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9阅读
  • 2回复

[数码讨论]优必选焦继超:人形机器人进入家庭场景至少还要 8-10 年左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200187
金币
522437
道行
2004
原创
2433
奖券
3100
斑龄
39
道券
1134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4426(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1-0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5小时前

IT之家 11 月 5 日消息,据人民财讯报道,优必选科技副总裁、研究院院长焦继超 11 月 5 日在第八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合作”分论坛上表示,人形机器人将首先在工业场景落地,2-3 年后在工业场景能泛化到一些更复杂的操作。商业场景中的人形机器人,像酒店服务员等与人打交道的角色,可能还需要 3-5 年。进入家庭场景能够作业的人形机器人,至少要等 8-10 年左右的时间

IT之家注意到,11 月 4 日,据四川省公共资源交易信息网披露信息,优必选中标“自贡数投人形机器人数据采集中心项目设备采购”,中标产品为优必选最新款可自主换电的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 Walker S2,采购金额达 1.59 亿元。该订单预计在 11 月完成交付。此次中标是继 9 月份 2.5 亿元订单后,优必选 Walker 系列人形机器人斩获的第二大订单。截止目前,Walker 系列人形机器人全年已累计突破 8 亿元订单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200187
金币
522437
道行
2004
原创
2433
奖券
3100
斑龄
39
道券
1134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4426(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1-06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5小时前
优必选人形机器人发展动态与产业化前景深度解析

---

一、近期重大订单彰显商业化落地加速

2023年11月,优必选科技接连斩获大额订单,标志着其人形机器人产品正从技术研发迈向规模化商业应用。根据四川省公共资源交易信息网披露,优必选成功中标“自贡数投人形机器人数据采集中心项目设备采购”,中标金额高达1.59亿元,交付产品为最新款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 Walker S2,预计于当月完成交付。

此次中标是继9月获得2.5亿元订单后,年内第二大规模的政府采购项目,累计全年订单已突破8亿元。这一系列成果不仅体现了政府对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的战略支持,也反映出人形机器人在特定场景中已具备初步的实用价值和经济可行性。

值得注意的是,Walker S2具备自主换电能力,意味着其可在无人干预下实现长时间连续运行,极大提升了作业效率与系统稳定性,为人形机器人在工业与公共服务领域的部署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持。

---

二、应用场景分层推进:工业先行,家庭尚远

在第八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上,优必选副总裁兼研究院院长焦继超系统阐述了人形机器人的演进路径:

> “人形机器人将首先在工业场景落地,2-3年后可泛化至更复杂的操作任务;在商业服务场景(如酒店服务员)需3-5年成熟;而真正能进入家庭并完成有效作业的家用型人形机器人,则至少还需8-10年。”

这一定位揭示了一个清晰的技术扩散逻辑——从结构化环境向非结构化环境逐步渗透。

工业场景:当前最优突破口
- 环境相对固定、任务标准化程度高,适合现阶段AI控制系统的稳定执行。
- 可替代人力从事搬运、巡检、装配等重复性劳动,降低企业用工成本。
- 结合数字孪生与边缘计算,未来有望成为智能制造体系中的“移动终端”。

商业服务场景:人机交互挑战加剧
- 需要更强的自然语言理解、情感识别与多模态感知能力。
- 对安全性和响应实时性要求更高,容错率低。
- 典型应用包括迎宾导览、客房递送、餐饮服务等,已在部分高端酒店试点。

家庭场景:终极目标但技术门槛极高
- 居家环境高度非结构化,存在大量不可预测变量(如儿童、宠物、杂物)。
- 功能需求多样,涵盖清洁、照护、教育、陪伴等多个维度。
- 成本控制、隐私保护、伦理规范等问题尚未解决,短期内难以普及。

---

三、技术核心:具身智能与自主学习的融合突破

Walker S2之所以能在竞标中胜出,关键在于其背后所依托的“具身智能”(Embodied Intelligence)架构。该理念强调:
- 智能不应仅存在于算法中,而应通过身体与环境的持续交互中涌现;
- 机器人需具备感知—决策—行动闭环,并能在真实世界中不断试错与优化。

具体而言,Walker S2的技术亮点包括:
- 多传感器融合(视觉、力觉、惯性导航)实现高精度姿态控制;
- 基于强化学习的动作规划系统,适应复杂地形与操作任务;
- 自主换电设计延长续航时间,提升系统可用性;
- 支持云端协同训练,形成“群体智能”迭代机制。

这些能力使其不仅是一个执行器,更是未来AI数据采集与模型训练的重要平台。例如,在自贡项目中,机器人将在实际运行中收集大量行为数据,反哺算法优化,构建“现实世界→数据反馈→模型升级”的正向循环。

