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单位的同事,岳父过世,全家要赶到异地奔丧 。家里养的约克夏“天天”,要到我家寄养几天。
晚上,儿子开车去接天天,一路上,天天抖得厉害。我理解,小狗在担忧:“爸爸妈妈干吗把我交给这位陌生的叔叔,他们要丢弃我了?”
到了我家,天天仍处于担忧之中。睁着大大的眼睛,不停地打量着这个陌生的环境 、这些陌生的人。它呆呆地站着,以不变应万变。来之前,它的爸妈带它到宠物店洗了澡,做了美容。“小男生”天天,头上扎了三根小辫。约克夏的毛色本来是金黄色的,看上去,天天像个金发小女孩,煞是可爱。
我在客厅里给它铺了一块羊毛地毯,在地毯上放了一条小孙女幼时盖的毛巾毯。第一夜到新家,狗狗最难熬,有一种孤苦无依的恐惧感 。弄条毛巾毯陪它,它会安心一点。我用手指朝着地毯敲了几下,告诉它:“天天,晚上你就睡在这儿!”后来,养过狗的老法师告诉我,猫狗换环境之前,最忌洗澡、打针。如果能带一两件原主人的衣物相伴 ,或是它用过的毯子、睡过的窝,它对新环境的陌生感,会少很多。
我一夜难眠,四次起床探视天天。前三次,见它在地毯旁傻站着,眼神里含着不安。最后一次起床,已是深夜三更。它开始咕咕咕地对着我说话,估计是感激之语,声音怪怪的,像青蛙叫。然后,它翻过身体,舒展四肢。我养过狗,知道这个动作的含义。它是在讨我的欢心,希望我在它的肚子上揉一揉。
肚子是小狗的要害处,向你袒露,说明它对你十分信任。也许,我在深夜的四次探视,使它慢慢消除了恐惧,开始把我视作慈祥的爷爷。我揉了揉它的小肚肚,关了灯。清晨,果然见它躺在地毯上,贴着毛巾毯的边,睡熟了。
天天的爸妈在随行的食品盒里放着一张纸条,上面一五一十写着爱犬每日饮食起居、散步、方便的时间表。天天是条有教养的小狗。它从不乱吠,十分听话,从不干出格的事儿,安静得像只猫。每天,我带它出门溜达,见了同类,它热情礼貌。有的狗脾气不好,对它动了粗,它摆出一副不惹事也不怕事的外交态度,摇着尾巴不卑不亢,一副小绅士模样。
当年我对爱犬“小熊”过分宠爱,小熊的教养和天天不可同日而语,每次外出,都闹得鸡飞狗跳,方寸大乱。看来,是我这个做“爸爸”的责任。
天天在我家呆了五天 ,我发现它颇有个性:一则爱掻痒痒。有事没事翻身叫你揉啊撸啊,是个懂得享乐的小家伙,这一点,倒挺像我家小熊。二则,天天爱打呼噜,一入睡,呼噜声像灌了一大碗二锅头,醉得不省人事的老北京。你说怪不怪?三则,天天话多,见了我,咕噜咕噜唠个没完,似有千言万语。那声音,像是夜深人静时分,从庄稼地里传来的青蛙叫声。
天天要离开我家时,我已暗自替它改了名,叫它“青蛙先生”。孙女很欣赏这个名字,觉得爷爷就是不一般 。当然,真要更名,可是大事一件,还得它爸妈准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