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0阅读
  • 2回复

[奇观]广州滨江天地 / 广亩景观[47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201307
金币
530822
道行
2004
原创
2433
奖券
3100
斑龄
39
道券
1137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4637(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1-1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6小时前

写在前面

广州滨江天地根植于一段始于1914年的深厚工业历史。作为中国现代造船业的先驱,这片土地见证了广州工业文明的完整脉络。2023年,广亩受业主委托进行广州滨江天地街区风貌整体设计及滨水公园段更新,以激发社区活力,满足市民对生活品质与精神归属的进阶需求。从工业生产岸线转变为与城市生活深度交融的公共文化滨水空间,以此回应大湾区城市更新中工业历史与生态人文协同发展的命题。

珠江之上,船只穿梭如昨,广船厂的工业记忆在水波中永续。

从工业遗址到生活水岸的更新之路

历史并非被静态封存,而是通过“新旧对话”的设计哲学被重新激活。保留场地的历史痕迹,让锈蚀的工业元素有机嵌入新的公共空间序列,以此创造出独特的时空层叠体验,使厚重的工业记忆得以在当代城市语境中延续,让市民在漫步、休憩之间,能直观感知从宏大工业叙事到细腻日常生活的情感动线,从而完成一次深度的场所阅读。

保留船厂工业遗存,以锈蚀的工业构件唤起场地记忆。

1914年,广南船坞正式开工建坞(左);1954年,“广州造船厂”正式成立(右)

厚重的工业记忆在当代城市语境中延续,重塑场地的认同感与叙事性。

以珠江后航道滨水岸线为载体,在传承场地工业基因的同时,我们植入弹性慢跑系统,构建多层次滨水界面,使单一的造船生产区蜕变为流动的城市客厅,让历史记忆对话城市发展,联动教育、居住、商业等板块,催化滨水空间与都市生活,为超大城市滨江工业遗存再生提供可复制的可持续性发展范式。新旧时空在此叠合,机械轰鸣被江风鸟鸣替代,工业遗产转化为城市文化容器,见证着珠江沿岸从工业遗址生产岸线向生活水岸的历史性转型。

滨水跑道的嵌入,为市民的健康生活赋能,开启了场地的活力新篇。

滨河栏杆增加石材压顶及扶手,并进行整体亮化设计,提升了滨水空间的夜间安全性、可达性及漫步氛围。

乔木群落间有机散布休憩座凳,将休憩功能自然融入其中。通过局部抬升地形,形成复合功能的花坛,林荫交织,打造沉浸式的共享“户外剧场”。树阵广场林下的互动秋千装置,以趣味性激发停留与交往。

林下空间通过树阵与台地座椅的简洁几何语言,构建出舒适的林下生活剧场。

增加公共互动设施, 提升场地停留时间。

依据周边社区需求,场地内有机植入儿童活动区、多功能运动空间、林下树阵广场及滨江咖啡馆等多样化场所,并与毗邻街区的商业、教育、文创功能紧密联动,共同构筑一个充满活力、服务公众的滨水生活廊道。从工业基因中汲取灵感,保留场地内船坞抽象转译形成的独特色游戏地形。我们将原有的沙池升级为安全、明亮的彩色沥青铺装区域,并增设游乐器械,显著提升了场地的视觉趣味性与游戏丰富度。空间周边精心配置丰富的植物,设置科普标识牌,将游戏场延伸为自然的认知课堂。

儿童活动场提升前(左),儿童活动场提升后(右)

将植物认知融入游戏场域,让孩子们在触摸与观察中亲近自然,实现寓教于乐的沉浸式探索。

运动场地聚焦于构建全龄化与复合型的社区活力聚点。篮球场周边拓展出开阔的林下活动区,以丰富的林冠线形成自然围合。场地置入极限运动空间,满足青少年群体的运动需求。整体布局兼顾人性化关怀,通过增植特色遮荫乔木与设置林下休息座椅,为运动者创造了舒适的休憩环境,营造出一个在自然中运动、于绿荫下交流的社区乐活场景。

