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治式的小圆甜饼,酥而不脆,是那种轻舞飞扬般的酥,入口即化。不知到了普鲁斯特笔下,会怎样的形容。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705/8dea8b2cd7ce40ca84aba513a8d30c3c_th.jpg)
马卡农,法式杏仁酥饼。是一种以由蛋白、杏仁粉、糖粉混合短时间高温烘烤制成的小点心,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705/5b21c988c4d84a37970fefaba3887881_th.jpg)
看这件华丽的裙子。黑、白巧克力做衫,侧面点缀的点睛之笔,就是“马卡农”。让人想起电视剧里某MM“河里飘着皮蛋瘦肉粥,天上下着小笼包”的伟大梦想。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705/a1ba203c8cad45d2865176caf93d4efc_th.jpg)
一组马卡农的PP,其实是在一年内不同地方拍摄的。是因为忽然间的密集出现,才引起了重视。这法式小甜饼在遥远的中国忽然走红,或许是它的可爱造型,或许是它彩虹般多变的色彩。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705/0acabca61f424649a0457c928034e9d5_th.jpg)
Macaron在法文里同时兼指通心粉。直到十七世纪时,才专指杏仁甜饼。最初的马卡农,据说是两位修女的大作,但是是单层的。
至于演变成如今上下两层加心,则是巴黎著名甜点铺Laduree的改良杰作。而之后色彩层出不穷的马卡农,更是让人爱不释口。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705/fbb644465e38442ba53408f6ce7ddf7d_th.jpg)
上下两只小圆饼,倒扣过来,中间的夹心则完全看创意。
奶油,打发的杏仁奶泡,还有各种巧克力,已有无数版本。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705/4a5af2cc70174437977bf3e0550fcd4d_th.jpg)
这只放在改良“歌剧院蛋糕”上的马卡农,一样是改良作品。不必讲,就猜到是抹茶味道的。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705/356b037e5bb24d6b94f3096a30be50b5_th.jpg)
这只最惊艳的马卡农,出自某位澳籍甜品大厨之手。怀疑是受了鲍鱼酥的启发,细细看,会发现上下2块饼干各带着一层流苏一样的褶皱,加上深红的色泽,做工极尽精巧。法国传统的甜品,严格和繁复的烘焙技巧得到进一步升级,美丽如花,香甜的如梦如幻。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705/b78f8c88d019478db3b2316730580d5f_th.jpg)
近几年,马卡农在全球甜品屋和星级酒店的曝光率越来越高。如果没有一两款像样的马卡农撑台脚,没有这出彩的法式小酥饼,那整个甜品的布菲台立刻就会觉得失色几分。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705/10866e15a9ed4e8eb0c4f9fe189dde68_th.jpg)
看着这些美丽的小圆甜饼,给自己一个娱乐的理由。已经禁糖一阵子了,让这一组甜蜜如斯的马卡农,当做送给自己的愚人节大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