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0阅读
  • 1回复

[医学知识]慢阻肺还每天散步?医生告诫:不想病情加重,尽早改掉这5个习惯[10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200229
金币
522592
道行
2004
原创
2433
奖券
3100
斑龄
39
道券
1134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4432(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1-0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6小时前
— 本帖被 xian209 执行加亮操作(2025-11-06) —

慢阻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老年人群体,随着年龄增长和肺功能的自然衰退,慢阻肺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慢阻肺的主要症状涵盖咳嗽、咳痰、气短等,倘若这些症状未获有效管控,患者病情可能渐进性加剧,生活质量亦会随之降低,故而,对此需予以高度重视。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慢阻肺患者并不清楚,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不当习惯,反而可能会使病情恶化。

盲目运动或不运动是慢阻肺患者常见的误区。

很多患者听说运动对身体有好处,尤其是对呼吸系统有帮助,因此,他们可能会选择去散步、跑步或者做一些其他的运动,认为这些能帮助增强体力、改善肺功能。

然而,运动并非对每个患者都适合,特别是一些慢阻肺患者,过度的运动可能会引发呼吸困难,甚至加重病情。过度运动可能使得患者的呼吸负担加重,导致体力不支,气短加剧,严重的甚至会引起急性加重。

另一方面,很多患者因为怕运动会加重病情,选择完全不运动。长期不运动也会导致体力和耐力的下降,呼吸肌肉的力量减弱,肺活量减少,反而会使得患者的症状变得更加严重。

对于慢阻肺患者来说,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运动类型和适当的运动量。

医生通常建议患者进行低强度的有氧运动,比如散步、慢跑、游泳或骑自行车等,运动强度和时长应该根据个人体能和病情调整,避免过度劳累。

忽视呼吸肌的专项锻炼是很多患者未曾重视的一个环节。慢阻肺的患者,尤其是病程较长的患者,常常会面临呼吸肌的萎缩和无力,这会导致气流受限,呼吸更加困难。

呼吸肌的锻炼对于缓解症状、改善肺功能非常重要,但很多患者并不清楚这一点,导致病情的进一步加重。

通过呼吸肌训练,患者可以增强胸部和腹部的肌肉力量,提高肺活量,从而减轻呼吸困难的症状。呼吸肌训练有很多种方法,最常见的包括腹式呼吸训练和唇呼吸训练。

腹式呼吸训练,可强化横膈膜活动,增大肺部通气量,进而改善呼吸功能,唇呼吸训练则有助于患者掌控呼吸,减缓呼吸频率,有效缓解气短之症。

这些简单的训练,患者在家中就可以进行,并且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步增加训练的强度。

研究发现,经过一定周期的呼吸肌训练,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可以显著改善,因此,忽视呼吸肌的锻炼,可能会使患者错失有效缓解症状的机会。

暴露于有害气体和颗粒中(尤其是吸烟)是另一个导致慢阻肺加重的主要因素。

吸烟乃慢阻肺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长期吸烟会损害肺部气道与肺泡,造成气流受限,进而诱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严重威胁肺部健康。

烟毒猛于虎,护肺当戒烟!即便是非吸烟者,如果长期暴露在二手烟中,也同样会增加患病的风险。

此外,空气中的污染物、工业废气、灰尘、化学物质等,都是潜在的肺部刺激物,长期暴露于这些有害气体和颗粒中,会加剧肺部的炎症反应,导致慢阻肺症状的恶化。

对于慢阻肺患者来说,戒烟是改善病情最有效的措施,即使已经患有慢阻肺,戒烟也能有效减缓病情进展,减少急性加重的风险。此外,患者还应尽量避免待在空气污染较重的地方。

如果必须暴露在有害气体和颗粒中,佩戴口罩、空气净化器等保护措施也可以有效减少伤害。改善生活环境,减少接触有害气体,是控制慢阻肺症状的重要步骤。

不按医嘱用药,随意停药。慢阻肺是一种慢性疾病,治疗过程需要长期坚持,药物治疗在病情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许多患者在病情有所缓解时,可能会认为自己已经痊愈,从而随意停药或减少药量,这种做法是非常危险的。

