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对沈阳万象城37LOUNGE街区的迭代升级(尤其是2025年焕新的“共鸣之野”主题)及其公共性实践的深入分析,该街区通过空间重构、功能复合与社群运营,成功将商业缝隙转化为具有归属感的“社区客厅”。核心探索路径如下:
一、空间重构:从商业边角到活力磁场
物理边界消融
街区打破传统商场封闭形态,利用三期广场的过渡区域(原城市缝隙),通过开放式布局(遮阳休息区、日光池畔喷泉、热带绿植景观),将商业空间融入城市肌理,形成可自由穿行的公共领域。
主题场景迭代
3.0阶段“共鸣之野”:延续“落日公路”设计基因(2023年),升级为自然生态主题,以棕榈、龙舌兰等植物营造“都市绿洲”,强化视觉吸引力与休憩舒适度。
光影艺术赋能:利用树影斑驳与灯光设计,打造拍照打卡胜地,激发市民自发传播。
二、功能复合:超越消费的社交文化枢纽
多元业态共生
首店经济+在地品牌:引入Potato Corner、SNOW PEAK等全国网红快闪店,同时扶持HALFHALF、日晒七里等本土品牌,形成“国际潮流+本地文化”混搭。
非商业公共设施:设置青年伞、青年亭、青年椅等公益设施,提供免费休憩与社交节点。
文化内容持续供给
定期举办音乐演出(如新兰草乐队爵士表演)、艺术活动5,2025年升级为“周末惊喜音乐现场”,满足青年精神需求。
成为政府“青春寻访地图”推荐场景,纳入沈阳“500+30+5”青年友好型城市体系。
三、社群运营:构建青年认同的社区纽带
精准定位青年客群
以“城市对青年更友好”为理念,通过快闪店、网红打卡、音乐节等年轻化内容,吸引Z世代聚集
共创式社区营造
鼓励用户通过小红书等平台分享“寻访路线”,形成UGC内容生态。
2025年强调“青年共创基因”,提供自由呼吸、寻找同频的社交场域。
四、公共价值:从商业地标到城市名片
政策认可与社会认证
获授“沈阳市青年友好型街区”(共青团沈阳市委)、“东北亚地标购物中心”(辽宁省贸促会),体现公共贡献获官方背书。
加入“金钥匙国际联盟”,服务标准接轨国际。
城市活力引擎
夏季成为市民文化活动核心场所(如2023年“理想志”街区),2025年进一步升级为“文旅新地标”,推动沈阳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
结语:缝隙再生的“社区客厅”范式
37LOUNGE以商业空间公共化为核心逻辑,通过物理开放、内容赋能与社群激活三重策略,将城市边缘地带转化为兼具消费、文化、社交功能的“社区客厅”。其迭代历程(1.0基础场景→2.0品牌聚合→3.0情感共鸣)为商业体参与城市更新提供了可复用的路径:以青年需求为锚点,让空间不止于消费,更成为情感联结与城市记忆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