提升后的篮球场成为凝聚人气的社交磁场。

将原先的羽毛球场优化为吸引更多人的全龄活动空间。

弹性活动空间满足全龄活动与休憩看护,让有限场地产生无限活力。

整个滨水空间以连续的慢行步道为骨架,串联滨水视野,并通过雕塑旱喷广场等强化城市交口界面。极具艺术张力的红色雕塑结合雾森水景,自街道视角便成为无可争议的视觉焦点,吸引公众来到广场走向水岸,使滨水活力真正向内渗透、蔓延,实现了从都市烟火到滨水休闲的优雅过渡与空间叙事。

刚进入街区,远远就望见端头的红色雕塑,策略性地引导并汇聚人流。

织补城市肌理,激活街区新生

广州滨江天地将街区风貌设计视为联动滨水公园与城市腹地的关键纽带。为破解滨水空间与内部功能板块常见的割裂问题,以通向街区的地铁站为起点,出站口同系列红色雕塑呼应街区端头,打造渗透共生、活力连贯的街区。

红色雕塑与绿岛构成出站第一印象,以强烈的视觉艺术快速完成到访者的情绪转换。

通过一系列精细化、人性化的设计介入,重塑街道界面、整合慢行网络与街角节点,策略性地串联起幼儿园、商业界面、居住社区及交通枢纽,将孤立的功能点编织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性地提升街区场所品质,激发街区持续活力,营造一个安全、便捷且充满人文关怀的友好型街区。

地面以充满童趣与艺术感的涂鸦活化步行界面,有效引导人流并划定活动区域。

街区设计前(左),街区整体设计后(右)

幼儿园区域则重点打造安全的接送环境,通过设置清晰的临时候车区、结合导视系统与休憩设施,有效疏导人流,化解高峰时段的拥堵压力。

通过系统性的设计语言营造出安全、友好且富有整体感的街区氛围,打造和谐统一的街区界面。

立足广州美食文化,以本土鹈鹕的萌态食性与城市食俗共鸣为切入点,将城市"吃货"属性与鹈鹕形态深度绑定,通过生物特征与文化意象的跨维转译,首创研发鹈鹕ip形象,构建具有在地认同感的城市记忆载体。

原创的鹈鹕ip形象与坐凳,指示牌,地面涂鸦,车挡,雕塑等相结合。

鹈鹕IP被巧妙融入商业界面的营造,成为统一的视觉叙事线索,以打造一个温馨且极具辨识度的商业生活场。IP元素带来故事性与趣味感,绿植的自然生机与外摆区的休闲功能鼓励人们停留、社交。最终,一个既开放包容又充满温情体验的商业氛围油然而生,成为吸引人们日常到访的活力点。

将冰冷的消费空间转化为充满吸引力的社交目的地。

广州滨江天地以人性化设计回应了公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滨水空间的更新及活力街区的营造,显著提升了城市温度及归属感。未来这里将持续为珠江沿岸乃至更多城市更新注入活力,推动城市空间治理从单一转向更加注重人文关怀、生态可持续与社区营造的综合价值创造。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广州滨江天地

项目位置:中国,广州

景观面积:50778m

滨水公园段更新及街区整体设计:广亩景观

项目总控:张灼

设计总监:高芳、张晟慧

设计团队:王雨清、罗嘉欣、罗阿里、密铮、广亩方案设计团队、广亩研发团队

施工图设计:朱海明、白延红

广亩施工图设计团队植物设计:江玲玲、广亩植物设计团队

水电结构:宋旭阳、任立

业主单位:广州瑞凌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业主团队:周才贵、曾博、邵芹英、刘诗慧、邹、陈富泳、杨敏、刘胤

更新前公园段景观设计:swa

摄影机构:IAM岸木摄影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201307
金币
530822
道行
2004
原创
2433
奖券
3100
斑龄
39
道券
1137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4637(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1-1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6小时前
广州滨江天地:从工业遗存到城市新地标的历史性蜕变

引言:百年工业记忆的当代重生
广州滨江天地位于荔湾白鹅潭片区,其前身是拥有百年历史的广船厂区。自1914年爱国华侨谭毓秀、谭礼庭父子创办广南船坞起,这片土地便与珠江的潮汐一同见证了广州工业文明的兴衰。2018年,广船国际荔湾厂区结束造修船历史,2020年,中船集团携手中信泰富地产启动土地重生计划。如今,这座125万方滨水大城不仅是一次城市更新的实践,更是一场关于工业记忆、生态人文与未来生活方式的深度融合。