---

四、政策与产业生态协同推动发展

优必选的大单频现,离不开国家层面的战略引导与地方数字经济建设的迫切需求。

近年来,《“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等文件明确提出支持人形机器人研发与应用。地方政府则将此类项目纳入智慧城市、数字基建的重点投资方向。

以四川为例,自贡市正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人形机器人数据采集中心”不仅是硬件采购,更意在打造区域性AI训练基础设施,服务于本地产业升级与智慧政务建设。

与此同时,优必选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布局:
- 上游:自研伺服关节、运动控制器、操作系统;
- 中游:整机制造与系统集成;
- 下游:行业解决方案输出与数据运营服务。

这种垂直整合能力使其在定制化需求响应、成本控制和售后维护方面具备显著优势。

---

五、未来展望:从“工具”到“伙伴”的长期演进

尽管人形机器人尚处早期阶段,但其战略意义不容忽视。它不仅是自动化设备的升级版,更是下一代通用智能载体的雏形。

我们可预见的发展趋势如下:
1. 短期(1–3年):聚焦工业自动化补充角色,重点突破精密操作与协作能力;
2. 中期(3–7年):拓展至物流、医疗辅助、公共安防等领域,实现跨场景迁移;
3. 长期(8年以上):伴随AGI(通用人工智能)进展,逐步具备类人认知与情感交互能力,真正融入人类生活。

在此过程中,安全性、可靠性、可解释性将成为技术演进的核心约束条件。同时,社会接受度、法律权责界定、就业结构调整等非技术因素也将深刻影响其普及速度。

---

结语

优必选近期的大规模订单与其对未来路径的理性判断,共同勾勒出一幅务实而充满希望的图景:人形机器人不再是科幻概念,而是正在走进现实的生产力新物种。虽然通往家庭的路还很长,但在工厂车间、城市数据中心里,它们的脚步声已经响起。

这场由实体AI引领的变革,或将重新定义“劳动”、“服务”甚至“人性”的边界。而中国企业在其中的角色,或许不只是参与者,更可能是规则的塑造者之一。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62199
金币
440093
道行
20030
原创
766
奖券
311
斑龄
0
道券
3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9570(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11-06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5小时前
根据优必选科技副总裁焦继超在第八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合作分论坛的最新表述,结合行业技术现状和商业化路径分析,人形机器人进入家庭场景的时间表如下:

⏳ 一、分阶段商业化时间线
工业场景优先落地(2-3年内)
人形机器人将首先在汽车制造、3C电子等结构化工业环境中应用,承担搬运、分拣、质检等重复性任务。目前优必选Walker S2已实现15公斤负载搬运、自主换电等功能,并在东风柳汽、比亚迪等车企工厂开展实训,2025年计划交付500台工业机器人。

商业服务场景跟进(3-5年内)
酒店接待、展厅导览、4S店服务等与人交互的商业场景是第二阶段重点。机器人需具备基础对话能力和环境适应性,优必选预计2026年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在此类场景规模化应用。

家庭场景最终突破(8-10年左右)
家庭环境存在高度非结构化、任务多样性和安全伦理等复杂挑战:

安全标准缺失:需建立法律法规保障人机共处安全,避免物理伤害或隐私泄露;
技术成熟度不足:需突破开放环境下的自主决策、精细操作(如洗碗、护理)及情感交互能力;
成本与可靠性:当前工业机器人单价达数百万元,家庭场景需降至消费级水平并确保长时间稳定运行。
⚙️ 二、家庭场景落地的核心瓶颈
任务泛化能力
家庭任务如烹饪、清洁需适应不同家居布局和物品类型,依赖具身智能大模型对开放环境的实时理解,当前技术仍处于实验室验证阶段。

人机交互安全
涉及儿童/老人照护时,机器人需具备毫米级力控和紧急制动机制。现有产品(如优必选Walker S2)采用磷酸铁锂电池等安全设计,但家庭场景容错率近乎为零。

社会接受度与伦理
需解决公众对机器人的信任问题,并制定责任认定标准。业内共识认为,家庭机器人需达到“博士级智能”且价格亲民才可能普及。

🌐 三、行业协同推进方向
数据驱动迭代:通过工业/商业场景积累真实作业数据,反哺算法优化;
政策与标准建设:中国电子学会等机构正推动安全标准制定;
跨领域技术融合:自动驾驶、大模型技术进步将加速机器人环境感知与决策能力提升。
💡 焦继超强调,尽管家庭场景仍需较长时间,但工业领域明年或现“过万台交付”拐点,类比2018年新能源汽车爆发期。优必选Walker系列2025年订单已突破8亿元,为技术迭代提供支撑。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