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留的两层台地和台阶

“五指”从树木间伸向水面

诗意的日常
项目视频
为“博罗的海”修一座驿站

“指甲”排水口

背山面水的凤谷驿




位于惠州博罗县罗浮山脚的显岗水库,为葱郁的山林所环绕,因水面开阔而被戏称为“博罗的海”。环湖路全长27公里,只允许非机动车行驶,平日里骑单车、摩托车和徒步者众多。因现有驿站不多而缺乏停留休憩之所。

“绿瀑布”楼梯

“绿瀑布”楼梯

“绿瀑布”楼梯

凤谷驿选址在环湖路旁山坡上的树林里,隔路与水库湖面相望。场地原貌为坡上开挖的两层台地。下层台地上坐落着两间轻钢简易房屋,与环湖路有两米高差,通过一部台阶与之相连。上层台地有草草开挖的泄洪沟承接山洪。树林茂密,对两级台地遮遮掩掩。

“五指”从树木间伸出

环湖路平日里骑单车、摩托车和徒步者众多

环湖路平日里骑单车、摩托车和徒步者众多

环湖路平日里骑单车、摩托车和徒步者众多
顺势而为,向着水面流动的绿色手掌

向水面流动的绿色手掌

向水面流动的绿色手掌
回想起来,整个设计的过程就是顺势而为。为了保留所有的树木和减少土方开挖,可以继续利用原有的两层台地,把在下层台地上的简易房屋替换为新建的驿站建筑即可。之前为了修建简易用房硬化地面,损失了山林绿色斑块,那就通过屋面种植来织补——覆绿的屋顶如同从土地中生长出来一般,与上层台地的山林绿意顺接,像是山坡向着水面流动的绿色手掌。茂密的树林阻碍了凤谷驿的观湖视野,也遮挡了从环湖路观看凤谷驿的视线,那就让手掌的五指从树林的缝隙间探向水面,形成角度不一的观湖挑台,并使骑行者更容易注意到林间驿站的存在。手掌掌心拱起,为下部的小房子提供净高;指尖下垂,以避让低矮的树杈分支。

钓竿一般延伸至屋顶之上的“触手” 装置

覆绿屋顶
一般来说,避让树木的设计项目很依赖树木地形的精准定位测绘,但由于场地在军事演习区域内,我们预判卫星测绘难以精准,就把手掌设计成是如手绘一般的灵活小折线,这样在施工时遇到与测绘不符的情况就能方便调整方案而不过度影响工期。事后证明确实出现了经过两次测绘仍有较大误差、施工期间大幅修改方案的情况。

壁龛

从树木间伸出的“手指”

从树木间伸出的“手指”

观湖光山色
凤谷驿被定义为自行车驿站,所有的路径都可以骑行或着至少方便推车。人们可以骑着车上屋顶,也可以在树林间上上下下、钻进钻出地漫游。保留的台阶不便于骑行,那就从环湖路左右各修一条单车道穿梭树林连接台地。

虎皮墙与干粘石

建筑与自然共生

仍在施工的凤谷驿,和带着茶具来喝茶的摩托车阿叔们

诗意的日常
在中国人审视山水地貌的眼光里,“势”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被视为大地的筋骨与自然的经脉,蕴含着山川的走向、气韵与内在生命力。因此“顺势而为”或者“顺其自然”,不仅是形容设计过程,也描述着凤谷驿和自然共生的关系。织补而非破坏,延续而非打断,以五指作绿棚,引导着山林向水流动。

在凤谷驿眺望“博罗的海”

五指棚下好乘凉

新修单车道可抵达下层台地
能上屋顶看“海”的道旁茶棚

在凤谷驿眺望“博罗的海”

在凤谷驿眺望“博罗的海”
驿站像传统的道旁茶棚,欢迎过路人坐下喝一杯咖啡。棚下的小房子是咖啡操作间和卫生间。小小的房子掏出了五个洞口和五个龛,分别是:咖啡售卖窗口、门、天窗、户外洗手池,相互紧挨着的放雕塑的和放空调外机的龛。墙上有挂钩,能挂骑行者的自行车。这是一个像瑞士军刀般的小房子。