一、历史脉络:从广船厂区到滨江天地
工业时代的辉煌
- 1914年:广南船坞始建,开启广州现代造船业序幕。
- 1954年:收归国有,更名为“广州造船厂”,成为国家重要船舶生产基地。
- 1993年:改制为广船国际并在香港上市,跻身国际造船企业行列。
- 2018年:荔湾厂区结束百年造修船历史,为城市更新腾挪空间。

更新时代的启航
- 2020年:中船集团与中信泰富地产联合开发,提出“超级珠江”概念,将白鹅潭滨江提升至全球城市维度。
- 核心愿景:保留工业遗存,注入现代功能,打造集居住、商业、文化、生态于一体的滨水地标。

二、设计理念:“新旧对话”与“三体合一”
新旧对话的设计哲学
广州滨江天地的核心设计理念在于“保留历史痕迹,激活当代活力”。通过“新旧对话”,将锈蚀的工业构件(如船台、塔吊、管道)转化为公共艺术装置和空间节点,使市民在日常生活中感知历史纵深。例如:
- 船台1914创享中心:由建筑大师隈研吾设计,将原船台改造为艺术展览与文化交流空间,成为珠江上的“世界级艺文秀场”。
- 工业元素景观化:将废弃钢铁管道改造成休憩座椅,锈蚀钢板用于铺装和雕塑,形成独特的“时空层叠体验”。

三体合一的开发模式
广州滨江天地创新提出“三体合一”开发策略,实现城市空间的高效整合:
1. 站城一体:双TOD无界开发。作为广州地铁11号线鹤洞东站上盖项目,无缝衔接轨道交通、道路网络与慢行系统,构建“半小时城央生活圈”。
2. 园城一体:自然公园作为城市底盘。打造约18万方滨水公园联盟,包含亲子运动、数字艺术、生态体验三大主题公园,将绿色空间渗透至城市肌理。
3. 水城一体:2公里岸线开发。通过“超级珠江”概念,将滨水空间从单一生产岸线转变为集休闲、文化、商业于一体的复合型活力带,并通过车歪岛等岛屿节点深化江流体验。

三、滨水空间更新:从生产岸线到生活水岸
滨水公园段更新实践
- 弹性慢跑系统:沿江岸线植入贯通式慢跑步道,串联各功能节点,满足市民健康生活需求。
- 夜景亮化工程:滨河栏杆增加石材压顶及扶手,并进行整体亮化设计,提升夜间安全性与漫步氛围。
- 休憩与互动设施:乔木群落间散布休憩座凳,局部抬升地形形成复合功能花坛,打造“户外剧场”。树阵广场下的互动秋千装置激发停留与交往。

儿童与运动空间的创新设计
- 儿童活动场:保留船坞抽象形态转译为游戏地形,将沙池升级为彩色沥青铺装区域,并增设游乐器械。周边配置植物科普标识牌,实现“寓教于乐”的自然认知课堂。
- 全龄运动空间:优化篮球场、羽毛球场为多功能运动区,新增极限运动空间。通过遮荫乔木与休息座椅营造舒适休憩环境,打造“社区乐活场景”。

视觉焦点与空间引导
- 标志性红色雕塑:在街区端头及地铁出入口设置极具艺术张力的红色雕塑,结合雾森水景形成视觉焦点,引导人流从城市腹地走向滨水空间。
- 鹈鹕IP形象:以广州美食文化与鹈鹕食性为灵感,原创鹈鹕IP形象,并融入坐凳、指示牌、地面涂鸦等元素,构建在地认同感的城市记忆载体。

四、街区风貌设计:织补城市肌理,激活社区活力
街区整体设计策略
以地铁鹤洞东站为起点,通过红色雕塑呼应街区端头,打造“渗透共生、活力连贯”的街区网络。串联幼儿园、商业界面、居住社区及交通枢纽,将孤立功能点编织为有机整体。

