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7801728 |
2025-01-21 08:36 |
北城南笙 前言 汉族作为我们中国的主体民族,自汉朝建立以来,这个称呼更是整整延续了2000多年。 而在汉朝后我们才被称“汉族”,那之前叫什么? 虽然仅仅只有2个字,却是十分的霸气 。 那么这两个字到底是什么?点个关注,咱们接着往下聊。
汉朝之前人们的自称 我们的国家自新中国成立后,就对国内的民族数量进行统计和划分,最终数字落在56上。 而除了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汉族外,其他民族都被称为少数民族。 因为在我国人口中,仅汉族一个民族的人口数量就占到了90%以上,其他民族人口多则千万级别,少则只有几万人口,只占据了总人口的不到10%。
了解历史的人想必都很清楚,汉朝的统治时期足足有四百多年。 而在这之后的朝代,没有任何一个能超过汉朝的统治时间。 因此在这么长的统治时间里,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交流已经互相融合,整个中原地区已经成为了一个大家庭。
再加上汉武帝罢黜百家,让儒道成为唯一的正统思想。 因此只要是接受过儒家文化学习的人,思想上处于统一状态,自然就会成为一个集体。 之后伴随着周围的少数民族开始慢慢入侵,中原地区为了与北方少数民族区别开来,便选择以“汉族”自称。
而在汉朝之后的各个封建王朝,其统治思想也都是建立在儒家思想之上。 加之汉朝数百年的统治也给后世,留下了很多一直遵守的习惯和习俗,于是人们也就在一直自称汉族之后,再没有更改过称呼。 那么既然汉族是从汉朝开始使用的,那么在汉朝之前的夏商周三个大时代,生活在中原地区的人们又怎么自称呢?
“华夏”二字的含义 这个自称仅仅只有简单的两个字,但就是这短短的两个字,却显得无比的霸气,这两个字就“华夏”。 “华夏”二字最早被记载于《尚书》之中,《尚书》是一本古书,出现于公元前10世纪的周代。 其中就记载着“华夏蛮靡,罔不率俾”这句话,意思就是说,无论是中原的华夏民族还是四方的蛮夷之族,都要效忠于周朝天子。 这也就是表明,在周朝时期,中原地区其实就已经出现了所谓的“华夷之辩”,也有了比较特定的“华夏族”的思想传出。
而“华夏”这一说法的最早则是源于夏朝,相传当时禹的儿子启,建立了中国首个奴隶制王朝,也就是夏朝。 因此当时的夏朝人就形成一个模糊的“夏族”概念,也称“华族”或“华夏族”。 那么为什么会选择使用“华夏”二字,作为中原民族的称呼呢?
首先,根据《说文解字》,最初“华”字的意思表示的是“花”。 因为在甲骨文时期的“华”字,是在树枝上盛开的花朵,后来才慢慢演变简化成了“华”。 而其所代表的意思也发生了变化,因为花一般都是非常灿烂有生命力的,加之古人认为花是树的精华所在,所以“华”又有了代表灿烂、精华的意思。
同样根据《说文解字》考究“夏”字,可能很多人会认为“夏”字很大程度上指的是夏天。 但实际上“夏”最开始的意思,和夏天其实没有任何的关系,而是指“雄壮英武的人”。 “厦”这个字就是在“夏”这个人的头上“盖了个房子”,而“夏”字的甲骨文,则是一个张开双手看起来十分神勇的人物形象。 因此“华夏”二字连起来的意思,就是“光辉而伟大的人”。
加之“夏”字曾与“华”字通用,孔子也认为这两个字是同义词,两个字是可以通用的。 因此中原地区就被称为“中华”或者“中夏”,而在春秋年代时,甚至直接合在了一起,统称为“华夏”供人们自称。 但实际上在“华夏族”的观念诞生之初,人们对自己的这种种族认同感,并没有特别的强烈。
“华夏”称呼的由来 直到周代时,这一称呼才逐渐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因为相较于夷族,周人不但拥有着先进的物质文明,还因为周公制定的礼乐制度,使得在文化上与四夷的区别十分明显。 于是,人们也就产生出了一种优越感,并渐渐地产生了族群认同感,而“华夏族”的观念也自此开始逐渐被接受。
也正是正是周人所创造的的封建制度,才让“华夏民族”最终形成。 所谓“封建”,其实就是把被征服地区的土地和人民,分别“分给”周室子弟亲戚。 让他们在各地建立一些,兼具邦国规模和周朝地方政权双重身份的政权形式,是周人发明的一种新的统治方式。
而这样做的真正目的,其实就是为了拱卫周王室。 同时这样建立起来的封国,也存在大大小小的弊端,那就是这样的封国内包含了来自各地区、不同血缘关系的人群。 由此可见,周朝初期的封建制度,的确可以算得上是开了华夏民族形成的先河,同时也起到了主导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当时的大环境下,“华夏”除作为中原民族与四夷的区分外。 同时还是一种先进文明与落后文明的“评价标准”,与现在的“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区分没有太大的差别。 正如同“落后地区”可以“苦干二十年,追上“发达地区”的道理一样,蛮夷地区同样也可以成长为华夏诸邦中最强大的诸侯国。 就比如位居南方的楚国,原本被中原诸国视为“南蛮”,但到了战国时期,楚国就开始以“华夏”自居了。
而之后历朝历代,则都存在着华夏族人扩张到蛮夷之地将其同化,或者迁居汉人居住区的蛮夷被同化的现象。 由此可见,其实华夏族的诞生,就是中原民族与四周大大小小的夷族不断融合而形成的。 那么这个时候问题就来了,既然可以从华夏改为汉族,那么为何在汉朝之后汉族从未更过名呢?
