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2阅读
  • 1回复

[水浒]他是梁山最大的混子,一身神功却从不上战场,最终投靠奸臣当了官 [5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527801728
道友贴图厅主管

UID: 1461284

精华: 7
职务: 山庄总管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71136
金币
35158
道行
37009
原创
2177
奖券
4449
斑龄
131
道券
902
获奖
0
座驾
电动三轮
设备
相机:索尼NEX-3N
 摄影级
中级认证
在线时间: 39264(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2-05
最后登录: 2025-04-2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1:41



曾几何时,我们听过这样一句话:“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在我们年少的时光里,这句话唱得响亮,印象深刻,仿佛梁山的好汉们每一个都是世间的英雄,正义的化身,手中握着长刀,替天行道。然而,随着年岁的增长,我们开始翻阅那本《水浒传》,才发现,事情并非如此简单。那些在山上赫赫有名的好汉,有的其实并非如我们所想的那般豪杰,反而,有些人简直是制造不平之事的元凶。这使得“少不读水浒”的话,显得有些道理。

在那个世界里,所谓的“好汉”与“英雄”,往往并不具备我们少年时的理想化面貌。读完《水浒传》,你才发现,所谓的正义与恶行,有时一线之隔。这并非单纯是对某个角色的评价,而是对那个世界生存法则的真实写照。如果你曾设想过若身处梁山会如何生存,你会发现一些以“聪明”称之的混子,活得比那些英勇善战的好汉要滋润得多。梁山的生存法则,似乎并非单纯以勇力为尊。



一、狠人横行的江湖

在《水浒传》的世界中,恶人并不是少数,狠人更是主宰了这个时代。从鲁智深到武松,他们的名字几乎成了“狠”的代名词。试想,武松的“打虎”故事几乎家喻户晓,但他杀嫂报仇的行为,是否真能称之为“行侠仗义”呢?只不过是简单的复仇而已。在那个以暴力和血腥为底色的江湖中,报仇与仗义似乎没有太大的区别。

更令人吃惊的是,武松与孙二娘、张青这对恶劣的夫妇结拜后,居然还能心安理得地混上梁山。看似行侠仗义,实则只是利益交换和顺势而为罢了。鲁智深,亦是如此。有人说他是梁山上的“唯一好人”,但他自己却清楚得很。临终时他自述的一番话,揭示了他的内心:“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如果这一切只是“杀人放火”的一笔,那又怎能说他心中有正义呢?所以,在这个江湖里,真正的英雄,又有几个能撑得起“英雄”二字呢?

二、聪明人的生存之道



与那些剑拔弩张的好汉们不同,有一些人在梁山上如鱼得水,但他们的“聪明”不在于武艺高强,而是精于谋略。例如吴用。吴用虽非顶尖的武艺高手,却能够巧妙运用智慧,布下一个个惊天动地的计谋。尽管如此,吴用的结局却并不比那些武力出众的好汉们好多少。终究,权谋也未必能抵得过命运的安排,最终他还是未能逃脱死于宋江之手的命运。

然而,若要论起真正聪明的混子,非萧让莫属。萧让被称为“圣手书生”,武艺不凡,才学出众,既能挥毫写字,又能舞刀弄枪。如此全才,梁山上的好汉们都要称他为“智者”,可他却极少亲自上阵,只是巧妙地担当起了文书和调度的工作。他的功劳,更多的是运用智慧解决困境,而不是依赖蛮力。在宛州一战中,他通过空城计巧妙地反败为胜,这一计让梁山得以保持了暂时的安宁。尽管如此,萧让的贡献却依然未能让他脱离命运的束缚,最终他也没能逃脱被遗弃的结局。

三、混子之路,飞黄腾达



然而,不是所有人都必须依赖武力和智谋,有些人只需心机与圆滑,便可在梁山和社会中游刃有余。萧让在某种程度上便是这样一位混子。虽然他并未亲自上战场,也几乎没有为梁山立下赫赫战功,但他凭借自己在文官体系中的机巧,很快便攀上了大奸臣蔡京的身边,成为了蔡京的门馆先生。萧让的聪明,不在于他的智谋如何,而在于他知道何时该低调,何时该出手,这种“适应”能力,才是真正的生存之道。



看似这是一条失败者的道路,然而在这充满了危险与阴谋的江湖中,萧让却活得轻松自在,甚至飞黄腾达。这是一种不同于武松和鲁智深的生存智慧,是一种深藏不露,远见卓识的生存之道。



结语

在梁山的世界里,每个人的选择都在书写着自己的命运。或许有的人选择奋勇向前,拼命一搏;而有的人则选择低调行事,等待机会。无论如何,这些“好汉”们的命运最终都各有不同,正如每一个在生活中摸爬滚打的人一样。梁山上的英雄或许没有你我所期望的那般完美,但他们的生存法则和智慧却值得我们深思。

在这纷乱的世界中,愿你我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存之道,既有英雄气概,又不乏智慧和圆滑。无论走哪条路,愿你我都能走得稳稳当当,活得精彩纷呈!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忘 记 签 到 是 最郁闷的事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30711
金币
139425
道行
20023
原创
757
奖券
68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4138(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4-28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17:19
提到的“梁山最大的混子,一身神功却从不上战场,最终投靠奸臣当了官”的人物,结合搜索结果中的信息分析,此角色应为梁山好汉中的圣手书生萧让。以下是具体依据和人物解析:

一、身份与能力
表面身份与隐藏实力
萧让在梁山排名第46位,外号“圣手书生”,以书法才能闻名,擅长模仿诸家字体。但原著明确提到他“会使枪弄棒,舞剑轮刀”,具备一定的武艺基础,甚至被赞“青衫乌帽气棱棱,顷刻龙蛇笔底生”,暗示其文武双全的潜力。

战场表现
尽管有武功,萧让几乎从未参与正面战斗。唯一一次间接参战是宛州之战中模仿诸葛亮的“空城计”,但实际指挥仍由宣赞、郝思文完成,他本人并未直接上阵。

二、“混子”行为分析
被迫上山与消极态度
萧让并非自愿加入梁山,而是被吴用设计骗上山的。原著提到他“与梁山众将士没什么深厚的交情”,因此在梁山期间极少主动表现,仅以文书工作应付差事。

职务与贡献
萧让在梁山的职责是“行文走檄调兵遣将”(负责文书工作),属于后勤类职务。相比其他好汉的冲锋陷阵,他几乎未立战功。

三、结局:投靠权臣的生存智慧
脱离梁山核心
征讨方腊前,萧让被蔡京点名留在京城,成为其门馆先生。这一安排使他避开了后续惨烈的征方腊之战,避免了多数好汉战死或被害的结局。

圆滑处世之道
蔡京素来厌恶梁山势力,但萧让却能凭借书法才能和低调作风获得接纳。他既未因梁山身份受牵连,也未参与朝廷争斗,最终在权臣庇护下全身而退。

四、对比其他“混子”人物
宋清(铁扇子)
作为宋江弟弟,宋清仅负责宴席安排,无任何武功,属于关系户。与萧让相比,他既无才能也无退路,最终随宋江结局惨淡。

李应(扑天雕)
虽武功高强且避战,但李应选择归隐田园而非投靠权贵,其生存策略更偏向“明哲保身”而非“依附势力”。

结论
萧让的“混子”行为实为乱世中的生存智慧:

藏拙避祸:隐藏武力,避免成为战场消耗品。
借势脱身:利用专业技能脱离梁山核心,依附权臣蔡京。
低调自保:既不挑战体制,也不参与权力斗争,最终成为少数善终的梁山人物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