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7801728 |
2025-10-17 19:59 |
★旅游地点:江阴黄山 黄山还有一条登山路,我们一般不大走,只是有时候兴致来了,才会去大湾路高尔夫球场对面的登山口,这里也是“木樨岚风”景点。周围栽种着桂花,不过香气倒并不见得比龙岗路的那一片更浓郁。 入口处有一方池塘,栽了半塘睡莲。往里走有两条路,一条通过香湾亭,一条直行。两条路都走在林荫,且殊途同归,都可以通往法治宣传教育基地(人防教育基地)。只是目前设备维护,暂停开放。事实上,我们也从来没有入内参观过。 门口有半圆形的平台,置备了石桌石椅。地方比较空旷,倒是可以作停车场,但并没有车行道。小伙伴说跳广场舞倒是绝佳,这里远离道路,空气绝佳。我们晚上从来走不到这里,不知道会不会有人到这里来跳广场舞。这一带交通不如其他登山口方便,也没有停车场。 从这里登山也有两条道路,一条通往民国主炮台的入口,另一条则通往望江楼。我们挑了一个周末的上午,正好去参观望江楼的海空大战展示馆。登楼的时候,我身后传来一个女性的声音:“日本人的素质就是高。”我顿时回头怒目而视,或许她也意识到在这个场合赞美日本人会引起公愤,神色有些讪讪,噤口不语。如果这里有个东北姑娘,估计能把人给怼到羞愤不已。我只能庆幸,听口音,这位女性游客至少不是江阴人。 第一分馆:日寇觊觎,图谋中华。自明治维新后,日本国力迅速强大,日本逐步踏上了对外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二十世纪初叶,日本于日俄战争后在中国东北扩大殖民势力,屯驻关东军,设立殖民机构“南满铁路公司”。 一战期间,日本扩大对华攻击,出兵山东,胁迫袁世凯接受日本鲸吞中国的“二十一条”。1931年9月18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翌年进攻上海,在东北建立满洲国,在华北实行“自治运动”。1936年,日本制定总体战略计划,全面发动对华战争,向我国华北和华东地区发动了连续不断的进攻,嚣张地宣告“三个月灭亡中国”。 当时指挥江阴海战的是海军部部长、海军一级上将陈绍宽将军。海军第1舰队司令是陈季良中将,第2舰队司令是曾以鼎少将,当时我们的舰队与日本舰队的差距非常大。 第二分馆:沉船封江,拱卫南京。1937年,“七七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国海军舰船总吨位不足6万吨,大部分舰船都是百吨级的小艇,多是陈旧的北洋水师遗留。而当时日本的海军拥有舰艇285艘,其中航空母舰就有4艘,万吨级战列舰10般,总吨位达116万吨,是当时世界第二大海军。中国海军的实力对达,是惊人的6:116. 一旁的玻璃展柜里布陈了当年江阴海空大战的场景模型,但这种静态的缩小比例的场景,是难以让我们充分还原当年的惨况的。但文字介绍里的悬殊力量对比,还是让我们感受到了当时是何等的艰难。 由于1932年签订的《淞沪停战协定》,上海吴淞炮台已经失去作用,江阴要塞炮台成为长江的第一门户,也是防护南京的首要屏障。蒋介石命令海军部长陈绍宽上将急调海军主力第一舰队并征用民船,建立江阴封锁线。8月12日上午,“通济”练习舰、“大同”“自强”巡洋舰、“德胜”“威胜”水机母舰、“武胜”测量艇、“辰”字与“宿”字鱼雷艇,以及向招商局和各民轮船公司征集的“嘉禾”“新铭”等20艘轮船同时自沉,构成江阴锁线。后来因为封锁线不完整,又征用“公平”“万宰”“沪吉”三艘民轮沉入封锁线,缴获的日籍趸船、各地征用的民用小船、盐船185艘,也被沉入封锁线空隙处。上海虞洽卿捐献了三万多吨海轮自沉于江阴要塞口。海军部在江阴一段布设水雷,海军部次长、第1舰队司令陈季良中将率主力舰负责守卫长江水上封锁线。 第三分馆:奇袭出云,震慑日酋。1937年8月13日爆发上海淞沪战争,日本海陆空三军投入战场。