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之虎 |
2021-09-05 08:55 |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F6D542424F708C9B59FB88D5CD2075467986DE13_size41_w440_h292.jpeg) #伊朗篇-12# 亲爱的小伙伴们,感谢您一路支持、跟随“走遍世界博物馆”从文明古国系列的埃及、印度、希腊、墨西哥以及欧洲系列的俄罗斯一直走到亚洲系列的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土耳其等。现在,伊朗篇正在进行中……速度围观啦!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0592246868FBC328EE9347B0E8581FDB0C072D67_size101_w417_h277.jpeg) (国王清真寺,局部) 清真寺,相信大家都见过,但是关于它的建筑特色可能知道的人就不太多了。文旅圈中有这样一种说法:“伊朗归来不看清真寺”,意思是说伊朗的清真寺实在是太多,看过伊朗的就不用再看其他的了。话说的虽然有些夸张,但也说明伊朗的清真寺无论从历史、建筑以及装饰风格上都具有了一定的代表性。 今天,咱们就借着参观伊斯法罕“国王清真寺”的机会,一起来了解一下清真寺建筑的特点以及它无与伦比的装饰之美。 (本文图片由作者拍摄,版权所有。以下图片皆为伊斯法罕国王清真寺建筑,不再复注)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C8E9C1AF30DED3EA7E7BF25DC4B9E1D88D4DF9C6_size30_w345_h229.jpeg) (国王广场) 伊朗第三大城市伊斯法罕素有“伊斯法罕,天下一半”的美誉,是伊朗最著名的古都之一。其巨大的城市广场——国王广场(始建于1602年),在197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而有着约五百年历史的“国王清真寺”就坐落在这座巨大的广场上(上图红圈处)。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FF679E530DD7128FCEDC85C9E44DBA66C17547F5_size24_w197_h297.jpeg) (国王清真寺正门) 由于地域、人文以及历史发展等因素,各地清真寺建筑呈现出了不同的学派风格,如:埃及-叙利亚学派、伊拉克-波斯学派以及西班牙-北非学派等式样。尽管每种学派式样各有不同的风格,但它们却又有着相同的特点,都有:塔楼(宣礼塔,见上图)、庭院(礼拜场所)以及壁龛等。 接下来咱们就以国王清真寺为例,细说一番清真寺的建筑特色。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C9E9F1C3F67B88570FEDA8ED504A66507C8B3F86_size28_w320_h208.jpeg) (国王清真寺) 塔楼的由来 塔楼,也称“宣礼塔”(上图红圈处),是清真寺建筑中最醒目的部分,它高高的塔身建筑使人们远远地就能看见它。 期初,每当快到做礼拜的时间时,就会有宣礼者站到屋顶上去召唤附近的人们前来礼拜。这个屋顶后来就成为了清真寺宣礼塔的前身。 之后,宣礼塔越盖越高,数量也变成了二个、四个、六个不等。由于宣礼塔高耸直立的建筑特点,它能够使声音传播到很远的地方,因此它被用来做召唤用。后来,宣礼塔逐渐成为了清真寺的标志。 世界上拥有宣礼塔最多的是土耳其的蓝色清真寺,共计有六座宣礼塔。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13B7B6579E20366CD97C0AECB2D1CC1723E00F8B_size42_w259_h384.jpeg) “伊凡”结构 伊朗的清真寺大门几乎都是“伊凡(iwan)”的形式。这是一种三面封闭、正面完全敞开、顶部为矢状大拱的建筑形式(见上图)。实际上,这种“伊凡”矢拱结构不仅存在于清真寺大门建筑上,其内部也有很多。 传说“伊凡”式建筑起源于东方游牧民族的通风式帐篷,其屋顶类似穹窿状。后来这种样式流行于伊朗东部以及中亚地区的建筑设计中;再后来它被作为首选样式广泛应用于各地清真寺和宫殿建筑。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B0F78E32484AAACB8FEC40C4619FC12F893F0FA9_size46_w245_h370.jpeg) 国王清真寺中的伊凡结构(下同)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9C88B0721834505D91E07ABE2BC4303CFC3BC8BC_size75_w391_h256.jpeg)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9F96314617E14963C07B8D9590B826ECBCFCFCE4_size62_w397_h264.jpeg)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015909AD7466DD7F515DFAE41B38158F2AE1D2DF_size80_w406_h297.jpeg)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ADE5CFA8AA5CAA1AC33AD3FF35623014065CC395_size59_w410_h272.jpeg) 庭院中的伊凡结构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97CEDB43FEAECA412BB8CE986B3D9921F333B5F7_size96_w431_h287.jpeg) 大门上繁复的伊凡结构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1470F136332FC556A3832EC974C09B613D661DC8_size113_w455_h310.jpeg) 或许,你已经注意到了,在国王清真寺的建筑装饰中,它们全都是花卉纹饰而没有任何人物图案。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偶像崇拜在这里是被严格禁止的,由此凡是有关人物的形象都被禁止展示,其结果就是我们在清真寺内看到的装饰纹饰几乎都是以花卉、几何图案或者书法艺术为主题。这种以花卉、几何图案与书法艺术为基本元素并配之以蓝白为底色的独特装饰风格,后来渐成一种独具美学价值与魅力的特殊style,美术史学家称其为“ Arabe style”(阿拉伯风格)。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9FCAC0F1835E5CD66D19DA6A62A1BE694F985210_size51_w329_h212.jpeg) 国王清真寺精美的花卉与几何图案纹饰(下同)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BE0D0771EF0EB3AA656D273BE8E5F68C25AEC31E_size77_w403_h267.jpeg)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680091846F8D86424F2AA7394CDEB6527776D943_size94_w426_h282.jpeg)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B1A7423D6260D6064ABD288FBF97589398701BBF_size128_w426_h314.jpeg) 艺术书法纹饰 清真寺建筑中的书法纹饰多是一种名为“库法体”的书法艺术作品(上图)。它因创自于美索不达米亚的库法城而得名。 库法体多直笔(看上去竖道很多),棱角分明,具有金石风,是一种适于用做刻石和镶嵌的书体。七世纪前后,库法体开始出现各种变体以适合不同的装饰对象,人们将这种变体称之为“花纹化的库法体”。我们在一些建筑中所看到的活泼秀丽的书法纹饰就是花纹化了的库法体。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3A9E06DA17A273CA1E6945D538EBC861150197BC_size35_w384_h255.jpeg) 最后说,清真寺建筑最重要的一个特点——所有礼拜殿(或壁龛)的朝向都面向圣地麦加方向。这也是为什么伊斯法罕国王清真寺的两座大门有着不同朝向的原因,其中广场上的清真寺大门面朝北向,而清真寺内的礼拜殿大门却是朝向麦加方向(上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