在“触手”上看“海”

在“触手”上午睡

粉色瓷砖长凳
从环湖路沿着新修的单车道穿梭树林,抵达下层台地和小房子,买了咖啡还可以一路骑着车上屋顶,在绿手掌的指尖眺望水库。艺术装置“触手”,在下层平台生根,像钓竿一般延伸至屋顶之上。游客坐在上面随着“触手”晃动,以一种游戏的方式和草地、树林、天空互动。

掩映在树林里的驿站

掩映在树林里的驿站

掩映在树林里的驿站
感谢树荫的庇护和湖边的风,即使是广东的六月天,绿手掌上也待得住,坐在“触手”上看着湖天一色舒服得昏昏欲睡。若是遇上下雨或有更高的防晒需求,可以来棚下坐,覆土的屋面使棚下凉爽宜人。棚下有我们设计的折叠椅和堆叠桌,宽大好坐又便于收纳,配色是“十六乐事”的官方主题色。还有铺着粉色瓷砖的长凳,学习民间智慧,坐着清凉舒适。

与自然共生
回应多重传统

与自然共生
幻想着人迹罕至的森林里或还有华南虎出没,那砌虎皮墙可能也算是贴合着森林驿站的主题……凤谷驿的虎皮墙不像传统宫墙那么雕琢,也不像近几十年快速建造的挡土墙那样形似而神失——画的圈和石缝甚至都不对应。其实虎皮墙的勾缝很有现代平面构成的美感,在平衡工期和师傅手艺后,强调这种美感就足够。

便宜好用的卷闸门、空调帘和瓷砖

五指棚下好乘凉

骑车上屋顶

骑车上屋顶

骑车上屋顶
还有一些可供玩味的小细节:绿手掌的每个指尖都有个小指甲盖,那是屋面的排水口;通往屋顶的楼梯踏步下,大叶油草疯长的像瀑布一样;水磨石台阶上镶嵌的大理石马赛克提示线是传统做法,没考据过但至少民国就有了;干粘石水磨石当然也是老公园里喜闻乐见的材料做法。有传统也有当下,给咖啡操作间装上空调帘和镀锌铁卷闸门,两个房间内部搞上易清洁的瓷砖拼花墙面,不以为丑,而喜其便宜好用接地气……也有一些遗憾,原本的钢网格肋梁顶是打算刷成红色的,就像塑料制品一样,而梭形柱缠上麻绳则像牙签。红色塑料凳和牙签,本希望能引起广东大排档爱好者们的会心一笑……

棚下生活

棚下生活

棚下生活

棚下生活
凤谷驿还没正式营业,就有摩托车阿叔组团骑着摩托车,带着茶具来喝茶了。听着阿叔们大音量外放的《笨小孩》,除了羡慕他们有钱有闲有品味的生活外,也希望我们确实给凤谷驿增添了一些既在地又普世的特质。在真实的前提下,越是地方的,就越是世界的。
项目图纸

场地平面图

场地剖面图

建筑剖面图

首层平面图

屋顶平面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凤谷驿(五指棚)
项目地点:惠州罗浮山显岗水库
设计时间:2025年4-5月
施工时间:2025年5-7月
建筑投影面积:200㎡
室内面积:35㎡
执行单位:上海风语筑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监制:吕凝珏
策划统筹:吕婧宣
传播:柯奕祺、蔡雯婷、张晶轩、张晓沛
实施负责人:张靖伟
工程管理:邹可飞、严甲闰、江民顺
视觉统筹:jpgDesign
建筑、室内、景观及家具设计:有限设计工作室
设计团队:陆嘉鸿,薛轶文,彭谭,莫羚卉子
“触手”艺术装置:有限设计工作室,chaosteria
结构设计:上海筑致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结构设计团队:陈泽赳,黄涛
照明设计:ADA 照明设计顾问
照明设计团队:洪昇霖,刘婧怡,周虹馨
施工:上海同程建设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施工管理团队:郝言存,黄涛,任银平,黄运
摄影:张超,有限设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