面对强大的日本海军,当时设在黄山港的江阴电雷学校鱼雷快艇大队副大队长安其邦率两艘鱼雷快艇执行突袭日舰“出云”号的任务。“出云”是日本古国名,“出云”号是日本海军侵华作战的司令部,安防严密,但安其邦等人在16日晚上出色地完成了这一任务。“出云”号被两枚鱼雷击中,并受到猛轰,油箱等处被炮弹击中而受损,只能搁浅 九江路税关栈桥码头附近。胡其邦等官兵泅江至浦西上岸,历时月余返回江阴驻地。 靠窗有一排模拟的操作台,望江楼当然不是快艇,也操作不起来。从窗口眺望,就是当年烽火弥漫的长江。1977年,张彻导演拍摄了一部电影《海军突击队》,就是以奇袭日舰“出云”号为史实改编的。 第四分馆:海空大战,血染长江。1937年8月16日,江阴海战正式拉开序幕,日军从加贺号航母起飞的12架舰载机飞抵江阴要塞上空,中国军舰与要塞两岸对空火力齐发,组织密集的火网,12架飞机仓皇逃离。后来又飞来的12架飞机在黄山炮台后方出现,这次扔下两枚炸弹后,也在密集的火力下仓皇逃离。 9月22日,日军再度逼近要塞上空,要塞与舰队的炮火立即开火,击中2台敌机,这是中国海军在抗战中以舰艇炮火首次打下日本飞机。中国舰队浴血奋战,“宁海”“平海”两舰被炸,随后“逸仙”“建康”“楚有”“应瑞”号也沉没江中。 舰队的战争十分惨烈,炮台的战争同样激烈。第二十六集团军总司令刘兴上将受命兼任江防司令部总司令,在江阴这块土地上,粤军、黔军、东北军与江阴本土军队同仇敌忾,奋勇杀敌,与装备精良的日本侵略军殊死搏斗。直到12月1日,要塞守军奉命西撤,参加南京保卫战。 第五分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上海八一三抗战正式打响后,作为江防要塞和中国海军重要基地的江阴,成了中日双方交战的重要战场。中国海军以沉船封江建立封锁线,联合黄山炮台,用十余艘老旧的军舰迎战七十余艘日本的先进军舰,没有任何空军力量的支援下,还要面对三百余架日军飞机的招租。这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战役,也是一场罕见的陆海空三栖立体作战,是一场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最惨烈的海空大战,在这场战争中,中国海军大部分主力牺牲了。 上海沦陷、苏锡常沦陷,唯有江阴封锁线始终没有被突破,江阴上空依然炮火纷冰。锡澄线守军奉命撤退,江阴这座孤城仍然用猛烈的炮火掩护了友军,浴血奋战108天,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美梦。 我国海军的主力在这场战斗中几乎完全损失,也使日军遭受到了极大的损失,这次战役先后击落敌机20余架,击沉敌舰2艘,击伤10余艘(包括日本侵华海军旗舰“出云号”装甲巡洋舰)。在这一段时间内,保证了长江航道的畅通,使江苏、浙江、武汉等地的大量工厂和人员得以退入内地,为长期抗战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当时亲临江阴要塞观战的德国陆军名将法尔肯豪森说:“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我所见到的最激烈的海空战。”最终,太过悬殊的力量,中国海军没能守住要塞。南京保卫战后,就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惨案”。 从望江楼出来,我竟然不敢把头偏向长江,那场血腥的战役在我的脑海里久久不褪色。直到在炮台附近转了一圈,走到“黄山秋涛”,才有勇气俯瞰长江。今天的长江风平浪静,还是那样美丽,可是我的心情却久久不能平复。 自驾游:江阴黄山(要塞森林公园) 10月初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