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菜品概述
油焖茭白是江南地区标志性家常菜,以“浓油赤酱”的本帮特色著称,是茭白最经典的做法之一。茭白被誉为“水中参”,质地鲜嫩、味甘,富含蛋白质、维生素(B1、B2、E)、膳食纤维及矿物质,营养与口感兼具。
这道菜的核心魅力在于**“清甜与醇厚的平衡”**:茭白本身的天然清甜,经过油焖后吸收了酱油、糖等调料的浓郁滋味,口感软嫩中带着些许嚼劲,色泽红亮诱人,咸鲜适口,冷热食用皆宜。
二、起源传说:三国时期的“排忧菜”
油焖茭白的起源可追溯至三国时期,据传吴国大臣茭白(人名,传说中为孙权排忧解难的臣子)为缓解孙权的焦虑,亲自下厨用新鲜茭白制作了这道菜。孙权品尝后赞不绝口,称其“清甜醇厚,解腻开胃”,从此油焖茭白便在江南地区广泛流传。随着时间推移,烹饪技艺不断改进,但“清甜与醇厚”的核心风味始终保留。
三、经典做法:步骤拆解(整合多源经验)
以下是油焖茭白的经典家常做法,融合了搜狐、360百科、香哈网、小红书等平台的 common 步骤,适合家庭烹饪:
1. 食材清单(2-3人份)
食材 用量 备注
新鲜茭白 500克 选饱满洁白、无青绿色的(避免老茭白,否则口感粗糙)
生姜 1块(约15克) 切片(增香去腥)
葱白 1段(约30克) 切段(提香)
生抽 1汤匙(15ml) 提鲜(关键调料)
老抽 1茶匙(5ml) 上色(少量即可,避免过深)
白糖 2茶匙(10克) 平衡咸味、增加鲜甜(本帮菜灵魂)
盐 少许 调味(根据生抽咸度调整)
香油 几滴 增香(出锅前淋入)
食用油 30ml(比平时炒菜多) 用于煸炒茭白(需没过茭白1/3)
2. 制作步骤(详细版)
(1)处理茭白:切“滚刀块”是关键
茭白剥去外层硬壳,切掉底部老根,用清水冲洗干净,切成滚刀块(或长条),大小约2-3cm(既美观又易入味)。
提示:滚刀块的切法——将茭白斜放,刀与茭白成45°角,每切一刀转动一下茭白,使块形不规则,更易吸收调料。
(2)煸炒茭白:“起皱”是入味的前提
热锅倒入食用油(比平时炒菜多),烧至微热(约120℃,手放在锅上方能感受到热度),放入茭白块,中火煸炒5-8分钟,直至茭白表面微微起皱、呈淡黄色。
关键:煸炒的目的是让茭白表面形成“焦脆层”,这样后续焖煮时能更好吸收调味汁,避免茭白过于软烂。
(3)调味焖煮:“浓油赤酱”的核心
锅中留少许底油,放入姜片、葱白煸炒出香味(约1分钟);
加入生抽、老抽、白糖,快速翻炒均匀,让茭白块均匀裹上酱汁(此时会飘出浓郁的酱香气);
倒入清水(水量约到茭白的1/2高度,不需要完全淹没),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盖上锅盖焖煮8-10分钟。
提示:焖煮时间根据茭白大小调整,既要让茭白充分吸收调料香味,又不能煮烂(用筷子扎一下,能轻松扎透即可)。
(4)收汁出锅:“亮油”是卖相的关键
焖煮后,打开锅盖,大火收浓汤汁(此时需要不断翻炒,防止糊锅);
根据咸淡调整盐量(可选),淋上香油翻匀,即可出锅装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