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读
秋冬季是呼吸道感染的高发期,近期,多地儿童医院呼吸道门诊患者人数出现明显增长。根据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全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哨点监测情况,近期流感已成为全国哨点医院门急诊流感样病例呼吸道样本检测阳性率第一的病原体,占比达到17.5%;同时,鼻病毒感染率也较高。什么是鼻病毒?感染鼻病毒后有哪些危害?如何预防和应对?

什么是鼻病毒?有何区别?
HEALTH
鼻病毒又称人鼻病毒(Human Rhinovirus, HRV),是一种很小的单链RNA病毒,它是引发普通感冒的主要“元凶”之一,在成人和儿童中非常常见,是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占30%至50%)。
HRV全年均可发病,其主要通过飞沫进行呼吸道传播,可在器物表面存活数日,因此也可通过器物—手—鼻的接触而传播。主要传染源是患者及病毒携带者,人群对HRV普遍易感,特别是3岁以下儿童。
一般来说,秋冬季常见呼吸道病毒感染普遍会出现发热、咳嗽、咳痰、咽喉疼痛、打喷嚏、流鼻涕的症状,但不同病毒感染也有不同特点。
值得关注的是,不同疾病在用药上有较大区别。鼻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均无对应抗病毒药物,感染后主要采取退热等对症支持治疗手段;而流感确诊后尽快服用抗病毒药物可以有效缓解症状。
针对流感的抗病毒药物对其他病毒感染没有帮助,同时,无论是哪种病毒感染,盲目使用抗生素都是没有益处的。

感染鼻病毒后有哪些危害?
HEALTH
鼻病毒主要“攻击”我们的上呼吸道,对于成人来说,主要会引起普通感冒,出现鼻塞、流鼻涕、打喷嚏、鼻痒、喉咙痛等症状。同时,还可能伴随轻微发烧、头痛和疲劳等。大多数人症状持续7至10天后会自愈,不会留下后遗症。
然而,对于婴幼儿、老年人和免疫力较低的人群(如慢性病患者或免疫缺陷者)来说,鼻病毒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健康问题,比如:
支气管炎或支气管肺炎:特别是婴幼儿和老年人更容易受到影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对已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可能加重病情。
眼部不适:少数患者还可能出现眼结膜充血、流泪、畏光、眼睑肿胀等症状。
并发症:部分人可能发展为鼻窦炎、中耳炎等。
尤其是儿童,鼻病毒感染后的症状可能比成年人更严重,还可能伴有呕吐、腹泻等消化道问题。

如何预防和应对鼻病毒?
HEALTH
想要远离鼻病毒,“预防”是最关键的一步:
如果不幸中招,出现了感冒症状,不要慌张,大多数情况下是可以自愈的。以下是一些应对小技巧:
对症治疗:根据具体症状使用感冒药,但不需要滥用抗生素,因为鼻病毒是病毒感染,抗生素对它无效。
避免传染给他人:注意手部卫生,使用过的纸巾要妥善丢弃,丢弃后立即洗手;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和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
严重时及时就医:如果症状持续恶化,如高烧不退或呼吸困难,特别是儿童和老年人,应立即就医。
温馨提示:冬季是鼻病毒感染高发期,也是感冒“扎堆”的时候,日常注意勤洗手、多通风、增强体质。如果感冒症状已经出现,也不用过于紧张,科学应对、多多休息!
科普专家Expert
刘 洋二附院儿内科 副主任医师
儿内科科主任,南昌大学儿科医学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学术任职、科研成果:中国康复医学会儿童精神康复专委会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儿童早期发展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西省医师协会儿科学分会副会长、江西省医学会儿童肾脏学组副组长、江西省医学会儿童内分泌学组委员、江西省健康服务行业协会儿童健康管理学科带头人及特聘教授。擅长:儿童过敏性疾病:难治性哮喘、鼻炎、慢性咳嗽、中重度特应性皮炎(湿疹)、荨麻疹、食物过敏;儿童内分泌/遗传代谢病及生长发育相关疾病诊治。
张心怡二附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主任医师
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血管病学组成员、江西省医学会内科学分会常委、江西省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委员、江西省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防治联盟临床委员会-内科秘书,荣获江西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1项,曾被授予“全省岗位技能标兵”、“南昌大学岗位技能标兵”。擅长:肺肿瘤、肺结节、各种原因肺部阴影诊疗,肺栓塞等血管性疾病诊疗。
编辑:杨君琴 编审:兰天
综合: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