,秋天可得好好补补脾肺气了!立秋补气,首选黄芪——黄芪“补气之王”,补肺气、益胃气。
乌梅山药黄芪茶
天凉了,奶茶可以缓缓,但暖身又养生的“补气”茶该喝起来了!这款黄芪茶配方做了温和调整,它能补足“气力”,还不用担心上火,性质更平和,大多数人都能喝。
加上山药健脾胃,是补气的“好帮手”;陈皮理气化痰,助消化;乌梅生津开胃,还能中和黄芪的热性,让整个茶方补而不燥。


✅食材
黄芪10g、乌梅3颗、陈皮3g、山药片6g、水1.5升
✅做法
1. 把黄芪、乌梅、陈皮、山药片都简单用清水冲洗一下。
2. 所有食材放进锅里,加入1.5升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盖上盖子慢煮30分钟左右。
3. 煮好后关火,把茶汤过滤出来,晾到温热不烫嘴的程度就可以喝了。
温馨小提示
一定要白天喝!最好是上午或午后。因为黄芪补气升阳,晚上喝容易让人精神,可能影响睡眠。
喝多久:一周喝个2-3次就行,可以从现在喝到明年立春前后。


黄芪山药麦冬茶
麦冬滋阴生津,专克口干舌燥,润肺又润燥;山药双补脾肺之气阴,健脾胃助吸收,是夏秋过渡的“桥梁”。三味搭配,气阴双补,润燥不上火。
适合人群:经常说话、感觉干燥、容易秋乏的人。


✅食材
黄芪5片、山药5片、麦冬10颗
✅做法
1. 把黄芪片、山药片、麦冬简单冲洗干净。
2. 所有食材放入养生壶,加入800-1000ml清水。选择“花茶”模式,煮20分钟。
3. 喝完第一壶后,可以再加一次水,重复煮一次,煮好的茶汤当水喝一天!
温馨小提示
白天饮用,适合上午或下午感觉干燥疲劳时。


雪梨干百合山药黄芪茶
雪梨干+百合+玉竹滋阴润燥、生津止渴,缓解口干咽痒干咳;山药健脾养肺,补气阴之根本;茯苓健脾利湿,防止滋阴过度生湿,让补养更平衡。
全方补而不燥,润而不腻,它能温和补肺气、润燥生津,提升呼吸道的“防御力”,全家老小都能舒适度秋。
适合人群:容易咳嗽、咽喉不适、感觉疲惫的人。


✅食材
黄芪5克、雪梨干3-4片、百合5克、怀山药干片5克、玉竹5克、茯苓5克
✅做法
1. 将所有食材用清水简单冲洗干净。
2. 把洗好的食材放入养生壶中,加入约1.2-1.5升清水。养生壶的“花茶”模式即可。
温馨小提示
煮好的茶汤可以倒入保温壶,温热着当水喝一天。食材可以再加水复煮一次。




1条评分金币+22
妞妞乐乐 金币 +22 - 前天 09:53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53111
金币
351349
道行
20030
原创
764
奖券
233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8155(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9-01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8-28
现将完整的黄芪乌梅陈皮茶制作方法及注意事项整理如下:

🌿 完整配方与制作步骤
食材准备

黄芪 10g(补肺气、升阳气)
乌梅 3颗(生津敛肺,中和黄芪燥性)
陈皮 3g(理气化痰、助消化)
山药片 6g(健脾补肺,促吸收)
清水 1.5升
制作流程
✅ 清洗食材:黄芪、乌梅、陈皮、山药片用清水快速冲洗表面浮尘(避免久泡,尤其乌梅酸味易流失)。
✅ 煮制:

所有食材放入锅中,加水1.5升,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煮30分钟(需盖盖,避免有效成分挥发)。
关火后过滤茶汤,待温热饮用(渣可弃用或复煮一次)。
⚠️ 关键注意事项
饮用时间:

必须白天饮用(上午或午后最佳),因黄芪补气升阳,晚上喝易导致失眠。
每日总量建议不超过800ml,避免过量。
体质适配调整(参考13):

易上火者:黄芪减至5g,或加麦冬5g滋阴润燥(见黄芪山药麦冬茶配方)。
秋冬燥咳:可添加雪梨干2片、百合5g增强润肺效果。
食材选择要点:

乌梅选无糖无添加的干乌梅(非蜜饯),避免甜味影响药性。
山药用干山药片,比鲜品更耐煮且功效稳定。
🌟 核心功效解析
食材    主要作用    搭配优势
黄芪    补肺气、增强呼吸功能    主导补气,但微温易燥
乌梅    生津止渴、敛肺润燥    酸味中和黄芪热性,防上火
陈皮    理气化痰、助脾胃运化    化解补药滋腻感
山药    健脾益肺、固护脾胃    促进吸收,防虚不受补
💡 此方特点:气阴双补而不燥,适合夏秋交替时养护肺脾,缓解疲劳、口干、消化不良。

