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6阅读
  • 1回复

[疾病预防]【警惕】阳性率上升!除了流感,这种病毒也开始高发![3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201377
金币
531157
道行
2004
原创
2433
奖券
3100
斑龄
39
道券
1137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4653(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1-1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5小时前

导 读

秋冬季是呼吸道感染的高发期,近期,多地儿童医院呼吸道门诊患者人数出现明显增长。根据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全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哨点监测情况,近期流感已成为全国哨点医院门急诊流感样病例呼吸道样本检测阳性率第一的病原体,占比达到17.5%;同时,鼻病毒感染率也较高。什么是鼻病毒?感染鼻病毒后有哪些危害?如何预防和应对?

什么是鼻病毒?有何区别?

HEALTH

鼻病毒又称人鼻病毒(Human Rhinovirus, HRV),是一种很小的单链RNA病毒,它是引发普通感冒的主要“元凶”之一,在成人和儿童中非常常见,是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占30%至50%)。

HRV全年均可发病,其主要通过飞沫进行呼吸道传播,可在器物表面存活数日,因此也可通过器物—手—鼻的接触而传播。主要传染源是患者及病毒携带者,人群对HRV普遍易感,特别是3岁以下儿童

一般来说,秋冬季常见呼吸道病毒感染普遍会出现发热、咳嗽、咳痰、咽喉疼痛、打喷嚏、流鼻涕的症状,但不同病毒感染也有不同特点。

  • 呼吸道合胞病毒常见于幼儿发病,2岁以内的孩子更为高发,表现为流涕、低热、咳嗽等症状,婴幼儿可能出现明显喘息、哮鸣音,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

  • 流感主要为全身症状居多,一般症状较重;

  • 鼻病毒主要表现为轻症感冒,会有较为明显的鼻塞、流涕、打喷嚏等典型症状。

值得关注的是,不同疾病在用药上有较大区别。鼻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均无对应抗病毒药物,感染后主要采取退热等对症支持治疗手段;而流感确诊后尽快服用抗病毒药物可以有效缓解症状。

针对流感的抗病毒药物对其他病毒感染没有帮助,同时,无论是哪种病毒感染,盲目使用抗生素都是没有益处的

感染鼻病毒后有哪些危害?

HEALTH

鼻病毒主要“攻击”我们的上呼吸道,对于成人来说,主要会引起普通感冒,出现鼻塞、流鼻涕、打喷嚏、鼻痒、喉咙痛等症状。同时,还可能伴随轻微发烧、头痛和疲劳等。大多数人症状持续7至10天后会自愈,不会留下后遗症。

然而,对于婴幼儿、老年人和免疫力较低的人群(如慢性病患者或免疫缺陷者)来说,鼻病毒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健康问题,比如:

  • 支气管炎或支气管肺炎:特别是婴幼儿和老年人更容易受到影响。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对已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可能加重病情。

  • 眼部不适:少数患者还可能出现眼结膜充血、流泪、畏光、眼睑肿胀等症状。

  • 并发症:部分人可能发展为鼻窦炎、中耳炎等。

尤其是儿童,鼻病毒感染后的症状可能比成年人更严重,还可能伴有呕吐、腹泻等消化道问题。

如何预防和应对鼻病毒?

HEALTH

想要远离鼻病毒,“预防”是最关键的一步:

  •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尤其是外出归来或接触公共物品后,应遵循六步洗手法,使用肥皂和流动水至少洗手20秒。打喷嚏或咳嗽时要用纸巾或手肘遮挡,避免飞沫传播。

  •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经常开窗通风,减少病毒在室内的传播机会。

  • 提高自身免疫力:保持规律的生活习惯,注意饮食均衡,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蔬菜;每天适量运动,保证充足睡眠。

  • 减少接触感染源:如果身边有感冒患者,尽量避免与其近距离接触,并做好相关防护。

如果不幸中招,出现了感冒症状,不要慌张,大多数情况下是可以自愈的。以下是一些应对小技巧:

  • 多饮水,多休息:帮助身体恢复,减轻症状。

  • 对症治疗:根据具体症状使用感冒药,但不需要滥用抗生素,因为鼻病毒是病毒感染,抗生素对它无效。

  • 避免传染给他人:注意手部卫生,使用过的纸巾要妥善丢弃,丢弃后立即洗手;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和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

  • 严重时及时就医:如果症状持续恶化,如高烧不退或呼吸困难,特别是儿童和老年人,应立即就医。

温馨提示:冬季是鼻病毒感染高发期,也是感冒“扎堆”的时候,日常注意勤洗手、多通风、增强体质。如果感冒症状已经出现,也不用过于紧张,科学应对、多多休息!

科普专家Expert

刘 洋二附院儿内科 副主任医师

儿内科科主任,南昌大学儿科医学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学术任职、科研成果:中国康复医学会儿童精神康复专委会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儿童早期发展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西省医师协会儿科学分会副会长、江西省医学会儿童肾脏学组副组长、江西省医学会儿童内分泌学组委员、江西省健康服务行业协会儿童健康管理学科带头人及特聘教授。擅长:儿童过敏性疾病:难治性哮喘、鼻炎、慢性咳嗽、中重度特应性皮炎(湿疹)、荨麻疹、食物过敏;儿童内分泌/遗传代谢病及生长发育相关疾病诊治。

张心怡二附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主任医师

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血管病学组成员、江西省医学会内科学分会常委、江西省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委员、江西省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防治联盟临床委员会-内科秘书,荣获江西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1项,曾被授予“全省岗位技能标兵”、“南昌大学岗位技能标兵”。擅长:肺肿瘤、肺结节、各种原因肺部阴影诊疗,肺栓塞等血管性疾病诊疗。

编辑:杨君琴 编审:兰天

综合: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201377
金币
531157
道行
2004
原创
2433
奖券
3100
斑龄
39
道券
1137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4653(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1-1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5小时前
秋冬季呼吸道感染高发:聚焦鼻病毒的危害与防治

导读
秋冬季是呼吸道感染的高发期,近期多地儿童医院呼吸道门诊患者显著增加。中国疾控中心监测显示,流感已成为哨点医院门急诊流感样病例检测阳性率最高的病原体(占比17.5%),同时鼻病毒感染率也较高。本文将详细解读鼻病毒的特性、感染后的危害及科学的预防与应对措施。

一、什么是鼻病毒?与其他呼吸道病毒有何区别?

鼻病毒的基本特性
鼻病毒(Human Rhinovirus, HRV)是一种小RNA病毒,属于小RNA病毒科鼻病毒属,是引起普通感冒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其特点是体积小、血清型众多(已发现超过169个型别),且偏好在33℃~35℃的低温环境下生长,这与人体鼻腔温度相符,因此得名“鼻病毒”。鼻病毒无囊膜,结构坚固,对酸性环境和高温敏感,但在皮肤和物体表面可存活数小时至数天,且对酒精有一定抵抗力。

与其他常见呼吸道病毒的区别
| 病毒类型       | 主要症状特点                          | 高发人群                | 传播途径               | 治疗特点                     |
|--------------------|-------------------------------------------|-----------------------------|----------------------------|----------------------------------|
| 鼻病毒         | 鼻塞、流涕、打喷嚏等上呼吸道症状为主,轻度发热或无热 | 儿童、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者  | 飞沫传播、接触传播         | 无特效抗病毒药,对症支持治疗     |
| 流感病毒       | 全身症状重,如高热、肌肉酸痛、乏力、头痛 | 所有人群,老人/儿童风险高   | 飞沫传播                   | 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有效     |
| 呼吸道合胞病毒 | 幼儿高发,喘息、哮鸣音、呼吸困难明显      | 2岁以下婴幼儿               | 飞沫传播、接触传播         | 对症支持治疗,无特效抗病毒药     |

关键区别总结:
- 鼻病毒:以“轻症感冒”为核心,症状集中于鼻部(流涕、喷嚏),全身症状较轻。
- 流感病毒:“全身中毒症状”突出,高热、肌肉酸痛明显,易引发重症。
- 呼吸道合胞病毒:婴幼儿“喘息性肺炎”的主要元凶,下呼吸道症状重。

二、感染鼻病毒后有哪些危害?

