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飞行棋幼儿园中心区鸟瞰 ©CreatAR Images
城市环境中的夜景鸟瞰 ©CreatAR Images

“引力场”中的儿童日常趣味活动 ©CreatAR Images

清晨的飞行棋幼儿园整体俯瞰 ©CreatAR Images
01.
缘起:生境感知的力量与自然教育的命题需求

飞行棋幼儿园趣味中心俯瞰 ©CreatAR Images

“时间之旅”与“引力场”中的户外教学活动 ©CreatAR Images

飞行棋幼儿园场地可以包容多元多组群的儿童活动 ©CreatAR Images
VIA团队设计的田林公园1于2023年底建成开放后获得良好的社会反馈,巧合的是,徐汇区科技幼儿园2的教师团队也在2024-2025年间数次自发及有组织的游赏了田林公园,并认为其中的结合整体地景体验的自然生境营造方式高度契合他们正在推行的幼儿自然教育主题,于是辗转通过几位熟人联系到了我们,并表达了希望在徐汇区科技幼儿园文定园(以下简称“园方”或“幼儿园”或“该幼儿园”)的景观提升中与VIA合作的意愿。在2025年4月建立联系后,在园方的邀请下,VIA设计团队再次到田林公园为全园教师做地景式自然生境营造的导览,同时也完整的阐释了自然生境、活力生境、文化生境一体化设计的都市生境的意义与作用。这个过程为后续愉快的、相互激发式的设计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将新建场地与生境花园融合的改造设计 ©CreatAR Images

儿童参与共建的“种子花园” ©CreatAR Images

飞行棋幼儿园的场地设计 ©CreatAR Images
02.
重命题:幼儿教学的户外趣味图景

中心场地上的教学活动与玩乐 ©CreatAR Images

包含多元运动功能引导功能的“强国之旅”中心场地 ©CreatAR Images

“自然之旅”场地与沙水活动空间俯瞰 ©CreatAR Images
在这个项目的设计中,前期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关于幼儿园的现场踏勘让我们在现场快速的判断了现状室外景观要素中值得保留与必须保留的内容;通过与园方教师团队关于教学理念方面的深入座谈,让VIA设计团队了解了该幼儿园在“自然认知”、“科学启蒙”、“户外活动”方面的教学特色,并促使我们形成将该幼儿园景观空间定义为“幼儿户外探索发现场所”的更新理念;同时通过对2025年度区教育系统关于该幼儿园户外场地改造项目3的了解,让我们明确了“以生境营造为底色、以场地更新为主体”的更新设计框架。

”自然之旅“细部 ©CreatAR Images

”宇宙之旅“鸟瞰 ©CreatAR Images

”时间之旅“局部鸟瞰与活动 ©CreatAR Images
2025年5月上旬,我们结合该幼儿园“玩+”的教学理念,提出了“飞行棋幼儿园”的整体设计理念与具体方案。方案以“飞行棋盘”为原型结合幼儿园场地现状的投射与变形形成了整体空间结构,并结合原型棋盘中的“4色路径”进行特征景观设计。其中:将蓝色路径设计为蕴含奥林匹克运动项目科普的“强国之旅”,以学前教育对幼儿运动的重视;将绿色路径设计为包含食物链、自然生态位科普的“自然之旅”,并与相邻空间保留的水体、沙地等功能区相协调;将浅紫色路径设计为体现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的季候认知的“时间之旅”;将黄色路径设计为具有宇宙科普主题的“宇宙之旅”。后二者共同构成的时空探索主题也是对该幼儿园在科技启蒙特色方面的响应。最后在场地外围,结合现状绿地空间与保留大型儿童攀爬游乐设备下方,我们在延续田林公园中的地景式自然生境营造方式的基础上,通过设立生境观测点、优化林下绿化等方式,为幼儿园的户外探索活动创造了丰富的体验空间。“飞行棋幼儿园”的整体设计对于园方的初始诉求而言无疑是一次重命题,但从该幼儿园的教学特色与理念看,却是更好的建构了幼儿教学的户外趣味图景。

4色成长之旅与多元场地活动 ©CreatAR Images

保留大型游乐设备下方的”时间之旅“与周边景观 ©CreatAR Images

基于“2米×2米”模数展开的空间设计框架 ©CreatAR Images

©CreatAR Images
03.
图形逻辑:飞行棋幼儿园的景观功能性

©CreatAR Images

以“1米×1米”与“0.5米×0.5米”模数优化空间边界并引导儿童游憩活动 ©CreatAR Images

场地边界的多元活动 ©CreatAR Images

可坐可玩的场地边界 ©CreatAR Images
从具体设计角度看,飞行棋幼儿园延续了VIA一直以来对于空间建构逻辑与景观功能性的关注与坚持。我们以“2米×2米”的正方形平面模块组织基础空间建构,通过单一模块的一维复制设计空间探索的主路径,通过单一模块的二维复制形成相对集中场地空间,并将这样模数关系应用到场地以外的构筑物(可收集雨水的立体菜园种植架等)。同时,我们在设计中延展出“1米×1米”、“0.5米×0.5米”的较小平面模块,用以丰富空间界面和创作三维空间变化,形成环绕中心活动场地的看台以及与之融合的趣味活动空间。