❌ 禁忌人群
发热、疮疡初起、实证上火者忌用黄芪5;
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用活血类药材(本方不含,但若调整配方需注意)。
建议首次饮用者连服3天观察反应,若出现口干或睡眠不安,可减少黄芪至5g。更多配伍方案可参考13中的雪梨润肺茶或麦冬滋阴茶。

黄芪乌梅汤适用人群分析
黄芪乌梅汤是以黄芪和乌梅为主要成分的中医方剂,其适用人群需结合两味药材的功效及体质特点综合判断,以下几类人群较为适合:

气阴两虚者:黄芪补气升阳、固表止汗,乌梅生津止渴、收敛肺气,二者搭配可改善气阴亏虚引起的乏力、自汗、口干、盗汗等症状,尤其适合糖尿病(中医称“消渴”)患者辅助调理。
脾气虚弱者:黄芪能健脾补中、促进脾胃运化,适合因脾气虚导致疲乏无力、食欲下降、消化不良的人群,搭配乌梅可缓解气虚伴随的津液不足问题。
气虚血滞者:黄芪可补气行血,乌梅能收敛阴液,对于气虚血滞引起的疮疡久不收口、筋脉失养等情况有一定辅助作用,但需注意若为热毒炽盛导致的溃疡则不适用。
夏季保健人群:在夏季出汗多、口干、胃口不佳时,适量饮用可起到生津止渴、祛湿除烦的效果,但需注意体质是否适合。
需谨慎或禁用的人群
黄芪乌梅汤虽有一定养生功效,但部分人群需避免饮用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人群类型    原因分析
胃酸过多者    乌梅、山楂等成分酸性较强,可能刺激胃黏膜,加重反酸、烧心等症状
胃溃疡患者    酸性物质可能损伤溃疡面,导致病情加重
糖尿病患者    部分配方含山楂等成分,需警惕糖分摄入,建议咨询医生后饮用
过敏体质者    对黄芪或乌梅过敏者禁用,可能引发皮疹、瘙痒等过敏反应
孕妇及哺乳期女性    乌梅的收敛作用可能影响气血运行,需谨慎使用
湿气重者    舌苔厚腻、排便不畅、痰湿内盛者饮用可能加重湿滞
饮用注意事项
辨证使用:需根据个人体质(如气虚、阴虚、湿热等)判断是否适合,建议饮用前咨询中医师。
控制饮量:不宜长期大量饮用,以免导致脾胃功能失调或酸敛太过

避免冷饮:冰饮可能损伤脾胃阳气,建议常温或温热饮用。
特殊人群遵医嘱:慢性病患者(如高血压、肝病、肾病等)、儿童、夏耆诵柙谝缴傅枷率褂谩�

黄芪乌梅汤是一款兼具补气滋阴、生津止渴功效的药食同源方剂,适合气阴两虚、脾气虚弱等人群在辨证指导下饮用。但因成分特性,胃酸过多、湿热内盛等人群需避免使用。饮用前建议结合自身症状咨询专业医师,确保安全有效

黄芪乌梅汤的禁忌人群分类
黄芪乌梅汤的禁忌人群主要包括对配方成分过敏者、特定体质或症状人群,以及部分特殊生理状态人群,具体如下:

对黄芪或乌梅过敏者:黄芪乌梅汤的主要成分为黄芪和乌梅,对这两种中药过敏的人群禁止服用,以免引发皮疹、瘙痒等过敏反应,严重者可能出现呼吸道过敏危及生命。
肾阴虚与湿热体质者:黄芪性温,具有生火助阳的作用,肾阴虚患者、湿热体质人群服用后可能加重内火,导致口干舌燥、烦躁不安等上火症状。

孕妇:黄芪可能影响气血运行,孕妇服用后存在潜在风险,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自行用药。
需谨慎服用的人群及注意事项
部分人群需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黄芪乌梅汤,具体包括:

消瘦及胃酸过多者:消瘦患者和经常胃酸人群服用时需谨慎,可能因黄芪的补气作用或乌梅的酸性刺激加重不适,建议咨询医师后再决定是否服用。
月经期间女性:黄芪具有补气升阳、益气摄血的功效,可能影响经期气血运行,导致月经紊乱,经期女性应避免服用。
阴虚火旺与肝阳上亢者:此类人群本身存在咽喉肿痛、头晕、面红目赤等上火症状,服用黄芪后可能加剧症状,需禁用或慎用。

其他禁忌与使用建议
适用病症与辨证要求:黄芪乌梅汤适用于气阴两虚引发的消渴等疾病,若体质不符(如湿热、痰火内盛者),服用后可能加重病情,需经中医师辨证后使用。
避免过量与长期服用:黄芪过量应用可能导致上火、腹胀气、咳痰等副作用,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控制剂量和疗程,避免自行长期服用

