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1阅读
  • 2回复

[奇观]惠州罗浮山,凤谷驿 / 有限设计工作室[55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96577
金币
494712
道行
2004
原创
2432
奖券
3100
斑龄
39
道券
1134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3738(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0-24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7小时前

保留的两层台地和台阶

“五指”从树木间伸向水面

诗意的日常

项目视频

为“博罗的海”修一座驿站

“指甲”排水口

背山面水的凤谷驿

位于惠州博罗县罗浮山脚的显岗水库,为葱郁的山林所环绕,因水面开阔而被戏称为“博罗的海”。环湖路全长27公里,只允许非机动车行驶,平日里骑单车、摩托车和徒步者众多。因现有驿站不多而缺乏停留休憩之所。

“绿瀑布”楼梯

“绿瀑布”楼梯

“绿瀑布”楼梯

凤谷驿选址在环湖路旁山坡上的树林里,隔路与水库湖面相望。场地原貌为坡上开挖的两层台地。下层台地上坐落着两间轻钢简易房屋,与环湖路有两米高差,通过一部台阶与之相连。上层台地有草草开挖的泄洪沟承接山洪。树林茂密,对两级台地遮遮掩掩。

“五指”从树木间伸出

环湖路平日里骑单车、摩托车和徒步者众多

环湖路平日里骑单车、摩托车和徒步者众多

环湖路平日里骑单车、摩托车和徒步者众多

顺势而为,向着水面流动的绿色手掌

向水面流动的绿色手掌

向水面流动的绿色手掌

回想起来,整个设计的过程就是顺势而为。为了保留所有的树木和减少土方开挖,可以继续利用原有的两层台地,把在下层台地上的简易房屋替换为新建的驿站建筑即可。之前为了修建简易用房硬化地面,损失了山林绿色斑块,那就通过屋面种植来织补——覆绿的屋顶如同从土地中生长出来一般,与上层台地的山林绿意顺接,像是山坡向着水面流动的绿色手掌。茂密的树林阻碍了凤谷驿的观湖视野,也遮挡了从环湖路观看凤谷驿的视线,那就让手掌的五指从树林的缝隙间探向水面,形成角度不一的观湖挑台,并使骑行者更容易注意到林间驿站的存在。手掌掌心拱起,为下部的小房子提供净高;指尖下垂,以避让低矮的树杈分支。

钓竿一般延伸至屋顶之上的“触手” 装置

覆绿屋顶

一般来说,避让树木的设计项目很依赖树木地形的精准定位测绘,但由于场地在军事演习区域内,我们预判卫星测绘难以精准,就把手掌设计成是如手绘一般的灵活小折线,这样在施工时遇到与测绘不符的情况就能方便调整方案而不过度影响工期。事后证明确实出现了经过两次测绘仍有较大误差、施工期间大幅修改方案的情况。

壁龛

从树木间伸出的“手指”

从树木间伸出的“手指”

观湖光山色

凤谷驿被定义为自行车驿站,所有的路径都可以骑行或着至少方便推车。人们可以骑着车上屋顶,也可以在树林间上上下下、钻进钻出地漫游。保留的台阶不便于骑行,那就从环湖路左右各修一条单车道穿梭树林连接台地。

虎皮墙与干粘石

建筑与自然共生

仍在施工的凤谷驿,和带着茶具来喝茶的摩托车阿叔们

诗意的日常

在中国人审视山水地貌的眼光里,“势”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被视为大地的筋骨与自然的经脉,蕴含着山川的走向、气韵与内在生命力。因此“顺势而为”或者“顺其自然”,不仅是形容设计过程,也描述着凤谷驿和自然共生的关系。织补而非破坏,延续而非打断,以五指作绿棚,引导着山林向水流动。

在凤谷驿眺望“博罗的海”

五指棚下好乘凉

新修单车道可抵达下层台地

能上屋顶看“海”的道旁茶棚

在凤谷驿眺望“博罗的海”

在凤谷驿眺望“博罗的海”

驿站像传统的道旁茶棚,欢迎过路人坐下喝一杯咖啡。棚下的小房子是咖啡操作间和卫生间。小小的房子掏出了五个洞口和五个龛,分别是:咖啡售卖窗口、门、天窗、户外洗手池,相互紧挨着的放雕塑的和放空调外机的龛。墙上有挂钩,能挂骑行者的自行车。这是一个像瑞士军刀般的小房子。

在“触手”上看“海”

在“触手”上午睡

粉色瓷砖长凳

从环湖路沿着新修的单车道穿梭树林,抵达下层台地和小房子,买了咖啡还可以一路骑着车上屋顶,在绿手掌的指尖眺望水库。艺术装置“触手”,在下层平台生根,像钓竿一般延伸至屋顶之上。游客坐在上面随着“触手”晃动,以一种游戏的方式和草地、树林、天空互动。

