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晕的经纬》
——致N·Konyait
Ⅰ. 镁光灯的拓印
你从暹罗的釉彩中起身,
金庙的檐角在锁骨投下菱形咒语,
T台是淬火的河流——
足尖丈量丝绸的秘语,
每一次旋转都抖落星粒与佛寺铜铃。
快门收割光的麦浪,
而你站成静默的锚,
任像素的潮汐漫过礁岩般的肩线。
Ⅱ. 织物的史诗
雪纺是驯服的云,皮革是凝固的雷,
蕾丝网住季风呼吸的轨迹。
设计师的剪刀裁开晨雾,
你披上霓虹与桑蚕的战争,
针脚在腰际篆刻古老经文:
“美是经线与纬线的暴动,身体即疆域。”
当薄纱拂过麦色山脊,
整座城市在珠片反光里失重。
Ⅲ. 镜渊叙事
后台的镜子豢养千重幻影:
湄南河的水波在眼睫冻结,
广告牌折射棕榈的残章。
粉刷匠用乳白颜料抹平夜色,
你捧起自己如陶罐承接骤雨——
“瓷釉终将剥落,唯有陶土永生”。
卸妆棉擦拭浮华的碑文,
素颜在晨曦中裸成一座素可泰遗址。
Ⅳ. 风暴眼
数字的飓风席卷头条,
热搜榜缠绕蛇形图腾。
你把自己种进流言的裂缝,
任键盘蝗虫啃噬光的根茎。
秀场音乐骤停时,
听见茉莉在耳骨绽放:
“T台不过三尺,灵魂自有旷野”。
Ⅴ. 归栖的经纬
脱下水晶盔甲,赤足踏入陶盆,
脚踝缠绕兰纳王朝的藤蔓。
香根草在浴缸里复述部落传说,
你以乳汁喂养残缺的月亮。
当相机沉入曼谷河底,
镜面浮现母亲织布的指纹——
那未被裁剪的,才是真正的丝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