研究发现,约有30%的慢阻肺患者会自行停药或减少用药,这不仅不能有效控制病情,反而会加重病情,导致急性加重,甚至住院治疗。

慢阻肺患者的药物治疗,常涵盖支气管扩张剂、吸入类固醇、肺部康复药物等,此类药物可有效扩张气道,减轻炎症反应,进而显著缓解患者症状,助力其改善呼吸状况。

因此,患者应当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药物,不要自行调整药物种类或剂量。

如果出现不适症状,也应及时咨询医生,调整治疗方案。对于一些长期服药的患者,定期随访和评估是非常必要的,确保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忽视营养与体重管理是慢阻肺患者经常忽略的一个问题。慢阻肺患者因长期饱受呼吸困难、气短之苦,常致食欲不振,营养摄入匮乏,如此一来,体重渐降,更甚者会陷入营养不良的困境。

营养不良会进一步影响患者的免疫功能,使得他们更容易感染,且恢复慢,容易导致病情加重。此外,过度的体重减轻还会影响到呼吸肌的功能,进一步加重呼吸困难的症状。

因此,慢阻肺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必须注重均衡的营养摄入,保持适当的体重。研究显示,合理的饮食和体重管理对提高慢阻肺患者的生活质量、延缓病情进展具有显著作用。

对于有肥胖问题的患者,适度的减重同样有助于减轻呼吸系统的负担,改善呼吸功能。

通过科学合理的治疗,结合适当的运动和生活方式调整,患者可以有效控制症状,减少急性加重的发生,享受更健康的生活。

因此,慢阻肺患者要时刻警惕这些不良习惯,早日改正,以免错失最佳治疗时机。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慢阻肺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郭灿灿.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的研究进展 网络首发, 华西医学, 2024-06-21


1条评分金币+22
xian209 金币 +22 - 2小时前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200229
金币
522592
道行
2004
原创
2433
奖券
3100
斑龄
39
道券
1134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4432(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1-06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6小时前
慢阻肺患者的日常管理与常见误区解析

慢阻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作为一种进行性发展的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正如您所述,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常因一些不当习惯导致病情恶化。结合现有知识,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慢阻肺的管理要点及常见误区,并提供科学的应对策略。

一、慢阻肺的核心管理原则

慢阻肺的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涉及药物治疗、呼吸训练、运动康复、营养支持及生活方式调整等多个方面。其核心目标是缓解症状、减少急性加重、改善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正如[1]中提到,“通过合理的日常生活调整、科学的呼吸训练与锻炼以及营养均衡的饮食管理,患者可以有效缓解症状”。

二、常见误区及科学应对

1. 运动误区:“盲目运动”或“完全不运动”

- 误区表现:
  - 部分患者认为运动能增强体质,盲目进行高强度运动(如快跑、登山),导致呼吸困难加重。
  - 另一部分患者因害怕气短而拒绝任何运动,长期久坐导致肌肉萎缩、心肺功能进一步下降。

- 科学应对:
  - 选择合适运动:优先选择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水中运动等。[2]指出,“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10]也提到“全身运动”和“日常活动”如爬楼梯、园艺活动等,强调“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
  - 制定个性化计划:运动强度和时长需根据个体病情调整。例如,初期可从每天10-15分钟散步开始,逐渐增加至30分钟。若运动中出现明显气短、胸痛,应立即停止并休息。

2. 忽视呼吸肌锻炼

- 误区表现:多数患者仅关注药物治疗,忽视了呼吸肌(如膈肌、肋间肌)的专项训练,导致呼吸肌无力,进一步加重气流受限。

- 科学应对:
  - 腹式呼吸法:[1][3][7][11]均详细介绍了腹式呼吸。具体方法为:放松肩颈,一手放腹部,一手放胸部;用鼻缓慢吸气(腹部鼓起,胸部尽量不动),用口缓慢呼气(腹部收缩)。每日练习2次,每次10-15分钟。
  - 缩唇呼吸法:用鼻吸气2秒,缩唇(如吹口哨状)缓慢呼气4-6秒,呼气时间是吸气的2-3倍。[3]建议“每天练习2次,每次10-15分钟”,可有效减少肺内残气量,改善气体交换。
  - 呼吸操:[5]提供了由康复专家编创的呼吸肌练习操,包括肩部牵拉、胸肌牵拉等动作,可增强呼吸肌肌力和耐力。每个动作做3-10次,每天3次为宜。