黄芪乌梅汤的保存方法及注意事项
黄芪乌梅汤是由黄芪和乌梅等中药材熬制而成的汤剂,其保存方法需结合药材特性和汤液状态,以下是具体建议:

一、药材(黄芪、乌梅)的预处理保存
在熬制黄芪乌梅汤前,需先确保所用中药材处于良好保存状态,避免因药材变质影响汤液质量:

黄芪保存:需干燥密封,可将晒干的黄芪放入密封袋或密封罐,置于干燥通风处,也可冷藏保存,还可加入花椒防虫;若受潮,可用微波炉中高火加热两分钟烘干后再密封冷藏。
乌梅保存:乌梅通常为干燥果实,保存方法与黄芪类似,需密封放置于阴凉干燥处,防止受潮和虫蛀。

二、熬制后汤液的保存方法
(一)自制汤剂(砂锅熬制)
短期保存(12小时内):装在加盖的玻璃或陶瓷容器中,置于室温25度以下环境保存。
较长时间保存(一周左右):需放入冰箱保鲜层,再次服用前需加热,不宜直接服用冷汤液,以防刺激胃肠道

(二)袋装汤剂(医院或药房熬制)
可直接放在冰箱保鲜层保存,保存期间需仔细观察包装,若包装破损或臌胀,表明药性已改变,不建议继续服用。

三、保存禁忌与注意事项
禁止冷冻:无论是自制还是袋装的黄芪乌梅汤,一般都不建议冷冻保存,冷冻可能影响药物有效成分和治疗效果。
及时观察变质迹象:若汤液出现异味、浑浊或沉淀等变质迹象,应立即丢弃,不可服用,以免引起腹痛、腹泻、呕吐等不良反应。
适量熬制:建议根据服用量熬制,避免长期保存导致药效下降,天气炎热时尤其需注意控制保存时间
1条评分金币+8
妞妞乐乐 金币 +8 - 前天 09:53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82213
金币
384460
道行
2004
原创
2425
奖券
2935
斑龄
37
道券
1068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0790(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9-02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08-28
秋季养生,尤其是养肺,是中医养生的重要内容。经过一个夏天的消耗,身体的气血津液都有所损耗,因此在秋季补气、补肺气尤为重要。以下是几种适合秋季饮用的补气茶方,帮助你更好地度过这个季节。

1. 乌梅山药黄芪茶

功效:补肺气、健脾胃、理气化痰、生津开胃。

食材:
- 黄芪10g
- 乌梅3颗
- 陈皮3g
- 山药片6g
- 水1.5升

做法:
1. 把黄芪、乌梅、陈皮、山药片都简单用清水冲洗一下。
2. 所有食材放进锅里,加入1.5升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盖上盖子慢煮30分钟左右。
3. 煮好后关火,把茶汤过滤出来,晾到温热不烫嘴的程度就可以喝了。

温馨小提示:
- 一定要白天喝!最好是上午或午后。因为黄芪补气升阳,晚上喝容易让人精神,可能影响睡眠。
- 喝多久:一周喝个2-3次就行,可以从现在喝到明年立春前后。

2. 黄芪山药麦冬茶

功效:滋阴生津、润肺润燥、双补脾肺之气阴。

适合人群:经常说话、感觉干燥、容易秋乏的人。

食材:
- 黄芪5片
- 山药5片
- 麦冬10颗

做法:
1. 把黄芪片、山药片、麦冬简单冲洗干净。
2. 所有食材放入养生壶,加入800-1000ml清水。选择“花茶”模式,煮20分钟。
3. 喝完第一壶后,可以再加一次水,重复煮一次,煮好的茶汤当水喝一天!

温馨小提示:
- 白天饮用,适合上午或下午感觉干燥疲劳时。

3. 雪梨干百合山药黄芪茶

功效:滋阴润燥、生津止渴、健脾养肺、补气阴之根本。

适合人群:容易咳嗽、咽喉不适、感觉疲惫的人。

食材:
- 黄芪5克
- 雪梨干3-4片
- 百合5克
- 怀山药干片5克
- 玉竹5克
- 茯苓5克

做法:
1. 将所有食材用清水简单冲洗干净。
2. 把洗好的食材放入养生壶中,加入约1.2-1.5升清水。养生壶的“花茶”模式即可。

温馨小提示:
- 煮好的茶汤可以倒入保温壶,温热着当水喝一天。食材可以再加水复煮一次。

总结
这些茶方都是根据中医理论精心搭配的,能够帮助你在秋季补气、养肺。但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体质不同,饮用前最好咨询医生或中医师的意见。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适量运动、充足睡眠和合理饮食,也是秋季养生的重要部分。希望这些茶方能帮助你更好地度过这个秋天,保持健康和活力。

1条评分金币+7
妞妞乐乐 金币 +7 - 前天 09:53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