汉族延续至今的原因 其中的原由其实也很简单,了解历史的人想必都知道, 汉朝是中华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代 ,特别是汉武帝在位的54年。 不仅颁布了“推恩令”加强皇权,更是出兵北伐,将猖獗数百年的匈奴打得四分五裂。 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口号,更是成了家喻户晓的口头禅。
自从汉朝建立之后,汉族这一称呼,就成为汉朝统治地区中所有人的统称。 而在时间来到南北朝时期后,我国与在四周生活的少数民族,就逐渐开始有了一些冲突。 此时的汉族群体主要居住在中原地区,而中原地区以外的地方都被视为外族。
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一个著名的历史事件,叫做五胡乱华。 所谓五胡乱华,就是西晋政权面对胡人的大肆进攻毫无还手之力,而西晋政权只能向南逃窜。 这也就导致中原地区的统治权交到了胡人手里,直到隋文帝建立隋朝后,才打破了这一局面。
至于中原地区的人为何自称汉族,其实也是有原因的,有人可能会认为是因为当时人们都属于汉朝管辖,所以才会有了“汉族“一称。 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因为如果按照这种说法的话,那也可以称为秦族、唐族、明族。 由此我们就不难看出,中原地区的居民被称为汉族,很显然不是这个原因。
同时也有人认为按照大一统的秦朝来命名,是不是会更加的合理? 其实不然,要知道秦国是在靠着吞并其他几个国家的基础上,才建立了秦朝的统治权。 因此当时各个国家的人们,依旧会选择保持自己国家的风俗、语言和习惯。
这也就导致很多人的心里,始终认为自己的国家只是覆灭了政权,但是自己还是楚国人或者赵国人。 加之秦朝的统治时间也并不是很久,仅仅只有短暂的14年,因此根本没时间完成对所有人认同感的改变。
加之秦始皇虽然有功,但其本身实行暴政是无法更改的,到了秦二世更是变本加厉。 这也就会导致秦朝不得人心,人们也不拥护秦朝的统治,于是就有了陈胜吴广起义,以及刘邦与项羽争锋。 而秦朝也仅仅在存在了14年之后就灭亡了,而此时的中原民族并没有文化认同,也不会自称为“秦族”了。
那为何不叫“唐族”或者“明族”呢?其原因也是十分的简单,因为汉朝奠定了之后2000多年的中原文化基础。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就成为了之后各个朝代的官方思想。 无论是后来的唐朝还是宋朝、明朝等,都是跟汉朝一脉相承的。
而且在汉朝时期,大量的外来匈奴贼寇作乱,使得汉朝不得不将中原民族和北方游牧民族区分开来。 汉族这个概念也在此时应运而生,并不断地加强。 而汉朝的历史更是持续了400余年,这么长的时间,也足以让所有中原民族都认同汉族这一概念。 所以汉族这个称呼就这样延续了下去,直到如今也没有再改变。
不同人的不同看法 不过也有历史学家认为,中国在明朝以前,其实并没有着重去强调汉人、汉族这样的词汇。 之所以把汉人作为一个民族提出来,其实都是让外来政权者逼出来的。 因为当时的元朝是占据中原地区第一个统一的异族政权,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于汉人来说就是外来政权。
加之元朝人在得到中原后,立刻就把天下人分为四等、大搞种族歧视。 这也就导致中原大地的百姓都是民不聊生、哀声载道,也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的影响下,朱元璋出现了。 为了能推翻元朝的反动统治,他选择将中原地区生活的人聚集在一起,并统称为汉人。 同时号召大家齐心协力,一起来反抗元朝的压迫。
朱元璋也在自己智囊团的协助下,一步步地壮大了自己的力量,将元朝的统治者孤立起来。 最终更是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建立了赫赫有名的大明王朝。 只可惜自明朝灭亡以后,汉人再次被异族统治,沦为满人的奴隶。
而在清朝统治的几百年间,汉人精英们,却把满人当作自己的合法统治者。 更是不遗余力、死心塌地为他们服务,从曾国藩、左宗棠到李鸿章、张之洞以及前期的袁世凯,个个都是如此。 真正为汉人争气的,其实还是孙中山先生,正是他提出了 "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的口号。 鼓励人们奋起反抗,最后才彻底推翻了满清的反动统治,使汉人重新做了主人。
结语 时至今日,我们依然将自己称为“华夏民族”,将“华夏始祖”中的炎帝、黄帝视为我们的祖先,更是自称“炎黄子孙”、“龙的传人”。 而“华夏”一词也一直是中国的代名词,中国人以华夏子孙为荣,汉人则变成了民族的文化,在历史的变迁中起到了主载作用。 因此不管是华夏还是汉族,其实归根结底都是中国人的称谓,只不过是代表着不同的文化底蕴罢了。
当然还是“华夏”一词显得更加霸气,因为那代表的正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渊源 这也体现了我们作为中国人的自豪,同时也彰显了中国的文化自信,中国人民尊重祖先,也尊重古代中国的文化。
如今的中国五十六个民族,汉族已然是人数最多的民族,而这与中原的文化,也有着或多或少的紧密联系。 从古代汉人的一枝独秀,到如今的五十六个民族百花齐放、各呈异彩,不论哪一个民族,都在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勾勒出了一幅伟大的建设蓝图。 而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就如同浩浩荡荡的一条长河,只要从中去摸索、探寻,必然就能有所收获,有所领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