3. 暴露于有害气体与颗粒中(尤其是吸烟)

- 误区表现:部分患者对吸烟的危害认识不足,或戒烟后仍暴露于二手烟、雾霾、厨房油烟等环境中。

- 科学应对:
  - 坚决戒烟:[4][10]明确指出,“吸烟是最重要的环境因素”,戒烟是慢阻肺管理的首要措施。“自己戒烟,同时避免吸入二手烟”[3]。戒烟可减缓肺功能下降速度,降低急性加重风险。
  - 改善环境:避免接触工业废气、粉尘、刺激性气体。雾霾天气或空气污染严重时,减少外出;如需外出,佩戴N95口罩。室内定期开窗通风,使用空气净化器,减少烹饪油烟(使用抽油烟机)。[1]建议“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定期开窗通风”。

4. 不按医嘱用药,随意停药

- 误区表现:患者在症状缓解后自行停药或减药,认为“无需长期用药”。

- 科学应对:
  - 规律用药:慢阻肺是慢性疾病,需长期规范治疗。常用药物包括支气管扩张剂(如沙美特罗、噻托溴铵)、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等。[10]强调“规律用药”,不可擅自停药或调整剂量。
  - 家庭氧疗:对于有低氧血症的患者,“家庭氧疗”至关重要[3]。需严格按照医嘱使用氧气设备,确保每日吸氧时长和氧流量。
  - 定期随访:定期复诊,医生会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若出现症状加重(如咳嗽加剧、痰量增多),及时就医。

5. 忽视营养与体重管理

- 误区表现:患者因呼吸困难导致食欲下降,或因担心体重增加而过度节食,最终引发营养不良;也有部分患者肥胖,加重呼吸负担。

- 科学应对:
  - 均衡膳食:
    - 蛋白质:每日摄入1.0-1.5克/千克体重的优质蛋白(如鱼、禽、蛋、奶、豆制品)[2][8][9]。感染或急性加重期可增至1.5-1.8克/千克体重。
    - 碳水化合物与脂肪:减少高碳水化合物摄入(避免过多二氧化碳产生),增加健康脂肪(如橄榄油、鱼油)占比20%-30%[4][9]。
    - 维生素与矿物质:多吃新鲜蔬果(每日水果不少于200克),补充维生素A、C、E及抗氧化剂[9]。
  - 饮食细节:遵循“少食多餐”,避免过饱;细嚼慢咽;控制盐分摄入(每日<6克)[2][4]。餐前或餐后可进行吸氧治疗以缓解气促。
  - 体重管理:理想体质指数(BMI)为18.5-23.9 kg/m²。消瘦者需加强营养补充(如口服营养制剂),肥胖者适当减重以减轻呼吸负担[9]。

三、总结与建议

慢阻肺的管理需要患者、家属及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患者应避免上述常见误区,树立正确的疾病认知:

1. 积极面对疾病:慢阻肺虽不可根治,但通过科学管理可显著改善生活质量。
2. 坚持综合干预:将戒烟、呼吸训练、适度运动、规范用药和营养支持融入日常生活。
3. 定期监测与学习:学会使用峰流速仪监测肺功能,了解自身病情变化;主动学习疾病知识,参与患者教育课程。

正如您所说,“科学合理的治疗结合适当的运动和生活方式调整,患者可以有效控制症状”。希望每位慢阻肺患者都能重视日常管理细节,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方案,让每一次呼吸都更加顺畅。

如果您或身边的人有慢阻肺相关疑问,建议及时咨询呼吸科医生或专业康复师,获取针对性指导。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