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4阅读
  • 1回复

[数码讨论]读心术即将成为现实?科学家成功将脑电波转化为文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201897
金币
535487
道行
2004
原创
2433
奖券
3100
斑龄
39
道券
1137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4746(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1-12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3小时前

【CNMO科技消息】近日,有外媒报道称,读心术即将成为现实,国外科学家成功将脑电波转化为文字。日本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技术,至少能针对一个人所见或所想生成描述性语句。这项技术发表于《科学进展》,名为"Mind Captioning"。

据CNMO了解,该技术由日本神经科学家堀川友明及其团队开发。科研人员首先借助大型AI语言模型,分析了2000余段短视频的文字描述内容,通过算法为每段描述生成一种"意义特征签名"——即反映视频核心内容的数值模式。与此同时,团队还采集了六名受试者观看这些视频时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数据。随后,第二个AI系统通过训练,成功将特定的大脑活动模式与对应的意义特征签名建立关联映射。

该技术旨在从大脑活动模式中提取更完整的语义内容,而非仅识别单个关键词。研究人员表示,这不仅有助于深化对大脑如何处理感知与记忆语言化过程的理解,从长远来看,这项技术还能帮助因疾病或中风导致语言障碍的患者恢复沟通能力。研究人员强调,该技术目前尚无法秘密读取他人私密想法,但进步已清晰可见。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201897
金币
535487
道行
2004
原创
2433
奖券
3100
斑龄
39
道券
1137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4746(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1-12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3小时前
读心术技术突破:日本科学家成功将脑电波转化为文字

技术概述与核心名称
近日,日本科学家在“读心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开发出一种能够将脑电波转化为文字的技术。这项名为Mind Captioning(思维字幕) 的技术发表于权威期刊《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由日本神经科学家堀川友明(Tomoyasu Horikawa)及其团队主导研发。该技术的核心能力在于能够针对个体所见或所想的内容生成描述性语句,标志着人类在脑机接口和神经解码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技术原理与实现步骤
Mind Captioning技术的实现依赖于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数据采集与大型AI语言模型的深度结合,具体步骤如下:

1. 数据收集与特征生成:
   - 科研人员首先选取了2000余段短视频,并为其编写详细的文字描述内容。
   - 利用大型AI语言模型对这些文字描述进行分析,通过算法为每段描述生成“意义特征签名”。这是一种反映视频核心内容的数值模式,本质上是对语义信息的高度抽象化表示。

2. 大脑活动模式采集:
   - 团队招募了六名受试者,让他们在fMRI机器中观看这些短视频。fMRI能够实时捕捉大脑不同区域在观看视频时的血氧水平变化,从而记录下与特定视觉刺激相关的大脑活动模式。

3. AI系统关联映射训练:
   - 第二个AI系统负责建立大脑活动模式与“意义特征签名”之间的关联。通过机器学习训练,该系统逐渐学会了将特定的大脑神经活动模式映射到对应的语义特征上,从而实现从脑电波到文字描述的转化。

技术特点与创新之处
- 语义级解码:不同于以往仅能识别单个关键词的技术,Mind Captioning旨在提取更完整的语义内容。它能够理解大脑活动背后的整体意义,而非孤立的信息片段。
- 多模态融合:结合了fMRI的高空间分辨率脑成像技术和先进的AI自然语言处理能力,实现了从神经信号到自然语言的跨越。
- 记忆内容解码潜力:研究表明,该技术不仅能解码受试者当前所见的内容,甚至还能解码其回忆过往片段时的大脑活动。这表明其对“内在思维”的解读能力远超预期。

应用前景与意义
1. 医学康复领域:
   - 最直接的应用是帮助因疾病(如渐冻症)或中风导致语言障碍的患者恢复沟通能力。通过直接读取他们的脑电波并转化为文字,患者可以重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2. 神经科学研究:
   - 该技术为深入理解大脑如何处理感知信息、记忆以及语言化过程提供了全新的工具。它有助于揭示大脑内部工作机制,推动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

3. 人机交互革新:
   - 未来可能应用于更直观的人机交互界面,例如无需手动输入或语音指令,直接通过意念控制设备,极大提升交互效率和便利性。

当前局限与伦理考量
尽管进展显著,研究人员强调该技术仍处于早期阶段:
- 准确性与适用范围:目前在100个候选视频中识别准确率约为50%,且主要针对受控环境下的视觉刺激。对复杂、抽象或个人化的内心想法解码仍面临巨大挑战。
- 隐私保护:技术引发了关于精神隐私的担忧。研究人员明确指出,当前技术尚无法秘密读取他人私密想法,且需要复杂的设备和个体训练数据。但随着技术进步,“窥探思想”的风险确实存在,因此建立健全的伦理规范和隐私保护机制至关重要。
- 设备依赖性:目前依赖fMRI等大型昂贵设备,未来若要普及,需开发更便携、低成本的脑成像技术(如EEG的改进)。

总结
日本团队开发的Mind Captioning技术无疑是神经科学与人工智能交叉领域的里程碑式突破。它不仅展示了人类在破解大脑密码方面的强大能力,也为诸多实际应用打开了大门。虽然距离真正意义上的“读心术”还有距离,但正如研究人员所说,“进步已清晰可见”。随着技术的不断迭代和完善,我们有理由期待,在不远的将来,脑机接口技术将深刻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并为那些失去沟通能力的人们带来新的希望。这一研究也再次提醒我们,在享受科技进步的同时,必须审慎对待其潜在的伦理和社会影响。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