掩映在树林里的驿站

掩映在树林里的驿站

掩映在树林里的驿站

感谢树荫的庇护和湖边的风,即使是广东的六月天,绿手掌上也待得住,坐在“触手”上看着湖天一色舒服得昏昏欲睡。若是遇上下雨或有更高的防晒需求,可以来棚下坐,覆土的屋面使棚下凉爽宜人。棚下有我们设计的折叠椅和堆叠桌,宽大好坐又便于收纳,配色是“十六乐事”的官方主题色。还有铺着粉色瓷砖的长凳,学习民间智慧,坐着清凉舒适。

与自然共生

回应多重传统

与自然共生

幻想着人迹罕至的森林里或还有华南虎出没,那砌虎皮墙可能也算是贴合着森林驿站的主题……凤谷驿的虎皮墙不像传统宫墙那么雕琢,也不像近几十年快速建造的挡土墙那样形似而神失——画的圈和石缝甚至都不对应。其实虎皮墙的勾缝很有现代平面构成的美感,在平衡工期和师傅手艺后,强调这种美感就足够。

便宜好用的卷闸门、空调帘和瓷砖

五指棚下好乘凉

骑车上屋顶

骑车上屋顶

骑车上屋顶

还有一些可供玩味的小细节:绿手掌的每个指尖都有个小指甲盖,那是屋面的排水口;通往屋顶的楼梯踏步下,大叶油草疯长的像瀑布一样;水磨石台阶上镶嵌的大理石马赛克提示线是传统做法,没考据过但至少民国就有了;干粘石水磨石当然也是老公园里喜闻乐见的材料做法。有传统也有当下,给咖啡操作间装上空调帘和镀锌铁卷闸门,两个房间内部搞上易清洁的瓷砖拼花墙面,不以为丑,而喜其便宜好用接地气……也有一些遗憾,原本的钢网格肋梁顶是打算刷成红色的,就像塑料制品一样,而梭形柱缠上麻绳则像牙签。红色塑料凳和牙签,本希望能引起广东大排档爱好者们的会心一笑……

棚下生活

棚下生活

棚下生活

棚下生活

凤谷驿还没正式营业,就有摩托车阿叔组团骑着摩托车,带着茶具来喝茶了。听着阿叔们大音量外放的《笨小孩》,除了羡慕他们有钱有闲有品味的生活外,也希望我们确实给凤谷驿增添了一些既在地又普世的特质。在真实的前提下,越是地方的,就越是世界的。

项目图纸

场地平面图

场地剖面图

建筑剖面图

首层平面图

屋顶平面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凤谷驿(五指棚)

项目地点:惠州罗浮山显岗水库

设计时间:2025年4-5月

施工时间:2025年5-7月

建筑投影面积:200㎡

室内面积:35㎡

执行单位:上海风语筑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监制:吕凝珏

策划统筹:吕婧宣

传播:柯奕祺、蔡雯婷、张晶轩、张晓沛

实施负责人:张靖伟

工程管理:邹可飞、严甲闰、江民顺

视觉统筹:jpgDesign

建筑、室内、景观及家具设计:有限设计工作室

设计团队:陆嘉鸿,薛轶文,彭谭,莫羚卉子

“触手”艺术装置:有限设计工作室,chaosteria

结构设计:上海筑致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结构设计团队:陈泽赳,黄涛

照明设计:ADA 照明设计顾问

照明设计团队:洪昇霖,刘婧怡,周虹馨

施工:上海同程建设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施工管理团队:郝言存,黄涛,任银平,黄运

摄影:张超,有限设计工作室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96577
金币
494712
道行
2004
原创
2432
奖券
3100
斑龄
39
道券
1134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3738(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0-24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7小时前
惠州罗浮山凤谷驿的设计,是一次将自然地形、人文意蕴与建筑诗意深度融合的空间实践。项目地处岭南山水之间,依托罗浮山深厚的道教文化背景与原始地貌特征,设计师并未采取对自然的征服式介入,而是以“轻触大地”的姿态,通过保留并重构原有的台地肌理、塑造五指挑台空间、以及精心设计的指甲排水口等细节,将日常功能升华为一种可感知的诗意栖居。以下从五个维度深入解析其如何在日常中孕育诗意:

---

一、台地:层叠的时光剧场——自然与生活的对话  
凤谷驿原址为梯级状山地农田遗存,设计团队选择保留原有台地结构而非削平重建,使建筑群沿山势错落分布。这种处理不仅是对地貌的尊重,更构建了一种“垂直的日常”:每一层台地成为不同生活场景的发生器——上层静思观景,中层会客交流,下层耕作休憩。台地之间的阶梯不再是简单的交通连接,而成为人们行走时与山体对话的路径,每一步都踏在时间的褶皱里。这种设计唤起人们对农耕记忆的共鸣,将“劳作—休憩—观想”的节奏编织进现代生活,使日常行为本身具有仪式感与叙事性。