人性化细节设计
- 步行界面活化:地面采用童趣艺术涂鸦,引导人流并划定活动区域。
- 幼儿园接送环境优化:设置临时候车区、导视系统与休憩设施,有效疏导高峰时段人流。
- 商业氛围营造:鹈鹕IP融入商业界面,绿植与外摆区鼓励停留社交,将冰冷消费空间转化为社交目的地。

五、核心配套与未来展望
已兑现配套(截至2025年)
- 交通:地铁11号线鹤洞东站已通车,实现与天河、琶洲等核心CBD的快速通达。
- 商业:“无界滨水公园街区”璇湾坊开业,引入喜茶、半合咖啡等品牌;约20万方滨水商业体加速建设。
- 教育: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附属小学(30班)、荔湾区青少年宫附属幼儿园已开学,“目送式教育”落地。
- 文化:隈研吾设计的船台创享中心预计2025年Q4启用;全国首家雅诗阁优选服务公寓计划同期开业。

二期尚滨道的高端突破
作为中信泰富最高端产品系代表作,尚滨道提出“超级珠江”概念,在产品力上实现跃升:
- 园林创新:约1.5万㎡社区公园与滨江公园、广钢中央公园串联,形成开放式生态系统。“船奇艺园二十幕场景”融合岭南文化与海派风格。
- 江景体验升维:“一步公园两步江”的空间叙事,打造以珠江为舞台的文化生活策展场。

结语:重塑江岸空间的城市资产
广州滨江天地不仅是物理空间的更新,更是城市价值的重塑。通过保留工业记忆、激活滨水活力、织补街区肌理,项目成功将昔日的工业厂区转变为充满人文关怀与生态可持续性的城市新地标。正如其案名“给世界一座再向前的广州”所昭示的,在中信泰富与中船集团的央企实力加持下,白鹅潭滨江正以“超级珠江”的姿态,引领广州向“活力全球城市”的目标迈进。未来,随着各项配套的全面兑现,这座125万方滨水大城将持续为珠江沿岸乃至大湾区城市更新提供可复制的范式,书写城市更新与人文关怀深度融合的新篇章。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62850
金币
445437
道行
20030
原创
766
奖券
341
斑龄
0
道券
3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9665(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11-10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3小时前
一、滨江公园生态体系
18万㎡滨江公园联盟:作为社区核心生态骨架,无缝衔接珠江岸线,融合工业遗址改造(如老船台)与自然景观,形成集生态保育、休闲运动、文化展示于一体的滨水绿廊。
无界滨水公园街区:首创“商业+公园”交互模式,通过开放式动线设计串联璇湾坊商业街区与滨江绿地,实现购物、餐饮、艺术展览与自然场景的自由切换。
🌳 二、艺术化园林设计
名贵树种与奢石运用:精选朴树、冬青等乔木构建多层次植被空间,结合艺术雕塑与天然奢石铺装,营造四季变幻的酒店式景观质感。
五大主题庭院:涵盖度假泳池(约450㎡)、社交花园、亲子乐园等场景,适配全龄段活动需求,如星空穹顶车库入口、爱马仕黑石材大堂等细节凸显高端调性。
🏙️ 三、文化地标融合
船台创享中心:建筑大师隈研吾设计的广东首作,以船坞工业遗产为灵感,打造兼具演艺中心、艺术馆功能的滨江文化地标,成为珠江畔艺文展演核心。
2.5万㎡文化群落:规划图书馆、船坞博物馆、大地艺术岛等公共空间,将广船历史文脉转化为现代生活体验。
🚶 四、立体交通与生活圈
TOD无缝接驳:地铁11号线鹤洞东站上盖,直连白鹅潭-金融城-琶洲CBD;规划水上巴士系统,创新珠江通勤方式。
目送式教育配套:社区内配建广外荔湾小学(已开学)、荔湾青少年宫附属幼儿园,800米范围覆盖3所省实名校。
💡 项目景观设计虽未公开提及“广亩景观”具体合作信息,但其整体规划深度契合生态无界化、艺术在地化、功能复合化理念,可视为广州滨水人居的标杆之作。如需进一步确认设计团队细节,建议直接咨询开发商中信泰富或中船集团官方渠道。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