位于“时间之旅”核心区的“引力场”俯瞰与日常儿童活动 ©CreatAR Images

四色成长之路以“飞行棋终点”的形式汇集于场地中心 ©CreatAR Images

基于“2米×2米”模数设计的立体种植构架 ©CreatAR Images
中心活动场地则是融合了“2米×2米”、“1米×1米”、“0.5米×0.5米”的模数关系,将迷宫、跳房子、篮球、足球、队列操等多元的幼儿体育运动、趣味活动等功能整合在一起,最大限度的解决了位于中心城区高度密度环境中的幼儿园室外空间有限对幼儿活动空间的限制问题。同样基于基础平面模数、结合现状“洞穴-山丘”幼儿趣乐设施改造而成的“太阳系引力场”也是本次改造的一个亮点。在这里不仅将“重力/引力”、“太阳系构成”等概念进行具体的空间科普,也通过参数化建模和实施建造为幼儿呈现了更丰富的空间认知场景。此外,构成“飞行棋盘”的4条特征路径不仅各自成环、又汇聚于场地中心,并在整体上形成宽敞、安全、有特色的环路,解决了改造前室外道路不能实现无障碍环通的痛点,更好的支撑了徐汇区科技幼儿园“幼儿自行车骑行/平衡车学练体验”的日常运动内容。

利用保留现状道路进行的模数化趣味场地画线设计 ©CreatAR Images

模数化设计的场地边界的看台功能与活动 ©CreatAR Images

VIA维亚景观设计团队在项目改建完成后与幼儿园小朋友现场互动 ©CreatAR Images
04.
空间寄望:未来的时代少年

“强国之旅”场地中的儿童运动 ©CreatAR Images

幼儿园小朋友日常骑行活动 ©CreatAR Images

“引力场”三维场地与多元儿童活动 ©CreatAR Images
我们在教育空间的景观设计中一直关注学生的“人格成长”的议题4,而在本次徐汇区科技幼儿园文定园的设计中则更进一步关注户外活动场景对幼儿的“认知与探索”能力的促进。以“飞行棋盘”为底是一种基础空间规则的设定,这有助于幼儿更直接的认知空间结构及其构成关系。4条不同特色的“成长之路”不仅完全匹配该幼儿园的教学理念,更让成长可以在“玩”中实现。适当的非传统线性空间与弹性利用空间的设计,则是在更直接的鼓励幼儿对于空间本身与空间利用的探索。于是,我们也坚定地相信在“飞行棋幼儿园”(徐汇区科技幼儿园文定园)中学习生活的孩子们即将成为热爱生活、关怀自然、勇于探索、体魄健康、人格健全的新时代少年。

种子花园中的儿童播种种植活动 ©CreatAR Images

沙水活动空间中的儿童活动 ©CreatAR Images

飞行棋幼儿园场地局部鸟瞰 @CreatAR Images

飞行棋幼儿园夜景鸟瞰 @CreatAR Images
项目图纸

区位图 ©VIA维亚景观

景观总平面图 ©VIA维亚景观

飞行棋幼儿园设计生成 ©VIA维亚景观

“强国之旅”详细设计 ©VIA维亚景观

“宇宙之旅”详细设计 ©VIA维亚景观

“时间之旅”详细设计 ©VIA维亚景观

“自然之旅”详细设计 ©VIA维亚景观
注释:
[1] 详见VIA维亚景观以“林间梦田:上海田林公园的全天候都市生境建构”为题发表在多个专业媒体平台的文章。
[2] 成立于1994年的上海市徐汇区科技幼儿园是上海市示范性幼儿园、全国首家以科技命名的幼儿园,同时也是“上海市教委教育科研实验基地”。文定园是上海市徐汇区科技幼儿园下辖3个分园之一,另2个分别是嘉陵园、宜山园。
[3] 徐汇区教育系统关于徐汇区科技幼儿园2025年度暑期改造项目的资金投入上十分有限,并且分为绿化改造与epdm场地修缮翻新,其中前者约37万元、后者约76万元。
[4] 详见VIA维亚景观以“上海中学东校景观设计”为题发表在多个专业媒体平台的文章中关于“走向激发人格成长的校园景观”的论述。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 飞行棋幼儿园(上海市徐汇区科技幼儿园文定园景观提升)
设计单位: VIA维亚景观
主持设计师:孙轶家
设计团队:马丽、吴亭亭、马乔、计雨薇、姚维彦、吕子涵、周密
设计时间:2025年5月
建成时间:2025年8月
景观面积:约2800平方米
总造价:113万元
项目地址:上海市徐汇区科技幼儿园文定园
业主单位: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局
运营管理主体:上海市徐汇区科技幼儿园
质量检测单位:上海中测行工程检测咨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上海德鑫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南农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施工图管理协作:上海东大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标识字体授权:锐字潮牌字库©
摄影师:CreatAR Images
撰文:孙轶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