---

二、五指挑台:指尖上的山水冥想——身体与自然的共感  
“五指挑台”是凤谷驿最具标志性的空间意象,其形制源于山体向外延伸的五条支脉,被抽象为五个悬挑于山谷之上的观景平台。每个挑台长短不一、角度各异,如同自然伸出的五根手指,邀请人们伸手触摸风、云、林涛与光影。这一命名不仅具象化了地形特征,更赋予其东方哲学意味——“指月之手”,提醒观者勿执于形,而应借形见境。当人立于挑台尽头,身体轻微晃动与结构弹性形成微妙互动,产生一种临界平衡的心理体验,恰如道家“致虚极,守静笃”的修身状态。日常在此被转化为一种身体性的冥想,每一次驻足都是一次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契机。

---

三、指甲排水口:微小处的生态诗学——功能即美学的极致表达  
最令人称道的是那些隐藏在石阶边缘、墙体转角处的“指甲排水口”。这些排水构造模仿人类指甲的弧度与比例,以铜或石材精工雕琢,尺寸仅数厘米,却承担着引导雨水有序排泄的功能。它们不是工程附属品,而是被当作“山水雕塑”来对待:雨季来临时,水流自“指甲”边缘滑落,形成细线般的水帘,滴入下方青苔覆盖的石槽,发出清脆回响。这一细节体现了“以小见大”的东方审美智慧——将基础设施升华为感官诗意的触发点。它让人意识到,真正的可持续设计不止于节能数据,更在于唤醒人们对细微自然现象的关注与感动。

---

四、日常作为诗的容器:循环节律中的生命感知  
凤谷驿的整体布局遵循“晨昏有时,四季有序”的自然法则。台地组织顺应日照轨迹,五指挑台分别对应不同朝向的最佳观景时刻(如东台迎日出,西台送晚霞),排水系统则参与雨季水文循环。住客在一日之中穿梭于各层级空间,仿佛经历一场微型朝圣之旅:清晨拾级而上呼吸山雾,午后倚栏听雨打芭蕉,夜晚凭栏仰望星河。这种空间序列并非强制引导,而是通过地形与气候的细微差异,自然诱导人的行为节奏。于是,“吃饭、睡觉、走路”这些最平凡的动作,在特定情境下被重新赋义,成为连接个体生命与宇宙节律的媒介。

---

五、文化基因的当代转译:从道教洞天到心灵驿站  
罗浮山自古为道教第七洞天,素有“神仙窟宅”之称。凤谷驿虽为现代建筑,却未采用符号化的传统样式堆砌,而是提取“藏风聚气”“引泉通幽”“半入尘世半离俗”的空间精神,转化为当代语境下的空间语言。台地如层层修炼阶位,挑台似羽士登高采气之所,排水口暗合“上善若水”的哲思。整个场所既可供游客短暂停留,也可支持长期修行式居住,实现了从旅游消费空间向精神栖居地的跃迁。在这里,诗意并非装饰性的附加物,而是内生于对场地深层文化的理解与回应。

---

结语:让诗意回归日常本身  
凤谷驿的伟大之处,在于它拒绝将“诗意”简化为视觉奇观或文学修辞,而是将其根植于地形的延续、身体的感知、材料的真实与气候的回应之中。台地、五指挑台与指甲排水口,看似是三个独立的设计元素,实则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文化—感知系统。它们共同证明:真正打动人心的建筑,不是逃离日常的乌托邦,而是能让人们在吃饭、走路、看雨时,突然停下来说:“原来生活可以如此美好。” 这正是东方营造智慧的最高境界——于寻常处见非凡,于无声处听惊雷。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60314
金币
420087
道行
20030
原创
764
奖券
302
斑龄
0
道券
3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9245(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10-24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44分钟前
📌 凤谷驿概况
凤谷驿位于环南昆山—罗浮山最美旅游公路沿线(惠州博罗县横河镇),是“东坡乐事”品牌下的主题驿站,以苏东坡赏心十六事为灵感,融合宋代美学与现代功能。其设计以五指状观景挑台探向水面,覆土棚顶与山林融合,提供360度水库风光视野,兼具休憩、观景功能。

🧩 凤谷驿核心信息表
项目    详情
位置    惠州博罗县横河镇环湖碧道水库畔山坡
设计亮点    五指状观景挑台、覆土棚顶、与山林自然融合

功能配套    咖啡售卖亭、卫生间、骑行道串联台地与密林
主题灵感    苏东坡赏心十六事,打造“人在画中游”的诗意山水场景
运营状态    2025年7月末试营业,客流稳步增长,吸引广州、深圳、东莞等地游客

✅ 设计工作室关联说明
搜索结果中明确凤谷驿由“建筑师与艺术家联袂创作”,属于“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惠州)建筑艺术计划”项目,但未提及具体设计机构名称,“有限设计工作室”未在相关信息中出现。惠州本地设计工作室如“惠州市兰艺装饰设计工作室”“惠州市惠城区一川室内设计工作室”等,其经营范围或业务方向与凤谷驿项目无直接关联记录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