鼻病毒主要攻击上呼吸道,但其危害因人群而异:

1. 成人及健康人群:普通感冒,自限性强
- 典型症状:鼻塞、流清水样鼻涕、打喷嚏、咽痛、轻度咳嗽,可伴低热(37.5~38.5℃)、头痛、乏力。
- 病程:潜伏期2~5天,症状持续7~10天后多可自愈,一般无后遗症。

2. 易感人群(婴幼儿、老年人、免疫力低下者):易引发严重并发症
- 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婴幼儿和老年人感染后,病毒易向下蔓延至下呼吸道,导致咳嗽加剧、咳痰、发热持续,甚至出现呼吸困难。
- 加重基础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哮喘患者感染后,可能诱发急性加重,出现喘息、呼吸困难加重。
- 其他并发症:少数患者可并发鼻窦炎、中耳炎;部分儿童可能出现眼结膜充血、流泪、畏光等眼部症状,甚至伴随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三、如何预防和应对鼻病毒感染?

(一)预防措施:切断传播链是核心
1.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 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冲洗至少20秒,尤其在饭前便后、外出归来、接触公共物品后。遵循“六步洗手法”。
   - 咳嗽礼仪: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遮挡口鼻,或用手肘弯曲部遮挡,避免飞沫传播。

2. 保持环境清洁与通风
   - 经常开窗通风,每日至少2~3次,每次30分钟以上,降低室内病毒浓度。
   - 定期清洁消毒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如门把手、手机、玩具、桌面),可用含氯消毒剂或75%酒精擦拭(注意鼻病毒对酒精有一定抵抗力,但高温和酸性环境可灭活)。

3. 增强自身免疫力
   -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
   - 均衡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果(如橙子、猕猴桃、菠菜),增强抵抗力。
   - 适度运动:每天进行适量户外活动(如散步、慢跑),但避免过度劳累。

4. 减少暴露风险
   - 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通风不良的场所(如商场、地铁)。如必须前往,佩戴口罩。
   - 避免与感冒患者密切接触,尤其是照顾患儿时需做好防护。

(二)应对策略:科学护理,对症处理
1. 一般护理
   - 多饮水:保持充足水分摄入,有助于稀释痰液和缓解咽喉不适。
   - 充分休息:保证休息时间,避免剧烈运动,让身体集中精力对抗病毒。
   - 保持呼吸道通畅:儿童鼻塞时可用生理盐水滴鼻液或喷雾清洁鼻腔,缓解呼吸不畅。

2. 对症治疗
   - 缓解鼻部症状:可使用伪麻黄碱类滴鼻剂缓解鼻塞;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物减轻流涕、打喷嚏。
   - 退热止痛:若出现低热或头痛,可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
   - 注意用药安全:无需使用抗生素(抗生素对病毒感染无效),避免自行服用复方感冒药,尤其是儿童需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3. 何时需及时就医?
   - 出现持续高热(体温>39℃)且不易退热;
   - 咳嗽剧烈、咳黄痰或血痰;
   - 呼吸急促、呼吸困难、胸痛;
   - 精神萎靡、食欲明显下降、呕吐腹泻严重;
   - 婴幼儿出现拒奶、嗜睡或烦躁不安。

四、专家提示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内科副主任医师刘洋强调:“鼻病毒感染虽多为轻症,但婴幼儿和老年人需特别警惕。家长若发现孩子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喘息、呼吸困难,应立即就医。”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张心怡提醒:“预防是关键。勤洗手、多通风、增强免疫力可有效降低感染风险。一旦感染,不必过度恐慌,科学护理多数可顺利康复。”

总结
秋冬季呼吸道感染高发,鼻病毒作为普通感冒的主要元凶,虽普遍症状较轻,但仍需重视其对易感人群的危害。通过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保持环境通风、增强自身免疫力等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感染风险。若不慎感染,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必要时及时就医。科学防护,健康过冬!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